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银行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规模持续扩大,但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之间存在的数量、结构上的诸多矛盾,使得银行在资金、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潜在外汇风险。本文在对我国银行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说明汇率、银行自身及代客结售汇业务等变量与银行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对如何加强监测分析、进一步完善对银行外汇资金来源运用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汇率机制下,银行外汇资金的来源及运用受到政策环境、利率、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银行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规模持续扩大,但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之间存在数量、结构上的诸多矛盾,银行外汇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银行在外汇资金、业务、管理等方  相似文献   

3.
《金融研究》2008,(11):I0001-I0007
为了解我国银行体系外汇流动性现状及其影响,我们以湖北全省及宜昌市为研究样本,对近年来银行体系外汇资金来源、运用出现的新变化以及对外汇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开展了实证研究,并就当前加强对银行体系外汇流动性监管与调控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即先由分行自行摸索,后由总行逐步统一规范,进而实现外币资金的集中调度和风险管理。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实行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的外汇资金管理政策,由总行统一负责监测并调节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外汇存款是外汇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通过代客外汇理财,个人外汇买卖等创新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存款,  相似文献   

5.
去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呈现下降态势时,中国却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汇资金大量流入中国,但中国的外汇资金运用效率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中资银行的外汇信贷资金运用效率较低。其原因除银行经营机制方面的原因外,还受政策环境、市场条件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对外汇资金运作收益低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外汇信贷资金运作效率的相关建议,建议政府咙为提高外汇资金运用效率提供政策支持,银行应当利用好相关政策、大力拓展客户资源,企业则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利用国内的外汇资金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6.
外汇管理实践表明,银行外汇信用扩张行为对外汇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梳理总结了银行外汇业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角度,对完善银行外汇业务管理提出新的思路。通过建立全口径外汇业务统计制度,对银行外汇业务实施分类管理、总量调控,实现对银行外汇信贷(或信用)供给的有效调控,形成了完整的银行主体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为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欧美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对我国而言,随着跨境贸易投资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开展对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分析,对外汇资金流动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外汇局在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定位和具体目标,阐释外汇局实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提出适合我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韩继云 《新金融》2003,(11):13-15
一、现行中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模式及其简评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了对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和投资外汇资金汇出核准,缴存和退还境外投资汇回利润保证金,境外企业利润调回,境外投资企业财务报表报备等一系列管理措施.随后发布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0年)、<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审批规范>(1993年)和<关于〈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1995年),又分别对<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作了细化.  相似文献   

9.
展业三原则在银行经营各环节都有所体现。调查显示,银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能很好地结合展业三原则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近期,为深入了解在跨国公司政策框架下银行如何结合跨国公司业务特点,运用"展业三原则"为企业办理外汇业务,北京外汇管理部对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17家合作银行和40余家企业展开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0.
短期外汇贷款是中国银行经营的一项外汇业务。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的方针、政策、计划指导下,运用银行积聚的外汇资金,通过办理贷款的方式,支持企业从国外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家短缺的物资,发展生产,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和财政收入。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有利于加快四化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liquidity timing behaviour of hedge funds that invest globally in foreign investment assets. We expect these hedge funds to manage currencies exposure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they treat them as an asset clas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if actively timing foreign exchange (FX) liquidity adds value to hedge funds' investments. Unlike the existing studies where fund managers are assumed to either time or not time the market over the entire study period, we argue that fund managers may strategically choose to be active market liquidity timers based on the market condition at the time.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develop a state-dependent liquidity timing model embedded with a Markov regime switching process and identify changes in the FX liquidity timing behaviour among the Global Derivatives hedge funds over an eighteen-year period.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such regime changes in timing behaviour are driven by the underlying FX liquidity condition. A further analysis to compare the changes in the timing behaviour over time shows that hedge funds that are active market liquidity timers outperform those that engage in liquidity timing less frequently in all strategies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为化解商业银行的客户外币融资需求持续旺盛与外币存款余额常年低位徘徊之间的矛盾提供办法和思路,即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外汇组合提高自有外汇资金的收益,主动管理自有外币资本金汇率风险。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构建此外汇组合的目的、评价此组合的标准和构建组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均衡,确定收益核算口径和收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中,外汇掉期比远期具有更重要的市场地位,然而其在中国的理论定价却失效。从信息传导角度看,指示性合约对市场总体定价的影响更加突出。本文研究美元/人民币外汇掉期的指示性合约,创造性地构建合约影响因子指标,衡量各外汇掉期合约的市场影响力,进而发现3个月期合约是指示性合约。本文还确定了各合约的主要信息来源。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投资者、监管层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dislocations in foreign currency (FX) swap markets (“CIP deviations”) on bank lending. Using data from UK banks we show that when the cost of obtaining swap-based funds in a particular foreign currency increases, banks reduce the supply of cross-border credit in that currency. This effect is increasing in the degree of banks' reliance on swap-based FX funding. Access to foreign relatives matters as banks employ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to shield their cross-border FX lending supply from the described channel. Partial substitution occurs from banks outside the UK not affected by changes in synthetic funding costs.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个人购汇交易量持续增长,对个人购汇的影响因素、存在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对于完善个人外汇管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山东省个人购汇数据,深入分析了需求、政策和汇率三方面对个人购汇的影响效果,对当前个人外汇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和监管难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的调查统计情况,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及主要交易货币的在岸与离岸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文章指出,结合本国汇率和资本项目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取消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实需原则,有利于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本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外汇市场干预是大多数国家央行管理汇率的主要手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其后的欧美债务危机,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外汇市场因避险资金的流动也日益不平静,央行的汇市干预在目标、方式、效果、影响等方面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章对此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从将外汇干预作为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变被动干预为主动干预以及扩展干预模式等方面,就进一步完善央行汇市干预方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储备损益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外汇储备损益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央行"实际汇兑损益"的崭新视角,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损益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关系问题。本文借助国家资产负债表构建了双顺差分析模型,并通过升值情景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在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既有的汇率错位和通常伴随的汇率超调往往导致了央行发生"实际汇兑损益",损失量与兑换资金规模、汇率错位程度成比例,由此产生的汇兑损益可能导致对国家外汇储备的"非对称分配"。鉴于目前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支持人民币被大幅低估的观点,货币当局应关注和避免因汇率错位及汇率超调产生的外汇储备汇兑损失;对于人民币的汇率调整应基于学理、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准确客观的算法体系,以动态界定汇率合理区间;而从中长期考虑,需将汇率制度改革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四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外学者关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影响的不同观点;然后,基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数量理论,对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重点结合我国的实际,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对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