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自驾游风行的今天,我们希望旅游者留下的"足迹"越小越好。本文介绍低碳、碳足迹与旅游业碳足迹相关概念,探讨到景区旅游统一乘坐旅游交通大巴的方式,计算交通出行减排潜力测算的方法,提出建立低碳旅游理念,改善自驾旅游用车环境,提高汽车运行效率,交通出行减排对策,提高景区森林固碳水平,减少碳足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黄楝树国有林场为例,分析设计了"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林场开发管理模式,认为在"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旅游者随意选择目的地的行为给景观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发展大旅游的理念,对林区及其周围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采用政府主导、林场管理、居民参与,无门票经营的模式,打造全领域景观,在满足"无景点"旅游者休闲需求,带动周围农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时代,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从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各种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何顺应时代需求,促进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森林旅游负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在探讨了森林旅游资源特性的基础上,对森林旅游经营者在经营中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为解决森林旅游负外部性问题,除了政府改善控制外,还可以采用对经营者征税费和改革游客的收费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2011,(7):33-33
2011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将于11月在海南举办。此次博览会旨在全面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森林旅游资源,宣传森林旅游发展取得的成就,扩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森林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林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加大林业与社会各界的交流,积极打造绿色旅游理念,培育和拓展森林旅游市场,促进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旅游环境构建直接关系到旅游地低碳旅游能否真正实现。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分析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并从低碳交通环境、低碳建筑环境、低碳生活环境等3个方面确定10个调查指标,对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环境感知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古镇低碳旅游环境的构建。[方法]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承载力公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对10个调查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了解古镇低碳旅游环境现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旅游者低碳旅游环境感知的差异。[结果]3个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尚未超载,但周庄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存在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现象。3个古镇低碳交通环境构建最好,低碳建筑环境、低碳生活环境均需要改善。不同人口学特征旅游者低碳旅游环境感知仅在少数指标上存在差异性。[结论]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能够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古镇低碳旅游环境在政策引导、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设施、限制一次性用品、植树造林、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背景下提出的。林业应主动寻求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蓬勃发展的森林旅游业需要解决低碳化问题。国际低碳化的压力、森林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低碳旅游意识的提升等都将促进森林旅游低碳化的推进,但在实践中,需要旅游企业实行低碳化运营,需要引领旅游者低碳化消费,还需要政府的低碳化激励。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森林旅游资源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森林旅游资源概念及术语名称不统一的现状,在对有代表性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并界定森林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与内容,进而从森林旅游者的角度提出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发展,其中旅游者对低碳旅乡村游产品的需求是促进低碳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巨大拉动力,但现实中旅游者不愿改变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对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不足。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旅游者偏好和乡村旅游产品价格对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森林康养旅游情境下,引入游客感知风险概念,构建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运用SPSS 22.0和AMOS 17.0软件,依据247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分析森林康养潜在游客感知风险影响行为意向的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潜在游客的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和感知风险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感知风险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与行为意向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管理方应提高森林康养旅游的曝光度,加强宣传森林康养旅游的基本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以达到正向口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契合点,试图找出低碳旅游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旅游的出路。[方法]文章通过对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契合分析,从低碳视角下反应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结果]缺少低碳性旅游消费,低碳旅游产品较少,旅游设施尚未低碳性及缺乏以政府为主导的低碳生态游的规划等问题。提出重构低碳旅游消费链,挖掘低碳消费的非物质内涵,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与实践,相关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进行低碳技术和设施的研发等4个方面的建议指导意见。[结论]在低碳视角下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应从政府、技术、公众意识及旅游消费等多方面着手,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发展模式,低碳模式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文献分析及统计数据方法对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按照"发现问题-核心功能-机制保障"的总体思路提出低碳乡村旅游的构建模式。结果认为:目前,我国低碳乡村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景点重复单一;缺乏专业旅游人才,管理着水平不高;低碳旅游意识较差等。在核心功能构建方面,提出了休闲功能、教育功能、保护功能、体验功能的构建思路。并从建立反馈与补偿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游客低碳意识,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以及设计产异化乡村旅游产品,突出地方特色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视觉评价方法研究游客等待检票、景区观光车、九曲溪竹筏3个主要旅游拥挤节点的排队拥挤感知状况,分析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等待时间的游客拥挤规范。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来访次数、组织方式、停留时间与天气感知的游客显著影响拥挤感知程度;基于等待时间与可接受度的曲线拟合确定了检票口、观光车和竹筏的拥挤感知规范的等待时间标准分别为10.9 min、15.6 min和47.6 min。等待时间-拥挤可接受曲线可作为拥挤感知规范标准为游客排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倒衬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乏力,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一直处于初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从香文化理念的视角出发,对森林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设计。在对香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香文化的森林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最后设计了香景、节日、住宿、香事和纪念等五大类型森林香文化系列旅游产品,为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香文化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于低碳经济视角下,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都市农业旅游发展背景进行阐述,明确了我国目前低碳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如整体规划缺位、信息不对称、品牌建设不足以及政策扶持欠缺等。同时明确了都市农业旅游的5种发展模式:低碳农业观光型、生活体验型、低碳科普示范型、低碳技术开发型、农业物流型。根据问题,从树立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指导作用,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构建都市农业旅游市场信息平台;推进低碳型都市农业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环境体验、旅游活动内容体验、旅游活动服务体验和旅游基础设施体验4个维度制约层次评价指标和16个维度目标层次评价指标的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利用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游客对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产品体验质量。结果表明: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设施体验的评价较高,而对于旅游服务和旅游活动质量的评价较低。因此,提出应充分营造和展现其特有的森林自然体验环境和旅游设施体验环境;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森林旅游体验活动项目;着力提高森林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力度与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推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旅游也逐步兴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海岛地区由于大多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所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极易受到破坏,因此,基于低碳旅游理念,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海岛旅游业发展新的趋势,并可促进海岛旅游的长远发展.本文在对低碳旅游解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