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木业采购经理人指数——FPI指数由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于2012年4月开始联合众多优势林产品企业和多家木材产品行业协会共同发布,是全球首个反映木材产品制造业经济运行走势的综合指数,对于厘清林产品制造行业走势、监测预测行业经济活动起到"晴雨表"的作用。文章对2014~2015年FPI指数走势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出2015年林产制造业的发展全貌,并对2016年短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林业局发布的《2016中国林业发展报告》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林产品年鉴2014》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快、贸易顺差大、贸易规模大、占世界比重高,是木质林产品贸易世界第一大国,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明显呈现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的加工贸易特征,产品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均高度集中,产品进口市场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也比较集中,进口贸易产品价格上升,出口贸易产品附加值低,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为此,中国应适度控制木质林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和贸易规模,打破"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着力提高国内木材资源供给能力,分散进口木材供应渠道,以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取代数量竞争、价格竞争,优化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走效益为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百业待兴,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林业投资主要投向木材采伐和加工业,旨在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基本生活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这个阶段的林业投资结构,主要是以木材生产和加工为投资主体,在统购统销,计划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以“边生产,边建设”的投资方式,形成了林业投资先天不足,对林业欠账过多的局面。这样的投资模式是在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形成的,反映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相似文献   

4.
林产品进口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已有对森林资源环境效益评价基础上,通过探讨林产品进口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考虑不同木质林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根据中国进口林产品的进口来源,指出了中国林产品进口贸易的环境影响以及非法木材贸易对环境的破坏。结果表明:国际上对中国大量进口木材的指责缺乏依据;对世界和中国来说,共同开发森林资源,打击非法木材采伐与贸易,中国大力发展可替代产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燕  刘捷  齐崇辉 《绿色财会》2004,(12):13-15
一、我国林业投资结构的几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百业待兴,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林业投资主要投向木材采伐和加工业,旨在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基本生活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这个阶段的林业投资结构,主要是以木材生产和加工为投资主体,在统购统销,计划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以"边生产,边建设"的投资方式,形成了林业投资先天不足,对林业欠账过多的局面.这样的投资模式是在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形成的,反映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指导方针。中国木质林产品已形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长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基本格局,必须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因此,基于达成目标的路径分析结果,探讨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依存度测评与木材安全、贸易安全分析,国际木质林产品市场和贸易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木材进口需求、可替代性、进口来源安全性分析,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来源分析和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7.
围绕新时期中国木材供需的基本现状,通过对木材原材料、人造板的进出口及供需现状的分析,木材资源供需面临的问题是:国内木材原材料供需不平衡、主要木制林产品产业质量和效率低下、木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国内林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国际需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对策:提高国内木材供给量;提升木材加工企业生产效率;积极寻求更加多元化的进口模式;促进木材加工企业更充分融入国际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我省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木材和主要林产品产销量在我国南方诸省中均名列前茅,是我省最大宗的出省拳头产品。目前全省仅木材产量即达600万 m~3,其中销往外省200多万 m~3,这部分木材销售收入达8亿多元。此外,还有多种大宗林化、林产加工和笋竹加工品外销。我省近期随着造林绿化工程的完成,林业实力更将进一步增强,这要求林业今后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支柱产业,必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潜力和优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的森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开发又较晚。因此,云南省的森林资源还算多一点。但是,随着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云南省的木材供需矛盾同样也越来越突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森林不仅能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而且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作用。所以,必须十分爱惜森林资源,而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林业是培育森林、生产木材和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生产既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同时又是商品生产。因此,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必然存在价格、价值、利润和成本等经济范畴。要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和经济范畴,积极利用客观经济规律,解决生产、流通和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随着国民经济调整的深入进行,已经暴露出木材价格是林业生产中突出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8—2017年中国与常年贸易伙伴国的数据样本,运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分别测算了国产原木、锯材与进口原木、锯材之间的Armington替代弹性,并分三阶段分组检验,还测算了中国原木、锯材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出口产出弹性。