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浙江经济》2005,(14):63-64
专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沈丹阳:人民币小幅上涨有利出口方式转变;陈健: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何帆:宏观调控期待财政政策出彩;赵晓:不必过分警惕投资反弹;专家:环境污染压垮城市绝非危言;专家:应适时调整出口导向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2.
观点     
《西部论丛》2006,(8):10-10
余永定:升值是缓解经济失衡更有效的手段;巴曙松:我国汇率改革需要内外兼修;萧灼基:中国的基尼系数问题并不严重;樊纲:人民币应每年升值3%-4%;易宪容:货币政策受国际影响,中国步入加息周期;  相似文献   

3.
观点     
《西部论丛》2005,(9):8-8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消费有望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夏斌:扩大内需应对人民币升值;樊纲:房地产开发商取得的利润率还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张立群:我国经济进入新的稳定增长期;易宪容:谨防银行重蹈信贷失控覆辙;  相似文献   

4.
观点     
《浙江经济》2004,(23):4-5
宋泓:人民币升值压力原因是经济结构偏差、路明:能源农业是保证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双赢举措、蔡昉等:就业没有随经济增长有三个原因、专家:警惕我国成世界高耗能产业转移中心、发改委课题组:加强投资需求调控仍然是2005年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09,(6):53-55
银行贷款超大量增长难以为继;通货膨胀率不应是货币政策唯一目标;消费率过低影响经济健康运行;要防止宏观经济二次探底;人民币升值要比不升值好;  相似文献   

6.
7.
观点     
《浙江经济》2004,(19):4-5
  相似文献   

8.
观点     
《浙江经济》2003,(20):2-2
龙永图:把“中国产品制造”提升为“中国品牌创造”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要想超越为外国企业“贴牌生产”的“打工”阶段,中国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没有国际品牌是中国制造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软肋。只有一步一步地占领那些高科技含量和  相似文献   

9.
观点     
《西部论丛》2005,(4):8-8
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做好六项工作改变股市低迷状况,宏观调控更应重视市场手段,人大代表认为:应加速税制改革,人民币未被严重低估保持稳定应对热钱。  相似文献   

10.
观点     
《东方经济》2004,(9):8-8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十七大召开的前一年,因此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特别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对各方观点及其所持理由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经济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0,(2):46-48
人民币不升值有通胀压力,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人民币升值帮不了美国,2010年市场可能呈“虎头蛇尾”格局.  相似文献   

13.
观点     
《西部论丛》2006,(10):9-11
林毅夫:五种方式解决投资信贷顺差增长过快;裴长洪:对外汇储备规模不必大惊小怪;人民币快速升值负面影响不可小视;项俊波:中国金融业开放仍是个长期过程;外汇局官员认为:应让人民币尽快升值到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各方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十七大召开的前一年,因此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特别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对各方观点及其所持理由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经济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观点     
《西部论丛》2005,(2):8-9
樊纲表示:压力越大人民币越不能升值,厉以宁解读2005:经济增长势不可挡,许小年:我国经济软着陆还没有实现,贾康解读2005年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引起人民币升值的政治与经济原因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探讨,提出应通过扩大内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人民币兑换自由化等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力保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沪港经济》2004,(11):8-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尽快过渡到以加息为主的市场调控手段上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日前在"全国地方金融第八次论坛"上,表达了加快市场手段进入的观点"下一步宏观调控总的思路,应该是尽快结束出于无奈的行政调控措施,过渡到以市场调控为主的路上来。因为行政调控措施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明年的经济影响会越大。就银行来说,应该尽快结束行政手段,加快利率手段调  相似文献   

18.
观点     
《西部论丛》2006,(6):10-10
任志刚:人民币将继续升值市场应有心理准备;林毅夫:用新农村建设带动内需和消费;陈淮:未来我国一定会征收物业税;  相似文献   

19.
观点     
《沪港经济》2004,(8):6-7
著名经济学家是吴敬琏提出:金融危机已是“现实危险” 吴敬琏在2004中国金融国际年会发表演讲时指出,金融风险的阴影已经愈来愈重,一旦外资银行分流我国银行新的储蓄存款,国有银行不再拥有稀释其不良资产的手段,将可能诱发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制造这种金融黑洞的机制并未消失。最近,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  相似文献   

20.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07,(12):34-35
人民币升值速度可加快;遏制高房价有利于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控制通胀有三个关键点;用汇率来改善国际收支是个伪命题;东亚货币需对美元联合升值;制度设计解决通胀预期;应更频繁小幅加息;中国不是通胀对外输出源头;宏观调控关键在于稳定资产价格预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