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5,(25):163-16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相继出现了多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比如2008年的奶粉内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等,因其涉及范围很广,受害者众多,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严重破坏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因此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正提高婴儿奶粉的质量安全水平,并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但是如果这件事情都做不好,那么"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占领世界市场,必成奢望。消费者对国外婴儿奶粉"青睐有加"甚至"大加追捧",对国产婴儿奶粉"心存疑虑"以致"视而不见",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国人用脚投票,国外产品在与中国产品的竞争中渐渐占据上风。这种竞争已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国产奶粉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滑铁卢",对外出口屡屡受挫,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始限制进口中国的乳制品。既面临洋品牌挑战,又难以打开洋市场,一进一出,两面受阻,如  相似文献   

3.
随着洋品牌奶粉价格的风生水起,一些不良商家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纷纷打起了"洋奶粉"的主意,空罐回收造假、原产地造假、跨国代购假货骗局、问题"洋奶粉"国内不退不换……如此种种,使"洋奶粉"市场乱象丛生。  相似文献   

4.
"到底给孩子喝什么奶粉?"可能是中国妈妈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品牌一度陷入销售低迷期,洋奶粉趁机攻城略地、持续涨价,迅速地抢占了中国奶粉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当洋奶粉的质量安全在高品质的神坛上被消费者高高供奉的时候,又频频被曝出亨氏、惠氏等众多洋品牌也存食品安全质疑。从近日国家质  相似文献   

5.
"真的是令人气愤,变黑的奶粉属于变质,变白的奶粉就正常吗开了罐说不清谁的责任,没开罐的话我们怎么会知道奶粉有问题呢"福州一位初为人父的陈先生气愤地告诉记者:"既然开了罐说不清谁的责任,是不是说明有可能我们消费者保存不当,但也有可能奶粉自身出现问题呢难道就凭厂家出示的一份进口时的卫检证书就能说明雅培奶粉没问题吗"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欧美发达国家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都不例外。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但效果却不令人如意。从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从苏丹红到孔雀绿,从瘦肉精猪肉到染色馒头等等。食品安全为什  相似文献   

7.
奶粉进药店已经实施了几个月时间了,按照"奶粉进药店"项目负责人许京的想法,最终要实现三个目标,即药店的监管、母婴店的服务和电商的价格。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目前仍未看到实现的影子。奶粉属于易耗品,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一个月动辄两三千元的奶粉钱是很平常的事情,再加上奶粉的质量安全问题,导致了众多年轻父母谈奶粉色变。于是乎,奶粉进药店似乎让消费者对于药店的奶粉充满了很高的期许,认为进药店的奶粉应该设立更高的门槛。  相似文献   

8.
2013年7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信息称,将在今年9月左右,完成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修订;建立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风险监测和定期监督抽验制度。届时,在上市后的监督抽检中,一罐婴幼儿奶粉要证明其质量和安全,将接受全项66道"关口"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近期,以"三鹿事件"为导火索引发的"三聚氰胺"系列奶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巨大震动,让人不由联想起4年前,同样因为一个"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而导致的全国劣质奶粉问题大曝光。时间仅仅间隔数载,在同一产业内类似涉及全国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产品质量事故却屡屡发生,让人不得不对奶粉生产满心质疑。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两次事件中,还有一个地名也重复被提及,这就是福建福鼎。在国家新近对全国奶粉生产企业进行的"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中,一家福鼎企业由于奶粉中也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被判定不合格,与其他21家企业一同被公之于众。而4年前的教训更加深刻,福鼎在全国奶粉大调查中被发现是劣质奶粉的"发源地"之一,饱受质疑与指责。在重责风暴之下,福鼎市质监局长竟由于无法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而自杀身亡。历史的教训已然沉痛,为何如今福鼎奶粉依然重蹈覆辙,难道生命的代价都换不回福鼎奶粉那一片纯净的洁白么?  相似文献   

