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会计核算中计量收益的两种不同的会计理论。资产负债观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确认与计量收益,认为收益是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目标侧重于将资产、负债及其变动作为最基本的计量过程。资产负债观认为当资产价值增加或是负债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不论收益是否实现,只要是净资产额有实质性增加,就当作收益确认。该方法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的核心,它强调经济行为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资产负债观作为一种新的收益确认观点逐渐被引入。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新会计准则引入资产负债观的理论背景,分析了收益确认观念的发展历程;其次是论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些特点及其具体体现;最后指出了资产负债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理念实现了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资产负债观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确认、所得税准则、计量等方面。在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下资产负债观会成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势。尤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作为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但这种收益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而资产负债观防止事业单位虚增利润和虚增资产,有利于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资产负债观为切入点,从运用的必要性中分析其具体运用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理念更关注企业资源长期价值的最人化,注重企业资产的实质性质量和营运效率。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可以同时存在于会计理论体系中,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理论体系采用收益计量观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体系理念的侧重点由传统的收入费用观逐渐转向了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客观性,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重新定义了会计要素,收益计量方法,从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化为资产负债观。笔者在对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进行对比的前提下,对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并就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并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新准则的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收益的正确定义和计量披露,是现代会计制度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变迁,成为当代会计收益计量实践发展的趋势。文章探讨了这种转变的理论意义,并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资产负债观计量的收益比收入费用观更能满足决策需要。同时,利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施一年所提供的独特研究机会,着力检验资产负债观是否确实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产负债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准则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改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本文希望通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分析,明确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差异和资产负债观的实质,进一步探讨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制定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得会计理论从收入费用观理论为主转变为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为主。通过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会计人员从战略的角度来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思想的总体思路,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这种战略思想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以来国际会计界一直致力于财务业绩报告的改革,由传统收益表向综合收益表改进已然成了业绩报告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一改革的理论基础便是全面收益理论。鉴于此,本文试从全面收益的概念入手,从经济学、财务学和会计学几个领域诠释全面收益形成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决策相关论"、"总括收益观"、"资产负债观"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多个层面剖析"全面收益"理论的内容,以求对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顾珺 《会计师》2014,(12):8-10
20世纪末以来国际会计界一直致力于财务业绩报告的改革,由传统收益表向综合收益表改进已然成了业绩报告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一改革的理论基础便是全面收益理论。鉴于此,本文试从全面收益的概念入手,从经济学、财务学和会计学几个领域诠释全面收益形成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决策相关论"、"总括收益观"、"资产负债观"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多个层面剖析"全面收益"理论的内容,以求对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观下总括收益概念要求综合收益全部信息均作为收益项目在收益报表中列示。只有综合收益才能全面反映企业业绩因素引起的经济资源、经济资源要求权及其变动的信息,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产生能力的业绩信息需求。与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及其构成包含更多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收益信息透明度,更具决策有用性,但在分析时应赋予其各构成项目以不同的权重。国际及各国相关准则只规范综合收益的列报而未规范其确认与计量,在我国明确规定在利润表中完整列报综合收益的准则背景下,会计界应打破没有一个财务指标是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局面,将综合收益信息纳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周茂春  程亚光 《财会学习》2015,(17):227-228
为了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的目标,我国自2007年1月1日生效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的理念上采用了资产负债观并且以此为原则导向制定政策。会计准则是中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灵魂。本文从资产负债观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作用和引入资产负债观后中级财务会计改革的具体措施探讨以资产负债观为指导,把会计准则引入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13.
章洪涛 《会计师》2009,(1):32-33
<正>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规定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准则》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要求,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客观公允地反映了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是业主权益理论和资产负债观。业主权益理论和资产负债观是根据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以及对资  相似文献   

14.
王莺 《中国外资》2009,(6):72-73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从而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略做介绍。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从而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现与收入费用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略做介绍.  相似文献   

16.
王琳  刘君 《涉外税务》2007,232(10):66-69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相似文献   

17.
郭岚 《福建金融》2008,(8):42-44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可以看出新准则正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目前只是体现在部分内容上的趋同,对财务报告体系的影响并未完全表现出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是否也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实行全面收益报告?实行全面收益报告,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本文从全面收益理论与传统收益理论、全面收益表与传统收益表的主要区别进行分析,认为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虽然迫切需要改进收益报告,但距离实施全面收益报告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说明会计理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即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本文从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比较深入地辨析了两者的概念,并且说明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是资产负债观的具体体现,提出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积极向资产负债观靠拢。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中最终是要得到财务报表,这是最直观的能展现出企业运营状况的报表。目前的报表主要包括四个报表及附注,从多种角度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用所有者权益来替代利润分配表,用企业的全面收益来代替企业的会计收益,这样就全面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地位,使得资产负债表居于其他表格的首位。本文首先对资产负债观进行了阐述,然后研究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对传统的企业收益观也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诸多新的收益、非传统收益对企业的经营收益形成了重要的影响。美国都纷纷将传统收益扩大,采用全面收益观,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信息。我国2009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也拉开了我国全面收益观应用的序幕,在会计利润表中列示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和"综合收益总额"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