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震 《中国名牌》2020,(4):83-83
在消费社会中,品牌的符号价值越来越重要,企业可充分利用品牌符号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建立品牌忠诚度_因此,品牌符号的创造越来越成为品牌的核心策略之一。然而,只有当生产者的品牌符号传播给消费者,并使消费者与该符号出现某种一致时,品牌符号才产生意义,这说明品牌符号价值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2.
品牌具有体验的属形,是体验的记忆。品牌的传播,一方面创造了"符号"的内涵物,另一方面也为受众创造出可以体验的价值空间。不同的品牌传播创意模式为"符号"赋予不同的品质,也为其塑造不同的传播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品牌软传播中,媒体普遍采用的二种"植入式"品牌传播创意模式的特点及效果,在综合比较两种模式的内涵赋值域的基础上,论述了软传播中品牌创意模式从"符号式"向"事件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最后,从品牌管理的梯度理论视角上,简要论述了品牌创意模式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6,(5)
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城际竞争成为了新时代的竞争主题。城市品牌符号作为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品牌印记,凝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城际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资本。本文首先通过明确城市元素、城市符号及城市品牌符号三个概念的相互关联,提出了城市品牌符号的具体内涵与判断标准,并对城市品牌符号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其次,借助百度指数及对G20期间杭州推出的八大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内容分析,本文探讨了(1)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城市品牌符号的宣传重点与热点;(2)大型活动、会议对城市品牌符号传播的重要意义;(3)在大型活动期间城市形象宣传片存在的思维局限。最后,本文提出"城市事件符号"概念,为城市在大型活动期间的城市品牌符号体系建构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6,(6)
本文以杭州城市品牌传播中的十大趋势、十大现象发布为研究文本,解读城市品牌传播中时尚传播的现象、路径、策略和手段,特别是探讨城市时尚传播是如何进行城市品牌的价值引领和文化建构的。在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盛行的当下,希望通过对杭州城市品牌营销版本的时尚传播的解读,了解城市文化是如何通过时尚传播进行价值分享、共享体验、文化引领,从而构建城市的认知景观,建构城市的独特品牌。希望通过城市时尚传播的解读或许可以为城市品牌营销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孙甜  应雷 《中国报业》2015,(2):75-77
本文以城市品牌文化传播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城市色彩概念,归纳城市色彩对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作用和影响,从传播学等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内涵,分析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构建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基本框架,丰富和创新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现存问题和难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7,(2)
城市品牌是城市在公众中的形象认知与情感认同,它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城市品牌传播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城市品牌传播。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其城市品牌传播战略与路径对于中国城市品牌建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以武汉城市品牌传播为例,分析了武汉城市品牌传播的现状与亮点、武汉城市品牌传播的挑战及问题,并从品牌传播学视角审视武汉城市品牌传播的原则与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7.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是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代表和符号,是集山岳观光、宗教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是陕西省山水秦岭旅游品牌的龙头和核心景区,是全省旅游景区(点)价格管理示范标杆景区。本文结合近年来华山景区管理的实践,就如何做好景区价格监管工作谈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品牌作为产品的符号,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增值的保障和对产品的信赖,那么企业家与企业、产品品牌则更是相互依存,他们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品牌给公众带来的信息和价值主张.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家为企业品牌背书带来的影响,指出如何实现消费者对产品信任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炼了旅游市场中的一个新概念,即宗族类旅游景区.文章着重分析了该类旅游景区在品牌创建过程中品牌传播的现状,归纳总结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成功的品牌传播经验,以及目前大部分宗族类旅游景区在品牌传播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未来宗族类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的策略,即创建从“差异化”到“符号化”再到“传播化”的以创意为核心的品...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解读品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汉华  邱岚 《商业时代》2011,(22):22-23
本文运用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解读作为精神生产的品牌传播,认为品牌作为商品的一部分,同样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分别属于商品二因素的范畴,从而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批驳了学界和业界某些人士的"商品存在除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以外的第三种价值—品牌符号价值"的错误论断,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出发,认为生产品牌的劳动是品牌传播,其生产资料是用来赋予品牌某种意义的各种符号或符号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牟红 《江苏商论》2004,(6):69-71
整合营销理论是由美国舒尔茨教授及跟随者提出的,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整合营销(IMCIntegrateMarketingCommunication)都有其先进性,在主题景区营销过程中引入IMC,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主题景区营销前景,整合营销理论内容及主题景区应用,指出整合营销在主题景区实践的方法,程序等。本文从面向外部的主题景区的营销传播和面向内部的主题景区传播进行论述,望主题景区早日打造自己的品牌,甚至名牌,迈出地域界限、走入全国、面向世界!整合是当前营销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主题景区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战模式出发,为主题景区解决现实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景区的再生能力,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成熟,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品牌,并成为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文化景区品牌资产价值货币化评估是景区资产经营管理的科学依据.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重要衡量标的之一为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鉴于此,文章尝试从消费者角度,采用Aaker模型,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联想度、认知度和忠诚度四个方面构建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货币化评估.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理文化价值是城市品牌的重要内涵,江苏淮安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以下简称“地标园”)是全国少数几个以挖掘城市地理文化价值打造“城市名片”的品牌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地标园”品牌现状指出其品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牌核心价值识别三维匹配模型揭示其品牌核心价值,以此为基点提出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国内知名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视角下景区品牌延伸的评价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并构建了一个旅游景区品牌延伸评价模型。研究得出:旅游景区延伸产品的评价可从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感知质量和购买意愿来衡量;景区品牌延伸评价主要受到景区品牌感知质量、景区品牌与延伸产品感知相关性、景区品牌影响力、景区旅游体验感四个因素影响,它们对延伸产品评价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邢立 《商业时代》2007,(15):43-44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这一符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品牌符号的塑造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品牌的塑造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本文就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地理文化价值是城市品牌的重要内涵,江苏淮安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以下简称"地标园")是全国少数几个以挖掘城市地理文化价值打造"城市名片"的品牌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地标园"品牌现状指出其品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牌核心价值识别三维匹配模型揭示其品牌核心价值,以此为基点提出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美学视野下城市品牌传播研究的必要性,通过阐述美学影响下的城市品牌定位、美学指导下的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以及城市品牌传播后期即城市品牌资产衰退过程中的美学效应,说明城市品牌传播中美学因素介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告大观》2010,(11):125-135
宣城市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提炼出一个具有地区识别特质的元素。宣纸本身所具有的符号影响力加之对宣城和宣纸“宣”概念的嫁接。以及宣纸所具备的形成产业链的实力的现状,其具备成为塑造宣城市城市品牌传播符号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薛媛 《中国广告》2011,(5):122-125
手势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语言符号",具有指代和表义的功能,能够增强企业视觉形象的可识别度,提升受众对品牌符号的认知和记忆以及学习和模仿。在品牌传播中,可以从品牌标识、品牌代言人、品牌文化、品牌传播时机、品牌整合传播等方面对手势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并且要慎重考虑手势的内容以及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其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其开发应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