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向农民朋友进一言我在下乡采访时发现,凡是建房、升学、参军、娶妻嫁女等不论是大小红白喜事,都要大摆酒席;还有人看别人买高档商品,就心里发痒,借钱也要买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也要买;还有人花重金,请阴阳先生看房宅,相坟地,这些无谓的开支,压得这部分农民喘不过气...  相似文献   

2.
买房的尴尬     
朱慧彬 《东南置业》2007,(10):99-99
我的住所在某小区的四楼,对面是一家漂亮的大超市。可是我却快乐不起来,大学毕业六、七年,结了婚生了子,一家三口却仍窝居在租来的房子里,靠在企业当“二把手”(给专给老总搞形象包装的“御用秘书”)拿不多的薪水养家。我觉得很对不住妻子,因为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我们就像寄生蟹一样,不敢买家具,至今还用着简易的塑料衣厨;也不敢买电冰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孙航 《人力资源》2012,(9):82-83
古之雅士,多与梅兰竹菊为友,而我却曾与葱和绿萝为友。交往长了,我对它们竟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遂不敢以之为友,只能称之为师。由于我要经常到各地去讲学,老婆孩子又不在身边,所以我在沈阳的房子是常常没人住的,养点什么都需要别人代为照顾,我也就断了想要养点花草的念头。这样一来,家里一点生气都没有,显得非常冷清。当年我买这套房子,纯粹是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田园梦想。也许冥冥之中有所安排,那几年我总想在乡下买一个小院,没事的时候好去种种菜。一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0,(8)
<正> 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登出《小康营养之标准》的文章。其第一标准赫然写着:"每天一个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及纤维素。"我见后大喜,将报纸剪下,几倍放大后张贴在我的水果摊前最显眼的位置。顾客中不论买的、不买的,买多的或买少的都可一目了然,并报以善意的笑。我回报的笑当然比他们更灿烂。笑来笑往,就"笑售"了很多水果,并把许多陌生的面容笑得不再陌生了。我从人们看我的剪报时的样子发现,人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看到别人圈在一起,自己就会走过来看一看——看稀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东西也必须新  相似文献   

5.
妻子向别人介绍我时总好这么说:"这是俺当家的。"其实,我并不当家,当家理财的是妻子。结婚之初,妻子就提出掌握"财政大权"。其理由只有一条:男人花钱好大手大脚,若闹出卯粮寅支的局面,谁给咱垫饥荒?我一想,也对。于是,领回工资,我总是足额上缴,再由妻子返回给我百儿八十元的零用钱,家里的开支,一切都是妻子说了算。不过,有时妻子也委派我去采购物品,我很忠于职守,找的零钱总是再交给她。当时,两口子一个月四五百元钱的收入。要买煤买油买菜买粮,要付水电费,要接待来客,要添置衣物,还少不了礼尚往来。尤其是孩子出生后,花销就更大了,多亏妻善于精打  相似文献   

6.
我的朋友陈老板在济南市做五金生意。三年前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家五金零售店的小老板,可短短两年的时间,他的小店已经成了全市最大、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五金商场。别人都说陈老板运气好,有财运,他也从不去争辩,总是笑着默认了。可是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功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我去陈老板的商场时,正好碰上他刚做成了一笔十几万的大生意。陈老板高兴地告诉我:这是个老客户,每年都会从他这里批发上百万元的货。我们正说话的时候,有一个顾客拿着一个螺丝走了进来,着急地问:“老板,有这种螺丝吗?”朋友接过来看了看问:“你要买多…  相似文献   

7.
杨敏 《英才》2000,(10)
我们年轻的时候,整个国家相对比较封闭。消费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潮流,对时尚的东西也不了解,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开放、时髦,特别敢于消费。我觉得这和经济来源以及国内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在我20多岁时,收入比较少,一个月才十几块钱,那时只要穿得干干净净就觉得很好,从来不知道名牌啦,保养啦。改革开放以后,收入增加了,对外面的世界看得多了,对流行的时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人都有追求美的本能,加上时尚的配合,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较敢于消费。我觉得有能力去追求时尚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动力。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得到回报,但决不能依赖别人,不要过于执著,执著到最后只能盲目地跟从别人,但自己又没有能力挣更多的钱,去达到别人的那个高度,最  相似文献   

8.
你是不是觉得明明买的房子的面积和别人的一样大,可是别人房间却要比你的看起来大很多?而同样大小的屋子,为什么你的房间总是被摆得很拥挤,而别人总能把所有家具、杂物摆放得井井有条,一点都不觉得放满了堆不下?不要以为只是后期装修的问题,也不要以为只是你的东西太多,其实往往是因为你的户型设计得不够合理,加上后期家具摆放位置的问题,当然,也免不了可能是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9.
离家出走     
<正>我跟老婆吵架了。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就因为我上网斗地主入了迷,把饭煮煳了,老婆就不依不饶地数落了我一个多小时。如果就事论事也就算了,可她还一会儿把我跟张三的老公比,说我没有别人能干!一会儿把我跟李四的老公比,说我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婚鞋     
每年春秋,我都要挑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将我的“百宝箱”搬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箱子里有我上大学时的笔记本,有恋爱时丈夫为我买的早已掉齿不能用了的小木梳子,有奶奶生前为我做的根本用不上的绣花小鞋,有我在一次同学聚会后拿回来的一个别致的小酒瓶子……这样的东西对于别人也许是多余的,早卖给收破  相似文献   

