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业的改革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直受着巨额的不良贷款问题困扰。金融产权不清、存款保险制度及银行银出机制不健全,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体制障碍是形成不衣贷款的深层次原因,要铲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必须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财税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银行经营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不良贷款。虽然近几年政府、银行都加大了降低不良贷款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20%以上的不良贷款仍十分严重,不仅严重困扰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机制的转换和发展,而且也严重困扰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在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风险防范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今年三月“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人民大会堂就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举行记者招待会,他把防范金融风险列为1999年金融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领域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和隐患,大家关心最多的,是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入世后面临的主要经济安全问题1.金融安全。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技术水平、运营模式、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入世后,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金融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管理机制、技术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的金融企业构成较大威胁。目前国有银行的转轨工作尚未最后完成,离真正的商业银行尚有很大距离;银行内部的稳定性仍很脆弱,风险指数一直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率较高,不良资产风险直接影响着银行的正常运营。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在金融系统电子…  相似文献   

5.
减少不良贷款是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生产理论为指导,将不良贷款视为银行经营活动中伴随利润等期望产出而来的一种不良的非期望产出,进而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构建了测度不良贷款降低潜力的定量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有所进步,并呈现出改善的优势,但53.5%-61.7%比例的降低仍是可能的;各银行可减少的不良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兴业银行是潜力相对最小的银行,年均5.4%,农业银行、广发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潜力较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可降低比例和绝对额度都显著大于股份制银行.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印朝  于渤 《经济论坛》2005,(17):70-73
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0年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双下降”,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银行风险。但是,中国银行业非信贷资产风险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在2003年有两个事件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理论界提出的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进行这一金融创新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不良贷款对一个国家而言相当是一种"金融环境污染",它产生了负效用,它是与低碳经济格格不入的,因为它是高能耗、低效率。文章在设计的银行不良贷款社会效用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数据对中国效用的相对大小做了模拟,并发现:(1)当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增长率从7%下降到1%时,中国的社会效用将从-208.626单位增加到55.524单位。(2)从2003—2050年当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增长率保持7%时,中国的社会效用下降。从2040—2050年中国的社会效用将从-100下降到-200单位。文章研究了银行不良贷款对中国的福利产生负效用的相对程度,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银行不良贷款对北京的负效用的相对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不良信贷资产状况比较严重,不良贷款率偏高,不良贷款余额较大,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产权制度改革对化解和防范信贷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金融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辉  李健  钟惠波 《金融评论》2012,(3):29-40,123,124
本文以1999~2010年12年间国内14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为基础,立足于随机前沿效率分析原理,利用参数估计SFA分析法,评估分析金融改革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与银行效率分布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1)是否引入不良贷款变量对银行成本效率测算存在显著影响。(2)在引入不良贷款的估计模型中,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存改善趋势,否则,呈下降趋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无此特点;股份制银行成本效率整体高于国有商业银行。(3)未发现资产规模、权益与银行成本效率之间的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不良贷款对成本效率具有负效应。(4)在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测算中,则不适合引入不良贷款变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分析可知,在考察期内去产能政策对降低行业过剩产能有一定效果,对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负向政策冲击效应,但仅显著存在于焦炭和生铁行业。在等权重原则下构建区域金融生态指数,并以金融生态为控制变量,研究得出金融生态弱化了去产能强度与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其中,经济环境指数与金融环境指数的弱化作用更为显著。在控制银行特征变量下,去产能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减弱。由此,从内外部治理因素层面为有效降低去产能导致的银行不良贷款短期脉冲式反弹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危害颇大。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从政府、市场和银行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希望通过联手合作、“三管齐下”的办法逐步化解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3.
朱春雷  陈睿 《时代经贸》2007,5(12Z):80-8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银行信贷风险集中体现了各种经济风险。当银行和其他经济主体发生贷款关系时,经济主体的风险就会通过信贷关系部分甚至全部转化为银行信贷风险,银行也成为风险的集中地。如何在保证一定贷款业务量的前提下合理地控制贷款风险,特别是贷前的风险,逐步改善自身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不断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对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现代财经》2006,26(3):13-16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不仅制约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可产生如下负面效应:不良贷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不良贷款对投资的影响;不良贷款对经济原有均衡的影响。结论说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必然会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脚步的临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家银行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提高资金利润率。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欠佳,四大国有商业资金利润率与国内外同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且有逐年下降趋势。 一、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不良贷款比重过大 1.地方经济发展缓慢,企业亏损面广社会投资需求不足是导致银行严重亏损的外部直接原因。企业是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银行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应用以及中间业务的开展都直接与企业有关,尤其是在目前银行资产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政策性银行脆弱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政策性银行同样存在金融脆弱性。该文在介绍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脆弱性的五大表现特征,即软资产与硬负债的矛盾、不良贷款占比过大、自有资本严重不足、外部经营环境较差和内控建设与风险文化建设落后等,并提出了疏通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渠道、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尽快补充资本金、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以及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文化建设等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化解对策●蔡文权唐晓琴彭平华目前,我国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困扰着银行的健康发展和“两个转变”的实现。一、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1、国有企业实际注册资本严重不足,“拨改贷”,贷呆滞。企业的...  相似文献   

18.
契约关系与银行信贷管理的两难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加剧了我国银行系统风险,然而,银行系统采取严格信贷监管,防范不良贷款再生的系列措施后,却出现了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使信贷管理陷入两难境地。本文从深入分析政府与国家银行的契约关系入手,从银行角度揭示了信贷管理两难的制度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体系由于历史、政治、自身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巨额的不良资产,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加入WTO后5年缓冲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全面的对外开放和竞争。同时,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制以及上市等进程也加快了速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三月底,全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55.7亿元,不良贷款率6.63%。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来看,经过1999年的不良资产大规模集中剥离和财务重组,不良贷款的比率逐年下降,但是,不良贷款的余额仍然高达1061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2%,与2000年世界前20家银行33.27%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不良贷款,作为特定金融政策下银行对国企的财务支持或政府行政干预的产物,不论是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还是作为国有银行经营管理者,政府承担管理经营企业的责任及其后果理所应当。将这一部分银行坏账视为准国债,会大大改变人们对中国金融整体形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