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之前,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为2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十年之后,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40万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左右。“一升一降”,数字及其背后反映的银行业资产与服务质量的巨大变化令人咋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巨变?  相似文献   

2.
周萃 《中国金融家》2012,(10):55-56
不良贷款率降至1.0%以下,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0.4%以上——十年间,构建这样一个强大而稳健的银行体系,离不开银行业自身艰苦努力,也离不开中国银监会科学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风暴中的“一枝独秀”:资产规模扩大4倍多,不良贷款率降至1.0%以下,资本充足率达到12.9%,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0.4%……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的背后,离不开银行业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也与中国银监会科学有效的监管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银行网点更多了,人们存取款和消费更方便了,按揭买房普遍了,上学也能贷款了,财富增收渠道更宽了……这些悄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源于银行业不断丰富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业的变化当然并不仅限于此。银行圈里的人经常会做这样的比较:十年前,中国银行业被国外媒体评价为"技术上已破产",而今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已经实现重大提升。当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大银行中,4家中资银行榜上有名,而且工商银行独占鳌头。这些变化也许最能衡量评定银监会成立十年间的工作。在银行业十年的创新变革中,科学有效的监管规范和推动着实功不可没。正值银监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发表文章,总结回顾十年间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总体思路,也对银行业监管有效性以及取得的成绩做出了全面总结。本刊记者就此采写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13,(6):44-44
今年是中国银监会成立十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本刊特开辟《特别报道·银行业监管十年辉煌》专栏,在下半年系统深入集中地报道十年来银行业监管的成就与经验,报道构建"中国版"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本期报道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主题,邀请上海、深圳、厦门等地银监局局长发表精彩观点,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4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银行业监管职权调整的议案,中国银监会成立。10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银监局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新的银行业监管体系开始运行,中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监会的成立,使我国银行业的监管迈向了分业监管和专业化监管的道路。建设一支学习型监管队伍,是保证银行业监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综观银行业过去的十年,就是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量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国务院发布的金融“国十条”从战略高度全方位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地方银监局如何引导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升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转型升级要求、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互联网金融加快发展等挑战,  相似文献   

9.
综观银行业过去的十年,就是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量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国务院发布的金融"国十条"从战略高度全方位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地方银监局如何引导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2005,(4):6-9
3月19日,中国银监会200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全面总结了银监会成立以来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成效和重要经验,提出了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三年时间里银行业监管工作目标,并对2005年的监管工作重点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