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邬明瑞  曹青 《魅力中国》2014,(19):57-57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对于弥补现有行政体制缺陷、建立广泛而理性的政治参与机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面临着内外困境,如关于NGO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缺乏沟通、自身的“非营利性”和“利益驱动”之间存在矛盾等。以西方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过程的方式为借鉴,应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非政府组织自身等方面做出改进,提高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能力。以期真正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刺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我国的税制改革领域,决策方式仍呈现出精英决策的特征,公众参与极少被引入。目前,学界和实际部门对该现象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及深入研究。该文运用公众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论证在我国税制改革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确定公众参与的程度及相应的决策方式,并提出突破观念和制度障碍、落实参与途径等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税制改革决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公共政策是现代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以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本文在分析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问题在于意识薄弱、物质条件薄弱、参与方式有限以及有效性较低,并提出了推进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制度创新过程,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改革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的缺失。本文还归纳总结了我国公众参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城市管理的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众参与是城市管理主体创新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我国公众参与的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城市管理主体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闫冰 《魅力中国》2010,(3X):226-228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力来自多方面:多元利益诉求、觉醒的公民权、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等。在这样的语境下,保障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不仅有工具意义——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还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对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进行动力和价值分析,能够给政府和公民同时进行一场精神革命,激发双发合作的热情,推进公民参与的法制化进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政策过程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也是公共决策走向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受西方公共选择理论和现代治理理论影响,我国公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要求日益强烈。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民主化进程、决策体制、传统政治文化、公民自身素质等等对公众参与政策过程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尚处于试点与推广阶段,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市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构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对证券化过程中参与主体的风险监管,对稳定我国宏观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大规模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而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合作主体的集成效应,实现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本文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大中型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特征,剖析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冶 《中国城市经济》2011,(1X):251-251
在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中,政策网络理论作为较新的理论框架认为政策参与主体通过互动模式形成更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政策网络理论提供了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借鉴西方政策网络理论,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优良合理的公共政策创新启示,从而保证公共政策对社会的持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手段,而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主要以当前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条件,按照未来一定时期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用未来手段解决当前问题。但由于未来不可预见、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所以政策规划的结果往往不能十全十美,存在一定的缺口。这种缺口称为规划缺口。规划信息失真、机制不健全、主体能力欠缺、价值偏离、技术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