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岱老离开我们已1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他那对祖国、对教育事业、对莘莘学子的诚挚的爱,早已浸入我们的心田。而我个人根据跟陈岱老的长期交往,却深深感到他从不外露而深藏于心的那份哈佛情结。  相似文献   

2.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张培刚教授 ,2 0世纪 40年代博士生毕业后 ,就对发展经济学进行了创造性研究 ,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差异 ,他对农村体制 ,农村金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组成了他对“三农”问题的态度 ,继续为农民减负 ;农业发展必须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正>晏智杰1962年~196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师从我国经济学界元老陈岱孙教授攻读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李嘉图的价值论和价格论”是晏智杰学术生涯的开端。1966年初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北京大学已经渡过了整整50个春秋。  相似文献   

4.
1990年Hamel和C.K.GaryPrahaoad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到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个词。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股由美国刮起的“外包”之风,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股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进行外包,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 今年10月20日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90寿辰,我们在此向他致以最衷心的祝贺。陈岱孙教授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他数十年如一日,以他渊博的学识和忘我的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如今,陈岱孙老师的学生遍及海内外,真是“桃李满天下”。陈岱孙教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经济学说史的研究方面,他造诣很深,尤其  相似文献   

6.
走在哈佛园,总想起自己曾经呆过的中国校园;经过科学中心大楼,会联想到批评北大的邱成桐(因邱教授的办公室就在这栋楼里);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更是于异国他乡恢复了脑海中所有关于中国的人文记忆……尽管,有时也逼迫自己走“国际路线”,讲英语,喝咖啡,接交“外国友人”,而且表现得也还不错,但总有抹不去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或许正是如此,哈佛的点点滴滴甚或极为稀松平常的事,于我,都有着特别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陈岱孙(1900-1997),福建省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经济科学》杂志第一任主编。1920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美。1924年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赴英、法、意等  相似文献   

8.
《经济科学》2012,(3):129
正2012年5月10日上午,"纪念陈岱孙先生诞辰112周年暨陈岱孙经济学基金发展论坛"在经济学院隆重举行,陈岱孙先生亲属代表、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兄弟院校代表、经济学院在校师生和老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嘉宾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西方环保运动,滥觞于上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哈佛学生丹尼尔·海斯在1969年即提出了第一个地球日,而在中国,则是在1983年就把"环境保护"定为国策.  相似文献   

10.
温晓翌 《广东经济》2002,(9):48-48,45
自上世纪80年代,优秀的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的管理,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前瞻领域。其实,这种以培育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50年代鞍钢的“孟泰精神”,60年代在战天斗地的石油会战中培育出的“大庆精神”,90年代登上哈佛讲坛的海尔文化,这些都是我国的先进企业致力于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推进工业化的难度更大,因为长期以农立国,工业化的资本、技术、人才门槛太高,难以逾越.比较之下,"城市"却是老早就有了的.发展城市也没有什么名堂,似乎工业化之后,城市化自然就会加速. 倘若工业没有长足的进步,"消费性的城市"再多,对经济也没有好处.由此,前辈学者皆重工业化.笔者一向尊敬的、去年高龄辞世的张培刚教授,上世纪40年代在哈佛的成名之作就是《农业国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一时期以来,企业界的一些“子孙企业”,没有独立于市场的能力,他们依赖母体企业的声誉、业务渠道和资金的扶持而生存,这与生活中的“刮老”十分相似.我们姑且将之命名为“刮老企业”.如今“刮老企业”有多种多样的“刮”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前沿》2009,(8):F0002-F0002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暨南经济学科创办于1918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享誉海内外,马寅初、王亚南等著名经济学家曾先后执教于暨南。  相似文献   

14.
浙江:生意经中糅合着“哈佛”的精深与市井的俗白浙江位于太湖以南,东濒东海,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大省,商业发达。浙江人,特别是宁波人,素有商业传统。在旧中国大上海的生意场中,宁波人是精明且实力雄厚的劲旅。当代又有温州人擢起。浙江商人的经营风格、生意技巧、市场智慧在全世界都出了名,有个从哈佛大学毕业的韩国生意人,在与浙江商人打交道后,对浙江商人的生意经非常佩服,他说:“读懂浙江人的生  相似文献   

15.
<正>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这是我刚进北大时,老系主任陈岱孙先生给我们多次讲过的。我想,这样来理解经济学是有道理的。正因为如此,便更要求经济学者必须牢牢地树立实践的观点。尊重实践应是有社会责任心的经济学者的基本学术品格。实际上,这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或想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人的学术阶级性、科学性和对真理追求的彻底性的集中表现。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实践日益深入,不断提出新问题,许多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3日至9日,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首届年会在大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经济学会、协会、研究会代表和新闻单位代表三百多人。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经济学界一次规模较大的盛会。会上,“经团联”顾问于光远同志作了题为《发展经济科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报告。“经团联”顾问孙冶方、陈翰笙、陈岱孙、严中平、骆耕漠同志在大会作了发言。本期全文发表于光远同志的报告和摘要发表孙冶方等同志的发言(发言摘要的标题,除孙冶方同志外,是本刊编辑部加的)。  相似文献   

17.
余玮 《生产力研究》2006,(5):I0001-I0005
陈元,著名银行家,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开拓者和先行者,被西方誉为“最有现代金融理念的银行家”。1945年1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商贸局局长兼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常务  相似文献   

18.
无水港(Dry Port),称为“内陆港”,或“国际陆港”,概念源自于上世纪的欧美大陆,其是伴随着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里风 《经济视角》2011,(8):36-40
从首钢到北汽,从政府官员到企业高管,从“拼命三郎”到“铁血老总”,徐和谊这位坚韧刚毅的汉子,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留下深深的“徐式烙印”。1982年,25岁的徐和谊从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改名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如愿进入了让人羡慕的首钢集团工作。上世纪80年代的首钢充满了火一样炽热的活力,销售业绩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曾在中国工业史册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笔者与已故北大经济学教授陈岱孙同在一个教研室。每周一次严肃的政治学习中也难免讲一点社会新闻,讲的最多的是干部腐败与假冒伪劣产品横行。陈老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为惩罚太轻。他说,对这些劣行的惩罚总是像“三娘教子”中所唱的:“我把鞭子高高举起,轻轻打下”。陈老主张“乱世用重典”,加大惩罚力度。十几年过去了,陈老也已作古,但陈老的忠言仍是一种善良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