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和文山州现代林业发展的成效调研认为:云南现代林业建设应走以生态优先、生态与产业并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核心思想是: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其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系列有意启示。  相似文献   

2.
日前,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强调指出,要抓好林业的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要体现四个重点: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4个方面提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结果表明:伊春市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断上升的,其中经济支持系统上升较稳定,社会支持、环境支持和生态供给系统较波动,且木质产业、科技与收入、污染治理、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向非木质产业转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节能减排,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而进一步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方法的云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A方法,从资源投入产出角度,选取3个输入变量和2个输出变量,构建CCR模型,利用20032012年云南林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林业有4年达到技术有效状态,同时林业规模经历先规模效益递增后递减,最后达到规模恰当的变化。结合林业发展现状和云南林业发展轨迹,建议加大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将林业资源转变为生态旅游资源,依靠科技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林业发展效率,同时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年收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林业福利待遇,推动"三农"贷款政策和林业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相似文献   

5.
正林业生态效益评估对于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充分反映林业生态建设的潜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完善;二是能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观,推动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三是能推动林业生态效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实现林业产业化发展。由王照平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区域林业生态效益评估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林业资产核算原理,系统梳理中国林业生态效益评估体系发展历程,并且基于发展现状,提出科学的优化措施,为林业生态效益量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生态林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林业,顾名思义就是生态与林业的结合发展。生态主要以农、牧、副、鱼为主导;林业则主要一林木为主导。既是生态林业,那么两者就是相结合共同发展,以高效、稳定、少投入、多利润、多效益为经济体系,能够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只要我国生态林业模式齐全,那么我国就可以向着生态林业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和粮食供求关系的现状浅析。结合云南省的农业生产状况。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生态体建设在农村可持续发 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粮食生产基本自足的农业生态保护与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融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生态林业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针对生态林业体系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国债和森林生态效益税安排机制是生态林业融资体系中的主体,同时还要辅之以包括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在内的市场化资金循环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林业的效益观——林业综合效益初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生态林业,作为一种现代林业的发展模式,其效益评价问题必然难以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得出客观、公正的答案。为此,我们提出“林业综合效益”概念,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能客观、公正评价林业经营活动的评价体系,来促进生态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森工林区现代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蕊  王岩 《中国林业经济》2015,(1):26-27,39
运用现代林业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析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性,基于现代林业的起源、内涵与特征,研究黑龙江森工林区现代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森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四八四三"长远发展战略,分析现代林业生态体系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现代林业系统性发展方略,为制定黑龙江森工林区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之前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2012年之后耦合协调发展逐渐稳定趋向良好(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62);云南省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显著,普洱市与昆明市耦合协调发展良好,怒江州与迪庆州耦合协调发展较差,其他州(市)都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因此,云南省应注重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合理开发林产品;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失调衰退的州(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不断关注,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Y-作已经完成,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完善林业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致力于通过研究国内外森林保险发展的经验,对于云南省森林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璟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5):268-271
云南是全国的四大林区省份之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分析了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以制度、政策、法规为保障的战略措施,以促进云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共生协调度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两者关系的分析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值得高度关注的课题。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林区经济发展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把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森林生态保护看作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用以揭示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国有森工林区贫困与森林生态综合发展水平的14个指标数据,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两子系统的共生协调度模型,探究国有森工林区各林业局贫困与生态的共生协调模式的空间布局和差异。[结果]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共生协调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经历互利共生、寄生协调、寄生冲突和互害竞争等关系,但寄生模式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与生态的主要模式。[结论]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要想实现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协调,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投入及抚育力度,另一方面森工企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对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只重视森林资源作为生态资源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强调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森林资源作为一项财产所应具有的私法属性。目前,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构建作为林业经济运行的基础及林业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尚存在诸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问题,森林资源分类管理、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权益、改革公有制林业企业产权制度,是我国发展现代林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入开展林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是我国林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美国WTO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林业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重点:强化林业风险分析工作;切实提高林业标准化研究和制定工作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际先进模式的学习等。  相似文献   

17.
首先,在林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林业-旅游"生态产业链的理念和理想模型。然后,分析了该产业链对农户可能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收益增加;鼓励农户亲环境行为,促进生态宜居实现。最后,提出提高农户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政策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建立经济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稳定的财政扶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信息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便捷的资讯网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后,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高涨,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国家林业局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对云南省两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的归纳与整理,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