结果显示:国产原木、锯材与进口原木、锯材之间具有较低的可替代性,且可替代性均呈下降趋势;内外材差异化程度较大,对国外进口木材具有长期的进口依赖性;原木进口市场供给风险较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供给安全性强,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进口风险大;锯材进口市场的供给较稳定,泰国、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国供给潜力大。因此,中国应大力发展培育国内优质大径材和珍贵树材,建设培育基地,提高优质木材供给能力;寻找珍贵木材的替代材料,通过技术开发生产替代产品;加强境外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整木材进口来源,减少对高风险国家的进口依赖。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林业企业景气指数再次下降,也显著低于全国企业同期景气指数。第四季度出口上升,进口下降。出口商品主要以木竹家具、木竹制品、胶合板、纤维板为主,占主要林产品出口额的95.10%;进口商品主要以原木、锯材、木竹浆、废纸、木片等为主,占主要林产品进口额的96.32%。林产品进出口以龙头企业为主,整体同比增长,环比下降。分析了位列进出口前50家企业的状况及企业景气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俄罗斯等国限制中国锯材的出口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现实情况,分析中国主要锯材进口国家的相关关系及其对中国锯材进口的影响程度。首先,分析锯材进口需求上升的趋势和中国锯材主要进口国分析,然后分析需求弹性理论基础与LA/AIDS,其次,利用LA/AIDS方法估计与分析中国锯材进口需求弹性,最后,提出建立多元化市场策略、调整中国锯材的进口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木材产品贸易对林业的影响为核心,对木材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运用弹性理论分析林业产值对木材产品进口和出口的敏感度,以此来初步证明木材产品贸易对林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木、锯材、刨花板、木家具、纸和纸制品的进口敏感度均高于木材总产品的进口敏感度1.382,尤其以刨花板和木家具的敏感度最大,为136.018,说明这些产品的进口额变化对林业产值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进口额增加1%,将使林业产值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15.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carbon values on optimal rot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on-consumptive benefits which increase with crop age, like keeping carbon sequestered, lengthen optimal rotation compared with rotation for timber alone. High proposed carbon prices may extend rotation indefinitely. Carbon storage in wood products reduces this tendency. Biomass as an energy source displacing fossil fuels favours rotations near those of maximum biomass productivity. Use of sawn timber to displace structural materials with high embodied carbon favours somewhat longer rotations. Effects of rotation on soil carbon, and fossil carbon volatilised in harvesting operations, are further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all carbon effects results in optimal rotations somewhat longer than those based only on timber value, but shorter than those based on timber plus forest carbon. To include all factors intuitively is not possible: balanced appraisal needs economic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林产品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探究1998—2018年造成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波动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和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且贸易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总额波动现象受产品结构、市场规模、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国进口结构和国内市场需求是贸易波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中俄林产品贸易还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寻找其他进口渠道,减少对俄罗斯供给的依赖,保障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安全,密切关注两国经济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进口贸易策略,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原木进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木材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木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近10年来我国木材进口量大幅增长,特别是原木的进口量占了很大比重。文章先简要介绍了我国木材产量和原木进口情况,然后分别描述了木材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和原木进口来源地的变化,最后分析了影响原木进口变化的诸多因素,指出生产效率、社会政策和便利性是促使我国原木进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对中缅木材贸易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区域与方式、贸易发展历程、贸易规模与结构以及对两国边境地区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缅木材贸易持续了近30年,基本是中国进口缅甸原木、锯材的单边贸易,主要是两国边境地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现汇贸易;对缅甸中央及地方政府财税收入、边境群众生计影响大,是中国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对中国边境地区木材产业和当地群众生计有较大影响。应将双边木材贸易上升到国家或地区战略层次,加强与缅甸林业的全方位合作,同时建立中缅双方木材合法性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俄木材贸易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俄罗斯是我国第一大原木和锯材供应国。通过对中俄木材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中俄木材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要坚持以圆内为主,国际为辅的资源获取战略定位,继续加强木材贸易过枉中的“认证”要求,加强两国政府和海关的沟通,为双边木材贸易提供合作环境,以促进中俄木材贸易的正常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毅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6):371-373
本文简要分析福建省人造板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福建省人造板产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改进、鼓励企业投资原料用材林建设和大力发展竹质人造板等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