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人情消费持续高涨,已经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人情消费依然存在并且持续增长。本文基于对当前农民人情消费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剖析维持这种消费持续高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民的人情消费行为与理性选择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分析可知,在当前农村,农民的人情消费看似非理性的行为选择,然而实际上更像是进行投资,以期获取的是社会关系网络带来的社会资本,是被或明显或隐性的既定条件约束着的农民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情消费也成为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消费多样化,物化转化为货币化,礼品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频率越来越高,消费的功利色彩显著,面子工程、攀比跟风的心理效应越来越明显,使人情消费异化甚至扭曲,破坏社会风气。文章对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原因,以有效遏制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为农村人情消费回归理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理性及行为逻辑:合法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学界一直是分歧多于应有的共识,主要原因是基于效率视角的经济理性分析主导着话语权,却过于注重技术环境和效率机制,而忽视了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制度理性分析,忽视了制度环境和合法性机制。为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逻辑,文章首先反思经济理性,并从新视角——合法性视角突出制度理性,指出制度理性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逻辑的起点。接着,按"制度环境—制度压力—企业行为"逻辑,着重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合法性机制模型,其核心观点是制度环境对企业产生制度压力,通过规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导致企业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淑英 《商界》2008,(4):53
当人情成为生产力,我们就需要用“理性”来平衡,什么时候“生意是关系”,又什么时候“生意归生意”呢?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社会关系是在历史文化底蕴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社会。谦和包容的人情社会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弥补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但是人情社会管理中的程序规则意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人情社会中“人情”的困扰,程序规则出现肆意弹性化,严重违背了程序公平正义原则。在推动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本文试图从完善监督体制、培养法治观念、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积极规避人情社会程序弹性导致的风险,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程序正义之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反对过度包装,倡导以新时代人情主义文化思想为导向进行礼品包装设计。方法:反对旧的过度包装的落后理念,以传统人情主义文化理论分析当下社会人情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心理特征,结合我国人情文化对礼品包装客观现实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一切为了人类美好的创造都是设计师的责任。基于人情主义架构,设计符合人的情怀、具有品位、具有个性、具有文化、满足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礼品包装,同时要反对与抑制泛人情主义文化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情风俗逐渐异化,农民负担过重,不利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文章以衡阳市A村为例,探讨衡阳市A村人情消费异化的现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有效遏制不良风气,让农村人情消费回归理性,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三种脉络:一是对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反思,形成了社会选择理论、感性选择理论以及行为经济学理论;二是对传统经济理论分析工具不足的反思,形成了社会学的制度主义理论;三是对经济学研究路径的反思,形成了社会网络理论。理性、制度与社会网络分别以微观、宏观以及中观的研究视野共同构成了新经济社会学的崭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我国户均人情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仅次于食品、医疗和教育,植根于千年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人情消费是国人特有的互动法则。本文阐述了农村人情消费研究的进展,评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们是一个“人情社会”,管理者在处理大量的关系,而不是处理事情,所以比起负责概念,中国人会更适应于关系导向、成果导向的当责概念。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2.
美国式管理的核心特征是制度,是制度治理企业的典范。中国式管理呢,核心特征是人情,是人情治理企业的样板。  相似文献   

13.
以科尔曼(James 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为指导,并将理性分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结合对武汉市农民工健康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民工主体的角度,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民工能够获得越多的比较收入,越愿意选择永久性迁移;农民工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越强,能够获得的资源越多,越愿意选择永久性迁移。而“原居住地自然灾害情况”和“原居住地区类别”所构成的生存理性,对农民工的永久性迁移意愿则不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塑造“理性生态人”的行为模式。作为“理性生态人”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具有体现消费主客体的统一、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追求产品使用价值的最大化的特征,其消费模式体现为消费水平上的适度消费、消费结构上的共生型消费、消费方式上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消费。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培育理性生态消费主体、构建理性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组织中人际关系运作的非理性倾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它维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人际交往关系。然而,今天它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文明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社会的文明进步呼吁人际关系管理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消费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消费支出,近年来我们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出现了名目多、礼金重、范围大、频率高的发展趋势,使得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本文从"礼"、面子、报、关系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角度来分析目前农村人情消费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现象,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以科尔曼(James 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为指导,并将理性分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结合对武汉市农民工健康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民工主体的角度,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民工能够获得越多的比较收入,越愿意选择永久性迁移;农民工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越强,能够获得的资源越多,越愿意选择永久性迁移.而"原居住地自然灾害情况"和"原居住地区类别"所构成的生存理性,对农民工的永久性迁移意愿则不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而农村居民人情消费出现上升势头,人情支出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经济负担。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借助交易费用范式,尝试对农村人情消费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解释,对协助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和谐也有一定价值。分析表明,人情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城市化、加速农民的流动,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运行体制机制,只有这样,农民行为才能逐步走上市场化、法治化、契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理性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前提,许多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研究也将其作为企业理论的前提。如果组成企业的契约人皆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那么在企业内部就很难进行集体决策,相互之间也难以形成具有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在理论上根本无法证实和实现企业相对于市场的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法治思想不仅是我国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且体现出法治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完全契合。在法治的理性传统与正义追求宏观指引下,法律制度、法律程序的微观化才是法治体系中权利义务得以具体落实的法律参照。在法治、司法与诉讼的层层深入中,理性的传承不可忽视,正义的追求越发具体,诉讼正义的实现将依托于具体案件和具体权利而成为法治在司法领域的皈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