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促进林农创业是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其形成创业意向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集体林权改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基于福建和江西两省四县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资源获取预期对林农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获取预期并不能直接促使林农形成创业意向,而是对林农产生了心理激励,激发了林农的自主性和成就特征,进而形成了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江西省500个农户的调查,运用行为选择模型与协方差分析法,对当前国家林改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林农的营林造林决策行为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林农的营林造林行为会受林农资源禀赋的影响,显著性水平表明,经济资源禀赋和收入能力禀赋是林农营林造林决策行为的决定性动因。第二,林改政策和林木采伐指标审批政策对林农营林造林行为产生了明显的调节作用,并通过增加林农收入和稳定林农收入预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在农户非农化与融资难的双重背景下,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运用传统Tobit模型和联合估计的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首次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融资的影响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一是非农就业对农户融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不同融资渠道而言,非农就业可以同时促进农户获得正规和非正规融资;二是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青年、教育水平高以及东部地区的农户融资促进作用更大;三是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主要通过收入增加和土地流转两种效应来促进农户融资。因此,大力发展非农经济,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与创业,是缓解农户融资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4.
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此次研究以绍兴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通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构建,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对非农就业选择越有抑制作用;农村的人力资本累积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户家庭收入的约束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村的土地资源约束推动了非农就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实证结果,从强化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加强县域非农经济的发展、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提出惠农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问题研究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当前就业意向性选择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的不同偏好因素进行分析,对其相关特征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山区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优于农村女性劳动力,两者平均年龄仍较高,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就业,但总体收入仍不理想。务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与务工、自主创业或经商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在年龄、耕地、收入等变量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差异。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和所在村劳动力人口数等变量对其不同的就业意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和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农户风险分散的视角,构建了农户劳动力配置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就业与务农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农户非农就业与反映农户生产、家庭和农业政策特征等解释变量之间的Tobit模型对江西省591户稻农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风险规避型农户,农业收入对其非农就业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也与农户非农就业呈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经济》2021,(6):115-129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但随着非农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难免会造成劳动力流失的问题。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探讨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负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非农就业显著地降低了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概率,但离土型非农就业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2)非农就业通过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减少政治参与两条逻辑阻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在后续乡村发展过程中须平衡好农户非农就业与农户主动性发挥的问题,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就地就业创业、优化乡村治理机制与乡风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兼业农民非农就业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安徽省兼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方法,就个人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非农劳动特征因素和农业政策因素对兼业农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家庭社会政治地位、劳动比较报酬和个体人力资本水平对兼业农民非农就业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福建省永安市、尤溪县、连城县、永泰县这4个重点林区林农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林农个体特征、诱导因素、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信息质量、林农付费意愿、林农对信息服务人员的认可等作为林农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的预期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对林农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农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林农的健康状况、家庭林业年收入、林农付费意愿、对服务人员的认可和信息获取渠道数。因此,提出拓宽林农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从数量和质量上提高林业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注重信息服务人员与林农需求之间的对接以及提高林农对信息的认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农村土地退出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基于有序Probit回归模型,结合重庆市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从宅基地退出风险认知来看,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退地后生活质量预期、退地政策的信任程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认知有显著负向影响;退地后失去稳定住所、退地后无法获得足额补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2)从承包地退出风险认知来看,户主年龄、家庭有无稳定非农收入、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参加新农保、退地后生活质量预期、退地政策的信任程度对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认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退地后无法稳定就业影响生计、退地后无法获取养老及医疗费用、退地后无法获得足额补偿对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3)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风险认知的因素少于影响农户承包地退出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因素,说明农户对于承包地退出较宅基地退出存在更多顾虑,农户也更倾向退出宅基地。