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生态经济的优化,从技术发展层面看,它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而高新技术又促进了高效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崛起;就经济发展趋势而言,高效生态经济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在高新技术推动下新的整合。因此,高效生态经济在我国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生态经济的历史框架,开创了我国经济运行的新格局。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对高效生态经济的内涵、起源及运行机制和实践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等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总体思路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结构、绿色产业框架的产业链及相关生态产业的县域经济模式,寻找县域经济发展新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济的发展观已逐渐背离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各种矛盾及问题已逐渐显现。为了人类自身,必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生态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得以大力推广。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工业的内涵出发,分别阐述了生态经济的特征及意义,生态经济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生态工业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文中以广西恭城县生态工业的构建与发展为例来佐证生态工业在生态经济中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同地方学会的联系,推动学会工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我省生态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于4月15—17日在通海县召开地、县生态经济学会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地县学会有昭通地区、怒江州、楚雄州生态经济学会,巧家县、绿春县、通海县、开远市生态经济学会,丽江地区、禄丰县生态经济学会筹备组,以及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姜汉侨、曾觉民、徐志辉及部分理事和《生态经济》编辑部的编辑共32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徐志辉主持,各地、县生态经济学会交流了学会工作,省生态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生态经济可持续性与发展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瑞芝  董雪旺 《经济地理》2006,26(4):669-672,676
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发展能力的定量测度是区域生态经济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选取了大庆市为实证区域,计算20多年来的生态足迹,发现生态足迹由生态盈余发展到严重的生态赤字,表明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最后,运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和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测算了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指出减少化石能源用地的比重是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提高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积极培养替代产业是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业对西部生态脆弱区改良的作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目前旅游业的取向、趋势及发展入手,阐述了在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业对于地区经济建设及生态改良的作用,并分析了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工业发展的三个模式及建立生态工业新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的发展阶段,生态工厂及用生态仪锁关系连接起来的生态工业区域新模式是按生态经济相统一的原则,用生态经济物资开放式闭合循环的方式方法,建立起首尾相接的、网络链锁状的、无废无污或无废少污的工业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生态经济新体系,是我们当代所有的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流域生态经济是以河流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是生态经济理论在流域范围的特定研究和区域落实。通过发展流域生态经济,实现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一直是政府、社会、学界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归纳和分析了流域生态经济的提出缘由、内涵机理、模型开发、实践探索、存在问题等,提出了我国流域生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实践前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河南省太行山区生态经济特点及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以林为主,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该区发展经济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同时,充分挖掘地区生态及资源优势,选择和培育符合生态保护功能定位的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生态功能区特殊的发展环境,提出生态功能区主导产业判定和选择的水晶理论模型,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基准、效益和关联度基准、资源比较优势基准和政策优势基准。以南岭生态功能区为例,基于该模型选择了未来主导产业类型,包括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生态旅游、特色林下经济、可持续的绿色工业等,并初步分析了各产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资源禀赋及其区域差异情况,结合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实际和自然地理特点,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区域开发模式、层次开发模式、平面复合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庭院设施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贵州良好的生态基础,探讨贵州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贵州发展生态经济存在工业特定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单一、技术瓶颈和成本障碍等制约因素,这一特定现实决定了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的重点是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园和生态补偿。在生态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力量,贵州政府要在倡导生态经济价值导向、推进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2001~2007年的生态供需状况、可持续发展及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生态盈亏表现为生态赤字,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但生态赤字缓慢下降,说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同时,可持续发展指标较低,生态-经济处于极不协调的状态,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几乎没有变化,石羊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值的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Tobit模型系统地研究了2004—2013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可更新资源能值和经济产出能值的数量级远大于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废弃物能值、生态服务能值,可更新资源和经济产出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核心,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态逐步趋好。(2)2004—2013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总投入由1.84E+24sej增至2.25E+24sej,能值总产出由1.52E+24sej增至5.55E+24sej,投入产出差距呈扩大趋势。(3)2004—2013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低效率的运转状态,但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变化呈现出两极分化特征。(4)从空间格局上看,天津、广东、海南的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率低于其他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技术效率以上海为界,北方地区整体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技术效率高于南方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规模效率呈高低相间的分布格局。(5)从纯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对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影响上看,纯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规模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是推动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提高的主导因素,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科技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南四湖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调查、资源的配置结构、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解读绿色扶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绿色扶贫的概念,突出了生态保护对于扶贫的重要意义,使扶贫具有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进而强调发展生态经济是实施绿色扶贫的理性选择,扶贫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巩固扶贫成果也需要发展生态经济。而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绿色扶贫的根本途径是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型产业。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生态文明时代,进行生态定位已成为城市营销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营销、城市定位和生态经济的理论出发,分析生态定位城市的内涵和特点,提出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经济及绿色社会的城市系统三方面实现城市的生态定位。  相似文献   

19.
彭浩  陈新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243-2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空气污染、环保产业发展等备受关注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都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当前成华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及存在问题,探讨成都主城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成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沈洁 《江南论坛》2024,(3):43-47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生态协同治理及价值转化方面具有先行示范的使命和责任,其生态协同治理制度创新成果已从一域破题复制推广至全国各地,形成了旅游经济、大桥经济、湖区经济等不同业态,实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