10.
超过保质期的法国奶酪、携带有害生物的斯里兰卡红茶、霉变的智利西梅干、菌落总数超标的法国拉凡达梅洛红葡萄酒,还有碘含量不达标的新西兰婴幼儿奶粉、外包装破损的德国纯牛奶……194批打算进入我国国境的"洋货"因质量问题被销毁或退货。其中,3批次总量31.476吨进口奶粉发现质量问题,为热衷购买洋奶粉的家  相似文献   

11.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呈现出极度崇洋的态势。很多年轻妈妈放着身边的国产奶粉不要,宁可舍近求远,费劲力气购买价格高昂的原装进口奶粉。究竟,"原装进口"和国产奶粉之间的质量差别有多大,消费者有必要迷信"原装进口"吗?业内人士及专家们对此指出,买奶粉不要光看从哪个国家原装进口,更重要的是看质量和配方。  相似文献   

12.
"姐,我家多宝下个月断奶,给我推荐几款进口奶粉吧." "我家大宝那会儿喝的是进口的,但后来曝光质量问题,就改喝国产的了.二宝出生后喝的都是国产奶粉,品质好,价格也实惠,其实还是国产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的体质."  相似文献   

13.
国产奶粉信任危机频发,父母纷纷转投洋奶粉怀抱,认为洋奶粉"值得信赖",然而,在"代购佬"眼中,国内奶粉代购乱象丛生,骗招层出不穷,有太多不能不说的秘密:有些国内奶粉商,在国外注册公司和商标,然后回国进行广告轰炸,其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3,(15):316-319
奶粉是婴幼儿除了母乳之外必备的营养品,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奶粉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婴幼儿的健康,事关国计民生,"三鹿危机""三聚氰胺"、"皮革奶卷土重来"等危急到全民的健康,引发广泛而严峻的舆情,通过对上海婴幼儿奶粉健康安全问题的调查,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加大处罚力度,标本兼治,提高生产商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严重的痼疾。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被推上风口浪尖。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食品安全这一重要民生话题也再次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议题。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从"非法添加"到"过程控制",再到"原料安全",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重心的转移,显示了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的溯源轨迹,并与2013年中央对"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的判断相吻合。专家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强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这个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压在内需增长头上的巨石。解开这个"结"需要在提高国民收入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扩大内需,必须加强规制、健全市场环境扩大内需,必须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经济危机、地震、黑屏、奶粉事件等诸多的考验,给沉湎于"制造大国"而沾沾自喜的发热脑袋当头泼了一盆凉水,着实让我们清醒了一把。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奶粉领域的"三聚氰胺"事件,还是肉制品领域的"瘦肉精"事件,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无不一次又一次地敲响关注食品安全的警钟。得利斯是山东的一个老品牌,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品牌,产品却频频出现问题,近期,消费者投诉不断,产品质量遭质疑。多位消费者吃到异物或腐败变质食物山东潍坊市奎文区消费者赵先生反映,妻子9月23日下午在新华路佳乐家买  相似文献   

18.
"您好,我是×××奶粉公司的营养师,请问上次给您宝宝寄去的奶粉收到了吗?宝宝爱吃吗?效果怎么样?以后您有什么育儿方面的问题,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会耐心帮您解答的。"自从生完宝宝,李女士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类似的电话。李女士告诉记者,因怀孕时参加过几个洋品牌奶粉组织的讲座,留下联系方式后,"宝宝还没出生,就有人来推销了,奶粉试用装、奶嘴几乎天天有人来派  相似文献   

19.
乳制品是一种营养成分比例接近完善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乳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乳品业高速的发展背后却频频出现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毒奶粉”、“雀巢碘超标婴儿奶粉”、“早产奶”、“三聚氰胺奶粉”等质量安全事件屡次发生。文章分析了我国乳制品供应链的现状,认为薄弱的奶源环节是造成奶业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治理质量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必然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关税壁垒逐步取消情况下,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绿色标志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同时,根据WTO绿色壁垒"原则,对农产品及食品安全质量提出了十分严格的检测标准,无论是保护国内市场、还是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我国的农产品及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产品及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