11.
电影跟服装好你很密切,又好像很疏远,电影不一定跟着潮流的服装走,但电影也跟服装一样追求品牌. 解读品牌 我先站在我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讲品牌、名牌.其实我读不出很多名牌的名字,可是我会买名牌,因为我喜欢有品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一些国际性的商业城市,吸引着许多企业、机构来此落脚,那么是买一处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还是租借别人的地方暂时落脚呢?在决定这个问题时,需要知道“租”和“买”各自的好处和不好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一角钱的让利可能大家都觉得根本就无法打动消费者,甚至不值得一提,但笔者偶遇的“一角钱促销”方法,不但让店主生意兴隆,而且还让顾客对该店主称赞有加,宁可排队也要照顾他的生意,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奥妙呢?简单的现象背后仍然有深刻的促销原理,对于现在的终端促销也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意义。在一个菜场有几家卖豆制品的摊点,可只有A店主的生意总是火暴,大家宁可排队等也不到旁边的店里买同样的东西。是A店的价格比起旁边店铺便宜许多吗?不是,他卖的价格和别人一样;是所卖产品的质量比别人好很多?也不是,质量差不多,很多东西和别人在同一个…  相似文献   

14.
李嘉 《经营者》2004,(12):30-30
<正> 大家可能觉得统一润滑油它是工业产品,上央视做广告意义究竟有多大。我觉得,以前在中央台做广告有两个企业比我这个东西还不民用,一个是徐工,“徐工祝您成功”,很早就听过。但谁会看到一个广告,就买一个工程机械回家呢?不会。还有远大中央空调,你看到中央台它的广告之后,大概也不会买一个中央空调回家吧?  相似文献   

15.
楼市热线     
陈静 《楼市》2006,(14)
李先生:我家租用了一套企业的住宅(楼房),因为各种原因出租方要求我们买下房屋产权,但我们家无力购买。出租方威胁要把房子的产权卖给别人,如果他不租给我家,我们就没有地方住了。《楼市》:即使出租方将此房的产权卖给别人,也要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但如果租赁合同到期或租赁合同中没有约定租赁期限,那么新的产权人有权要求你们离开。华女士:我买的新房原定1月份交付,但7月份还没有交付,足足延迟了6个月,开发商对此没有作出任何表示。我能起诉要求赔偿吗?《楼市》: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了魔法师,让人痛恨但也更让人爱。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之余,还是挤破头地想买房买地。在痛斥别人买房推高房价之余,全然不提自己是否也推波助澜,买不起的扪心自问是不是真的不想买?别人吃的葡萄都是酸的,自己吃的葡萄都是甜的,别人做的事情都是错的,唯有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大帽子最好戴在别人头上,高帽子最好戴自己头上,人性在对待房价问题上,昭然若揭。有些人事不关己疾声大呼,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有关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父亲在老家的农贸市场租了一间门面,做起了生意。门面是小镇里统一装修的,一排十几个门面全都卖副食品,而父亲总是每天卖得最多的一个。有一天,我悄悄把父亲拉到一旁问:“为什么你的生意总是比别人好?”父亲笑了笑说:“你到那边去买两斤花生米试试。”于是我走到另一家门面前,老板挺热情,赶紧招呼。听说我要买两斤花生米,老板口惹悬河地夸起来,说自己的花生米是全镇最好的,也最便宜。其实我知道,全镇十几家副食品店进货都是在一个地方,价格也差不到哪儿去,哪个店都没什么特别优势。当我回到父亲的店面时,一位顾客正在买老姜:“你这姜好吗?”…  相似文献   

18.
房子,买!我要买房子,我们一定要买房子!我自己下决心,也要先生下决心。结婚后,我们依然挤在租来的10平米小屋里。我无法抗拒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诱惑。掰着手指头算一算积蓄,再算一算能够借到的钱,我们可以计划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子。哪怕只有70平米,也可以算是实现了有“一个自己的窝”的梦想。我开始了和苏州房子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9.
名人书趣     
老舍"书是别人的好" 老舍先生有一篇题为《读书》的短文,收录在《老舍生活与创造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中。在这篇短文中,老舍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没有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读得很快,不合口味的就"跳过",而且不用心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嘛?书应该记住自己";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20.
我邻居家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衣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搞拔河比赛,要求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被选上参赛。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们会没有力气的。”我一下感动了。这个老师是多么聪明而善良啊,既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还让他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