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健 《中国企业家》2005,(23):100-102
中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化来克服弱点以发展自主品牌和扩大生产规模,而走向全球化最核心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全球化作为未来世界第二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所有成规模的汽车整车或零部件公司都已进入了中国。然而,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地位目前与其所处的市场是很不相称的。中国汽车企业的整车产品刚刚开始有规模地进入市场,中国的企业和品牌还远未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作为未来的汽车大国,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全球化汽车企业,而中国汽车企业也需要利用全球化来实现规模增长和品牌/技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发展,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前,一些企业的发展基础还比较弱,内部管理和机制转换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企业规模在扩大,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也相对集中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首富黄光裕宣称,到2008年,国美要达到1200亿的规模。实际上,不光是国美,联想、海尔、美的、长虹等企业,都将1000亿作为未来10年的目标,而要缔造1000亿企业帝国,中国企业的最大弱点在哪里?最大的突破将表现在哪些领域?中国企业整体将发生何种改变?未来的1000亿企业帝国,将具备何种普遍性特征?刚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市场上竞争的一些中国大企业,如果要想实现从100亿向1000亿的跨越,则要在战略思维上做出更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韩锋 《企业文化》2009,(3):64-64
一位大学同学自己创办了一个民营小企业,经营了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令他头疼的是自己的企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今天还没有突破千万元的销售规模,而他从事的这个行业每年的行业平均自然增长率就达30%以上。相比行业的自然增长率,他自己企业的发展明显是滞后了。笔者问他去年主要的精力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项兵 《中国企业家》2006,(1):145-145
三年前借助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这个平台.我呼吁中国一定要反思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同时也要反思民族企业进入世界企业的思维模式。我们中国企业的思维模式一直是价格战,这个思维做下去一定是杀敌一千,自损一万。这是同归于尽的战略.树敌甚多。把别人的工作机会抢过来创造了我们就业机会,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将来还会持续地为中国创造就业机会,但是我们中国企业家如果都是这样的思维,政治家救不了我们,外交家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救自己。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会面临一些比较新的问题,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对于一个企业内部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要想扩大再生产,要想真正的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不断地对组织内部的一些业务信息和人员信息进行整理和评价,这样才能够让整个企业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些国有企业的老总,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老总,老是有一个问题想不清楚,那就是看到其它企业,论规模比不上自己,论设备比不上自己,论人才比不上自己,但人家的市场份额就是比自己大,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就是比自己企业的员工凝聚力强,营业额自然也比自己企业的营业额大,甚至别的企业的员工待遇还比自己的企业低,其中的原因便是企业本体的内在文化建设及形成的文化氛围使然。  相似文献   

8.
时近年底,社会上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讨论很多,角度也不一。其中自然不乏有作秀的成分,但是我们应该看长远,看主流。企业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好现象,因为企业的能力越大,占有的社会资源就越多,相应的社会责任也越大。每个企业的一举一动不仅仅影响到企业自身,还影响到一个行业和非常多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财务与会计》2008,(7):7-7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宁向东表示,由于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加之企业缺乏竞争力,因此今年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恐怕会是困难的一年。当前,国内国外的需求总的来说比较有限,企业通过简单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的做法已经不太可行。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要做好企业成本高位运行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0.
汽车产业规模效益显著,前后产业关联度强,高集中度有利于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经济因素(投资规模和退出壁垒)以及非经济因素(历史问题和地方政府利益)的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过低,还处于比较分散的竞争格局。本文从竞争战略理论和实际的案例研究,认为要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兼顾企业和地方政府利益的并购是当前提高产业集中度最现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网上营销,几年前还鲜为人知,如今已成为企业营销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决策要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费者身份的逐日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无国界化,进入网上营销将是我国企业溶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要依据企业自身的条件,选择好建立网页的形式 一种方式是公司自已建立web服务器.申请自己的独立域名,建立自己的网站,这种方法投资大,并且要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与更新,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 另一种方式是付一定费用给虚拟主机提供商,租用网络公司的硬盘空间,将企业信息网页…  相似文献   

12.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像黄宏生和陆强华事件给老板留下来的将是很大的阴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科学组织企业集团,追求规模效益杨丽一、企业集团规模现状我国企业集团还处在起步阶段,一般规模还比较小。从当前看,集团在规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集团的成员多,整体规模小。我国的企业集团一般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企业,但整个集团的规模并不大,造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摚祝裕蠑后,企业将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和产品,必将与国际经济和市场相融合,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勿庸置疑,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循环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除体制、机制、规模和价格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相比的高低。 我国产品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确实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产品质量差、原材料消耗高、经济效益低也确实成为大多数企业发展中长期…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有相当一批中国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须考虑向海外发展的问题,因为在国内发展受到了天花板的限制。要向国际化发展缺什么?主要是两缺:一是缺品牌,二是缺国际化的资产。要解决这两个矛盾,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靠自己积累,一个是采取并购的道路。但自己积累时间要很长,并购的话风险很大。最后联想的管理层研究的结果是走并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入世之后,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中国企业遇到了来自于跨国大企业的激烈挑战,仅从规模上看,中国企业处于绝对的劣势。这种情况不仅不能适应未来更加自由化的竞争形势,而且将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竞争地位。出于这一考虑,企业有必要选择战略来扩大企业的规模,企业要实现规模增长,可以考虑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战略联盟和连锁经营等。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在中国市场上日本企业可说是出尽了风头,如果是好事倒还值得一提,可偏偏是这些企业只拿自己当干粮,不把消费者当回事,结果在市场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也许是这些企业习惯了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可怎么也不该把墨汁往自己的品牌上倒。还记得东芝一事?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一度曾将笔尖、镜头、话筒都对准东芝公司,原因是东芝笔记本电脑的质量问题,对于质量缺陷暂且不说是否是东芝故意而为之的欺诈行为,但东芝的发言人总不至于不聪明的告诉媒体,他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总不应该把美国法律和中国法律作比较吧。比也行,怎不先请教一下中国的法律专家,在赔偿消费者损失方面、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美国法律和中国法律究竟有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杜拉克:点透“多元化”迷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东 《中外管理》2005,(10):47-49
企业运行到一定阶段,都要想方设法地发展。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经历了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后,在管理、规模、资金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更有着一种多元化的冲动。不少企业都实施了多元化战略,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多元化并不成功,而另一部分只是目前还没有失败。由此,多元化的是非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9.
企业标准化首要的是要找准方向,明确战略定位。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和在国内所处的地位,结合各自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不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基本状况 风险投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股本投资,以参股的形式进入创业企业;二是长期投资,一般要与创业企业相伴5—7年:三是高风险,它很可能血本无归,一旦成功则回报率也很高;四是在实现增值目的后一般要退出。目前国内的风险资金已达到了100多亿元的规模,但民间资金参与风险投资还比较少,8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