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上海,随着工业和人口向郊区转移扩散,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失配问题逐渐暴露。通过构建空间失配指数测算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0年各年份上海市工业分布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失配指数。认为空间失配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业转移与人口扩散的机制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隔离、工业企业与居民对区位的偏好不同等。为了有效地改变上海的空间失配现状,提高城市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议坚持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本地居住、本地就业"。  相似文献   

2.
"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学者在"空间失配"假设方面的研究及其对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提出在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在中国城市就业、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改造拆迁四个方面应用"空间失配"假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市商业业态多元化、商业空间快速扩展并呈"两极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社区周边的商业已成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空间,而且伴随着城市居住的空间分异,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商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论文基于北京市内7个社区周边商业环境的实地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的现状特征,并将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划分为2个尺度与3种类型.与此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空间重构语境下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咏嘉  宋伟轩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90-94,114
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中国城市结构逐渐表现出类似于西方的社会空间碎片化特征,而中国以门禁社区为表征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则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以后,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特定区位和社区内,彼此间社会空间通过门禁与围墙相互隔离,并伴随着城市宏观空间的破碎状态和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侵占.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以"睡城"为典型病症的城市病问题伴随着一大批城市新区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及战略引导.政府应该从城市规划入手,引导开发商在城市总体战略规划下共同参与城市的社区开发.以重庆市北部新区大盘开发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规划实践中贯彻城市化社区开发的理念,进而提出使这个颇具潜力的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由于人口流向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从经济后进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持续的人口外流,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城市人口增长和区域人口减少的空间格局。以四川省和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增长的城市和收缩的区域的人口分布现象,分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流出地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转型深入,中国城市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作为城市治理起点的社区治理成为研究焦点,不仅需要针对城市化引致的城市人口“增量”建设城市社区,还需要对原有的单位社区“存量”进行转型设计,以推动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单位社区治理模式受到单位制残留因素影响而经历了不同的转变路径,遇到了不同的障碍.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毛纺南社区治理模式演变的剖析,展现了单位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的过程中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但社区资源的积累不足导致了单位组织退出曲折化、“治理空缺”出现并伴随社区环境快速恶化等特点.进而提出,在衰退型单位社区转型过程中,外部力量的介入尤为重要,需要通过资源转化、培育社区治理主体,帮助社区实现平稳过渡,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新城区建设推动着各地城市飞速发展,让城市拥有了种种理想;新城区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空间失配问题(简单说是地块发展错误或各个地块不能协调发展).则让理性与现实总是产生或多或少的落差。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和谐理念在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渗透的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地域单元,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持.本文基于社区视角,探讨适于中国城市的面向和谐、多元参与的合作型社区规划途径.本文提倡从以民为本等和谐理念以及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出发,寻求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并提倡最终目标的和谐与规划过程的和谐并重.结合在北京市交道口的实践案例,通过建立"三层次-九阶段"合作过程模型,明确社区多元主体在各参与阶段的角色,突出顺序参与、损益评价、利益补偿等具体方法在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最后,强调通过社区集体行动将规划成果付诸实施,同时并注重社区后评价和反馈,维护和谐成果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包括纽约、伦敦、东京、中国香港等,这些人口密度高居世界前列的城市在规划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去应对因人口的变化、经济的增长,以及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因素的挑战。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国外的一些城市建设开发的做法值得中国城市去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睿煊  李香会 《城市问题》2009,(7):60-62,7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对居住空间概念及其特征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从空间视角和公共政策属性两个维度探索了城市规划调控居住空间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Spatial mismatch: An equilibrium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first stated by Kain (1968) argues that job decentralization in US cities has contributed to low incomes and high unemployment rates for black Americans. Decentralization relocates job sites to white suburban communities far from the CBD, and housing segregation prevents blacks from relocating their residences near the new workplaces.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an urban equilibrium with spatial mismatch.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a suburban employment center, blacks in the model are forced to live in the central zone they occupied in the original monocentric city, commuting across the white residential area to access suburban jobs. This ‘mismatch’ equilibrium is contrasted with an unrestricted equilibrium where blacks are free to locate wherever they choose.  相似文献   

15.
欧美城市贫困集中研究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社会学的视角,综合评述了欧美国家城市贫困集中的现象,分析了贫困集中所造成的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下降、社会隔离及歧视加剧、社会治安环境恶劣、孩子遭受不良影响和公共配套设施短缺等问题,探究了市场、政府、特殊人文因素和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对贫困集中的影响。欧美城市经验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为了减少贫困集中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应主动进行调控,缩小居民过大的收入差距,避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住区的集中布局,建设多样化混合社区,以及使公共住房政策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朱静 《城市问题》2011,(4):55-60
随着城市扩展,空间性的社会实践场域的竞争加大,城市的居住空间随之进行了重组。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研究,力求在争论中厘清空间分异的若干形态;在综述中透析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与文化动力;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扩大的实证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调整其内部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具体用人行为。当前就业问题仍然是我国非常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企业是实现就业的主体,是影响社会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行为具有政策导向性,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根据就业政策采取合适的人力资源规划措施以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来疏解单中心城市的交通拥挤是城市规划历来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正日益受到实证研究的挑战.关于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否节省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分析表明,两种截然相反的实证结论源于两种不同形成机制的多中心结构,改善交通出行的多中心结构是以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9.
为使都市可持续发展与成长,都市住区的再生需要透过环境诊断机制,发掘住区环境症结、病状与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以作为住区活化再生之基础.住区环境诊断之目的在于协助研拟都市住区环境规划、再发展之策略,以达都市永续发展之境界.论文回顾可持续都市住区及环境诊断之文献,提出住区环境诊断履历的想法,并以"望、闻、问、切"四诊为方法,及"安全、健康、便利、效率、舒适、宁适、生态、环保"等八纲为辩证纲领.探讨可持续都市住区环境诊断项目与方法,提出住区环境诊断履历的机制.研究成果除能提供专业者进行都市住区环境评量时之参考外,亦可成为居民对住区环境健康状态评价或政府部门进行环境整备前之参考.研究贡献主要在于建构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住居环境理念为基础且响应可持续理念的都市住区环境诊断模式,使都市住区环境品质的诊断能更契合时势的需要,藉此为都市住区寻求可持续发展策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