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字利用2003-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对OFDI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OFDI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均较小;二是东部地区制约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三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制约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东中西部地区获得的利益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外资吸收能力不同。利用2002—2005年除西藏地区之外的30个省市区的数据,分别建立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东中部地区不显著。并且人力资本是外资吸收能力变量中与外资产生协同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东中西部地区获得的利益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外资吸收能力不同。利用2002-2005年除西藏地区之外的30个省市区的数据,分别建立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东中部地区不显著。并且人力资本是外资吸收能力变量中与外资产生协同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实现的关键;文章论述了技术外溢的产生途径;对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基础设施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而对外贸易和初中、小学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2008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及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正向影响,对外投资的积极逆向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投资对我国各省区的逆向溢出存在明显差异,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对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岩 《中国市场》2012,(22):39-42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与资本存量来解释我国不断扩大的地域收入差距,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5年的收入差异进行了静态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差别,但改革开放以后人力资本的作用显著提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弹性在1996年以后超过了人均资本存量弹性。指出要缩小我国的地区收入差异应该重视三个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增加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三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东、中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实物资本积累比例和人力资本积累比例,但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影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所以提高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存量是解决地区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地区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差异,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三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影响东、中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实物资本积累比例和人力资本积累比例。但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影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当前,解决地区收入差距问题需要增加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0.
吕娜 《商业时代》2015,(9):45-47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包含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计量模型,利用C H N S面板数据分析健康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健康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的贡献显著大于教育人力资本,西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贡献最高而中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对收入长期效应显著,最后依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知识溢出和国内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国别或地区差异,现有研究主要从人力资本、R&D资本等因素决定的吸收能力角度出发,或是从人均资本、熟练劳动力比率决定的比较优势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是各国或地区的吸收能力或比较优势造成了知识溢出效应的这种差异。但无论是吸收能力还是比较优势,都应该内生于本国或地区的制度环境,不同的制度环境可能才是导致各国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存在个体性差异的基础性因素。制度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了生产率增长,而且也通过作用于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来间接影响生产率增长。本文将深入探讨制度与知识溢出、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人力资本地区分布现状 (一)人力资本地域分布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 我国人力资本无论在地域、行业还是城乡分布上都不合理。我国现有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在校学生的75%在沿海发达地区,21%在内陆中部地区,而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则不足4%。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对于地区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差异,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部地区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家人力资本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期对西部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同时,也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西部经济增长是倍受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也是西部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首先从分析西部经济增长的现状入手,论证物质资本投资与西部经济增长的弱相关性,然后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人力资本积累替代物质资本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点选择。 一、西部经济增长中的物质资本投资 现从我国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来说明西部经济增长中的物质资本投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三大地区人均GDP的比较: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出与人口的关系,西部地区本身的人口数要小于东部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因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针对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提出的解决措施。 西部地区经济的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和政策因素无疑是重要原因,但本质上是人力资本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西部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在业人口的3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高出东部地区11个百分点。西部90年代在业人口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东部地区80年代水平,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这一方面。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FDI技术外溢的重要因素,主要分析我国机械工业在人力资本、技术基础等方面的技术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的制约情况,提出增强技术吸收能力、促进我国机械工业FDI技术外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逐渐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落实到西部地区的人才市场化上来。目前西部地区的人才市场化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流动对增强东道国自身技术吸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来华留学生数与留学回国人数以及外资就业率作为人力资本流动的代理指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测算技术进步,就人力资本流动对FDI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FDI和人力资本流动相结合与技术进步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正效应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当提高人力资本流动质量,提升其总体水平,为FDI技术溢出创造优越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20.
FDI、人力资本与省际工业能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吸收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人力资本通过外资企业对各省区工业能源使用效率的吸收效果。结果发现,整体上所有群体对外资的先进技术吸收效果并不显著,而当考虑不同教育人群的吸收能力时,发现初中和高中教育水平对外资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较好。同时这两类人力资本对其他外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也较好,但由于港澳台外企的技术相对于其他外资比较落后,导致未受教育和小学教育水平人群也呈现出较好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