(4)同一因素也可能存在对农户宅基地、承包地退出风险认知不同的影响,这主要由宅基地与承包地所承载的保障功能差异决定的。研究结论:完善不同区域的住房保障体系,拓展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加快城乡社保及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是降低农户土地退出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C市非农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调研C市乡村产业各领域农民就业基本情况,拟通过建立个人及家庭特征、区域特征、产业特征与非农就业关系的多元logistics模型,为提高非农就业质量提出有效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对农民非农就业收入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四川省两个县10个村共165户获得生态效益补偿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以样本地区内林农增加林业投入意愿衡量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控制林农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后,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并求解边际效应,考察了补贴预期差距、林地细碎化对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林农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后,补贴预期差距越小、林地细碎程度越高,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越强。因此,要合理控制流转规模,缩小补贴预期差距,加强政策宣传,拓宽林业增收渠道,以提高林农经营山林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不断加深背景下,非农就业活动改变了农户家庭与农地之间的依附关系,研究非农就业活动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既有助于理解农地价值形成机理,又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以耕地作为农地的代表,采用OLS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结果 非农就业并未降低农户对农地的依赖、减少耕地要素投入,相反非农就业增强了土地替代要素的投入、激发了农户农转非的资本积累需求,从而导致农户提高了农地的价值预期。结论 (1)我国农户的非农就业转移并未完成,亟需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2)农地依旧是农户生存的重要保证,需积极支撑或培育专业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智能化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弥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三峡库区移民创业的调研数据,建立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社会资本对移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资源获取在社会资本与移民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环境在社会资本与资源获取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移民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获取在社会资本与移民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环境负向调节社会资本与资源获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湖南、广东两省534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对影响非农就业契约的因素实证分析后发现,性别、婚姻、家庭非农就业率对非农就业契约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类型、找寻工作时间、工作转换次数、工资收入是否稳定、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有显著影响,行业类型、找寻工作时间、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对非农就业契约期限有积极正向作用;非农就业稳定性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和非农就业契约期限影响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非农就业越稳定,非农就业契约形式越规范、契约期限越长。非农就业经验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和非农就业契约期限都有积极效应,每年职业培训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对非农就业契约期限的选择。由此,应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法制宣传教育,以进一步规范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契约,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农业技术经济》2021,(5):18-3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户创业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探讨农户创业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次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分解实证考察农户创业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创业的增收效应具有异质性:农业创业对农户有显著增收效应,且随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非农创业仅对中高收入农户具有增收效应。(2)农户创业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平等。收入分解结果表明:结构效应是造成农业创业农户和不创业农户收入不平等的主因,特征效应是造成非农创业农户和不创业农户收入不平等的主因。(3)分解特征效应和结构效应表明: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征差异和特征回报率差异是造成创业农户与不创业农户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尤溪县和永安市、江西省奉新县和宜丰县、浙江省临安市和余杭县等地的实地调研,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林区农户创业所需要的政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持政策、项目支持政策、技术支持政策和环境营造政策是其主要政策需求,其中,对技术支持政策的需求最突出。对此,政府可以通过系统构建扶持林农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大项目性政策的建设力度,革新现有的扶持林农创业的财政政策,来满足林农对创业政策的需求,提高林农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土地转出的正向影响和对土地转入的负向影响均显著。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通过抑制户主非农就业来抑制家庭转出土地,促进家庭转入土地。非农就业在人口老龄化与土地转出之间的间接作用是遮掩效应,非农就业在人口老龄化与土地转入之间的间接作用也是遮掩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结论从土地流转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武汉市、仙桃市和恩施市的近郊农村、远郊纯农村和远郊风景秀丽农村361份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确权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以期为客观评价确权政策的实施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确权前、后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有明显变化。近郊农村、远郊纯农村和远郊风景秀丽农村愿意进行流转的农户比例分别从确权前的54.2%、58.74%和41.38%提高到确权后的91.6%、67.83%和59.77%。(2)农户的经济收益预期、住房保障预期及确权政策对其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三类农村中的显著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3)农户的非农就业状况和宅基地拥有状况对三类农村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也具有差别性。(4)地方政府的有序组织和企业的参与在近郊农村和远郊纯农村对增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应根据农村自然地理和经济区位条件等的差异,兼顾农户的经济收益预期和住房保障预期,制定城市近郊农村、远郊纯农村和远郊风景秀丽农村差别性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流转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