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辉 《新金融》1995,(2):13-13
认真贯彻国务院提出的“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把商业银行真正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金融实体,除了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机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责权利明确、科学管理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只有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内审稽核独立的,与银行内部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相互分立、相互制衡的企业监督机制,那么,商业银行的“六自”也就有了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银行贷款集中度不断提高,集团客户成为新型的贷款模式.本文首先对集团客户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产生原因:信息虚假或不完整,影响授信风险判断;集团内部调度资金,挪用贷款;集团客户过度融资,介入民间借贷;集团内部关联互保,担保流于形式等.最后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适时的信贷退出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鉴于信贷退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本现就相关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特征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集团客户已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但信贷风险也日益凸显。商业银行应加强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转变以往对集团客户盲目迷信,将集团客户片面等同于优质客户、低风险客户的认识,加强授信各环节管理,筛选优质受信主体,合理控制集团客户的关联担保比例,解决过分倚重关联担保的问题,提高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市场竞争、金融脱媒等因素造成的信贷业务收益下降、信用环境改变等不利情况,国外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采用积极主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许多领先的国际性大银行采用金融市场创新技术,积极管理信贷资产组合,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和实践探索已成为引领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  相似文献   

6.
李英姿 《浙江金融》2004,(1):27-28,51
所谓"进而有为",就是要做到大中有重,好中选优,客户布局合理,营销措施有力,实现贷款在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期限结构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所谓"退而有序"就是落实好信贷退出计划、退出标准,并做到责任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退出"既包括已产生不良贷款的退出,也包括对信誉不佳、贡献不大、发展前景不好、行业风险明显的存量贷款的退出.从工作实践看,要做到"进而有为",须整合力量,科学决策,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有相当难度的,进之与否,主动权在我.而要做到"退而有序",同于与客户发生关系前的主动选择,它是对已发生贷款的战术撤退,客户实际上占有相当多的主动权,常有"请客容易送客难"的重重坎坷.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基层行信贷管理岗位积累的经验,就信贷退出机制实行的难点和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8.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同其他风险种类相比,声誉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常态性、关联性、复杂性和典型性五大特征。风险特征决定具体的管理策略,只有从理念、组织、防范、预警、应急、化解、监管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军  王清 《海南金融》2005,(10):16-18,45
信贷退出问题是全球商业银行一个难解的课题,信贷退出的好坏和及时与否,直接决定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的原则、标准入手,结合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等,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判断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七种信贷退出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应当考虑四个环节,即决策机制、运作机制、管理机制和制约机制。 1.建立授信决策机制。(1)实行审贷分离,按照授信资产运动规律和授信操作程序,控制资产投向、投量,将授信岗位、职责和程序组成一个岗位责任明确具体、运作程序规范严格的相互制衡系统,在操作上可以组建风险管理部和授信业务部,分别负责授信风险管理和授信业务开拓。(2)成立尽职调查机构,从……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担负着社会融资、投资、结算的重任,它渗透到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也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寻常百姓.面对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如何在WTO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促进金融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保护存款人利益,是金融监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的金融机构准入制度和经营状况监控制度,但对金融机构的破产退出尚未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文就如何按照市场规则,健全起我国金融保障体系,以及对商业银行破产退出的法律问题进行研讨,为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效益不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是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为了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现代商业银行特别重视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对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所起的积极作用,而完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应包括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信贷风险量化分析机制、信贷风险预防机制和信贷风险处理机制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中国金融》2008,(4):37-38
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所谓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第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第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第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  相似文献   

14.
风险预警工作是商业银行授信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及时实现信贷退出的有效保证,直接关系到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重贷轻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风险预警环节相当薄弱。因此,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是我国转型中的商业银行必须着重予以解决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任建军  彭颖 《新金融》2004,(6):49-50
1、建立信贷主动退出机制。信贷主动退出的核心任务应该是防止不良资产的增量,而主动退出的成本将大大小于被动退出的要求。在信贷退出实践操作上,态度要坚决,行动要稳妥,手段要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世纪末国内就提出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应用,但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相对落后的信息化水平,资产证券化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发展。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资产证券化再一次在中国市场停滞,同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从合理增信、加强信息披露、运用科技力量促进评级的准确性三方面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风险防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工具。但当对其管理失控时,它又是造成商业银行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的成败,仍然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对其信贷资产的风险监测主要是通过审阅借款企业制  相似文献   

18.
集团客户是商业银行很重要的客户,对集团客户授信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信贷业务,本文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风险表现形式、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难点及不足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辉 《新金融》1995,(6):25-26
长期以来,金融业中存在着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盲目投放,以及其它短期行为造成贷款沉淀、资金被骗、库款被盗等等现象,无不与银行自身的管理有关,无不与缺乏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有关。如果商业银行内部能够建立起一种真正的独立的内审稽核“监督机构”,与银行内部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相互分立、相互制衡,那么,商业银行的“六自”也就有了质的保证。 从目前银行风险贷款稽核效果较差,以及年年稽核,风险贷款年年增加的极不正常的现象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由于该行业融资形式较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商业银行间接成为了房地产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防范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授信风险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授信风险种类,提出防范商业银行房地产授信风险的相应措施,目的是为了在降低房地产业授信风险的同时保障银行授信业务规模,进而构造和谐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