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1978—2006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基尼系数测度分析,反映出内部差异呈缩小趋势。运用锡尔系数嵌套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东、中、西三个地带中,中部地带内差异最大,地带间差异其次,东、西地带形成发达、欠发达两个趋同俱乐部,地市内差异两极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省1978-2006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基尼系数测度分析,反映出内部差异呈缩小趋势.运用锡尔系数嵌套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东、中、西三个地带中,中部地带内差异最大,地带问差异其次,东、西地带形成发达、欠发达两个趋同俱乐部,地市内差异两极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中国1978-2012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中国省区人均GDP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呈现出平缓的"V"字型的形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经历了"大—小—缓慢增大—逐渐缩小"的过程,其总趋势是缩小的。(2)从全国格局来看,中国经历了由地带内差异为主向地带间差异转变,区间差异贡献率持续上升。(3)中国五大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态势,东部区域内部差异下降较快,中部、东北区域内部差异下降较为缓慢,西南、西北区域内部差异呈现扩大态势。最后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地区差异变动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各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但对各个省区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相差不大。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缩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西藏的区域经济差异显著且处于扩大趋势,本文首先介绍西藏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其次运用泰尔系数分解法、加权变异系数分解法,分别分析经济地带间的差异和三次产业对地区差异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协调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较慢区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华 《特区经济》2010,(1):146-147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基本单元,以国际旅游收入为主要指标,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等分别分析了1996年以来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10多年来,浙江省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缩小但绝对差异扩大,旅游经济差异依然巨大;空间上,区域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构成。影响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很多,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旅游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区域发展策略对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也很大。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研究以专利申请授权量为测度指标,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ESDA)分析方法,对环渤海经济圈2001-2011年10年间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总体差异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区间差异发展不均衡,山东半岛区内差异最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集聚态势不明显,呈随机分布态势;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分布;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区域技术创新增长热点跃迁明显。  相似文献   

7.
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是区域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运用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等地理模型,选取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中各地级市的数据,对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河北省11个市的人均GDP指标,通过计算其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最小值系数、基尼系数,对河北省1995-2005年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趋于不平衡,最后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中国三大经济区的划分入手,选取人均GDP作为测评指标,用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对1978~2008年的区域差异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拉大,相对差异有所缩小;②东部与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而中西部之间差异不甚明显;③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中部呈波动中下降趋势,西部处于波动中,但总体变化不大。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作简要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区域环境、要素投入、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锡尔系数的方法,文章通过以GDP和人口两种不同的加权方式,利用专利授权数作为指标,对广州市以及其各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差异。根据对数据的分析,2005-2014年全市总体创新能力差异有减少的趋势,全市创新能力集中上升,各区创新能力差异的总体变化呈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GDP的增长对创新能力贡献不大,而人口数的增加影响着当地的创新能力,对缩小各区创新能力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昕 《科技和产业》2019,19(11):85-92
以湖北省80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别。运用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方法,结合ArcGIS软件,从空间分解和产业分解两个角度对湖北省县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造成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9年—2016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逐渐扩大。从空间分解来看,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从产业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从产业分解另一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效应与产业集中效应对经济差异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李存书 《科技和产业》2021,21(11):99-105
基于中国2008—2019年30个省区市(除西藏外)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及在孵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采用改进的受教育年限法测算了中国省域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才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才资本存量的地区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才资本存量的年均值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而其年均增速则呈现出西高西低的特征;除中部及东北地区外,全国及东部、西部地区省域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才资本存量长期表现为不均衡状态;中国各区域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才资本存量分布差异的泰尔指数均大于零,其反映的各区域人才资本存量分布差异与基尼系数反映的情况有较大差异,且地区内差异始终高于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量化航班流在空域内时空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通过将广义的均衡性评价工具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应用在民航领域的方法研究量化航班流分布的不均衡程度的方法.定义泰尔空间分布不均衡度、基尼空间分布不均衡度、泰尔时间分布不均衡度和基尼时间分布不均衡度4个指标,通过这4个指标来评价航班流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和时间分布不均衡程度.以国内某飞行情报区为例,计算空域内每个时间片段的泰尔空间分布不均衡度和基尼空间分布不均衡度,计算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9734,结果表明两个指标具有极高相关,判断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并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计算该飞行情报区内每个扇区的泰尔时间分布不均衡度和基尼时间分布不均衡度,得到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8101,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标高度相关,且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证明可以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评价航班流时空分布的不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岳阳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根据2005—2019年岳阳的相关数据,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研究岳阳区域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空间和产业双重分解。结果表明,岳阳市四大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是岳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而四大区域间产业发展差异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FDI区位集聚与产业集群因果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大量统计数据,通过对FDI的锡尔熵指数、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基尼 系数、N指数等指标的计算,对国内FDI的区位分布情况以及产业集群的现状做了定量分析.并从实证层面,对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N指数与分行业的FDI进行了Granger检验,结果发现FDI与产业集群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钟琪  郭进利 《科技和产业》2022,22(2):202-210
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锡尔系数等测度指标,从县级、市级、地带3个空间尺度,衡量西江流域广西段2004—2019年的经济差异程度。结果证实:自2004年以来,县域人均 GDP 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波动上升后回落;整体经济差异呈现两极分化,经济结构呈“核心—边缘”特征;各县相对发展速率空间差异显著;宏观上,地带间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主体;微观上,市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远超地带间和市域间,大体决定了总体经济差异的走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金融发展理论,首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得出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其次、中部第三、东北最低的结论;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度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在1992年-2009年间呈“U”字型走向;最后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外生因素(政策因素)和内生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周成  肖雁  毕剑 《改革与战略》2014,(1):115-119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山西省2001—2011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缩小态势,旅游经济总体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中部地带内城市旅游差异显著,是地带内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而地带内差异又是造成全省旅游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促进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牛树海 《乡镇经济》2008,24(2):49-51
文章通过泰尔指数发现从1990年到2005年,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差距处于一个快速扩大的阶段。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农业产业化对区域差距缩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起主要作用,一是由于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农业收入还仅仅停留于农产品的买卖价格,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过低,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是比较弱,带动面小,限制了农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