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 目前宁夏农村经济同全国农村经济一样,已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国营农场对农村还起不起示范作用?社会上有的人认为,国营农场的示范作用已成为历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笔者认为,示范农民,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造小农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也是今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一个战路措施。这不仅因为国营农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它的公有化程度高于农村,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国营农场负有非常重大的历史使命。它不仅要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多的产品,积累更多的建设资金,扩大再生产,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要在农村实现两个过渡、实现全面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中起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在执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农业同时并举和自给性生产、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上,国营农场也应当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农村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特别是实行包干到户,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对国营农场的示范作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怀疑。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现阶段究竟能不能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我们就这个问题对江苏省农垦系统国营农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在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魏壮修 《农村展望》1990,(11):52-53,42
“双层经营”的提法,首先来自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以后,被引用于国营农场。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作为我国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业企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40年来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生产关系变革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为农业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本文从友谊农场在现代农业机械、国营农场经营管理、现代农业体制三个方面如何进行摸索的实践经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国营农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与我国广大农村相比,其物质装备和科技力量具有明显的超前优势,但它又受到旧体制的束缚和惯性的影响,在经济改革中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国营农场的改革若能成功,不仅可以预示我国农村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对城市国营企业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国营农场的这种纽带和桥梁作用,决定了它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特殊地位,因此,理应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对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耕地面积最大的黑龙江垦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营农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营农场的现状建国初期形成的国营农场,不仅安置了大量转业官兵、城市知识青年和内地移民,屯垦戍边、巩固国防维护了民族团结,而且开发了大量土地资源,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农垦经济的发展,在过去荒芜人烟的偏远地区逐步涌现了一批新兴的农垦小城镇。1998年全农垦系统共有农场2000多个,其中超过5000人的农场有600多个。今天,全国小城镇正飞速向前发展,而农场发展却举步维艰,原因则是由于原有的形成与发展因素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变成了自身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二、国营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  相似文献   

8.
正国营农场办家庭农场以后,核算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得国营农场成本难以按传统的核算方式进行核算。一、当前国营农场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成本核算的作用认识不高。兴办家庭农场以后,由于利润是按家庭农场实际上缴的利费计算,成本不作为国营农场利润计算的直接依据,成本的高低不直接在账面上影响国营农场的经营成果,因此没有必要加强国营农场成本核算。2.成本核算的口径不统一。目前国营农场成本  相似文献   

9.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的通知以后,农村的多种经营有了可喜的发展。最近,农垦部党组讨论了国营农场多种经营问题。根据部党组的意见,我们就国营农场如何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写了《国营农场要将多种经营和多层次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发展(初稿)》一文,对农场开展多种经 营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作了些论述,供各地农场研究讨论。建议各级农垦部门和农场制定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地把多种经营开展起来。讨论中有什么不同意见,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以及各地出现的一些好经验,望能及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国营农场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文行大农场套小农场以后,其所有制结构从过去、现在到将来,发生了并还将继续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本文对此略加论述如下: (一) 对过去的回顾 国营农场是由国家投资建设起来的。最早的少数国营农场是在1947年建立于东北的黑龙江省,绝大部分的国营农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陆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至1985年,全  相似文献   

11.
正1984年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以后,国营农场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农场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营农场在流动资金管理上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是流动资金由财政划为银行统管后,国家运用银行利息这个经济杠杆调整经济,使流动资金由原来的无偿供给变为有偿使用。二是兴办家庭农场以后,国营农场资金供应渠道发生了变化,有些农场的家庭农场在银行单独开户,家庭农场的借贷资金全由农场独家供应变为银行和国营农场两家供应。绿色草原牧场今春兴办家  相似文献   

12.
大洼县是辽宁省农垦企业建立最早、最集中的县,50年代初在接收日伪时期官办农场的基础上,建成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拥有17个国有农(苇)场,10万名农业职工、70万亩高产稻田的农垦企业群。应该说,大洼县农垦经济在全市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国营农场在大规模稻作垦植上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有农场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社会环境和自身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有农场面临着优势减失、职能弱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垦区国营农场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从苏南农村迅速致富的实践中理解了“若要富,农工副”的道理,场办工业的发展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垦区产业结构的调整。1984年垦区大张旗鼓地要求各农场加速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出于人们意料之外的成就。农村改革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它的影响所及,正在推动和促进城乡和其它方面的改革。国营农场是农业经济的一部分,国营农场的改革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探索,近两年借鉴农村改革经验夕实  相似文献   

15.
一、国营农场职工劳动报酬形式的演变和现状 建国以来,国营农场实行过多种形式的劳动报酬,也进行过多次改革。1952年以前,农场曾沿用过战争年代的供给制。1952年以后,随着全国工资制度的改革,农场也实行了等级工资制。从1956年起,农垦部门开始探索工资制度的改革,先在部分农场中试行过计件工资制,1957年以后,根据邓子恢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国营农场耍实行“三包”(包  相似文献   

16.
三十多年来,农业生产队一直作为国营农场的基层生产单位,在组织贯彻实施农场的各项任务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以后,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家庭农场在国营农场统一领导和  相似文献   

17.
去年八月,赵紫阳同志在新疆视察工作期间,根据我国农村和国营农场近几年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经验,一再指出,我国国营农场要彻底摆脱苏联国营农场的模式,试办职工家庭农场。这一指示  相似文献   

18.
一 湖北省农垦系统有49个大型国营农场,3100平方公里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人口95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4%。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农垦第四位,是内地最大的垦区。七、八年来,湖北省农垦系统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认真改革,发挥了国营农场的经济技术优势,为农村第二步改革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国营农场新体制日趋完善。职工家庭农场比农村大包干户有更适度的经营规模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营农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建国营农场是在1947年。建国以后,国营农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属于农垦系统的国营农场有2,500多个,职工520万人(其中知识青年122万),人口1,085万。有耕地6,100万亩,占全国总耕地4%,橡胶450万亩,森林2,900万亩,果园茶叶160万亩,草原1亿亩。有工业企业5,200多个,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在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农村工业的计划管理,是一个急需注意的问题。所谓农村工业,系指分布在农村,由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国营农场或劳动者个体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我国农村工业的主体是农村集体工业,即社队工业,而国营农场和劳动者个体兴办的工业,相对说来是比较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