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娃哈哈是品牌吗?应该是,如果娃哈哈不算品牌,那中国食品饮料业就没有品牌了。娃哈哈品牌知名度最高、企业规模最大、营收增长最快,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的小店,你都能发现有娃哈哈产品,娃哈哈绝对称得上是品牌。  相似文献   

2.
娃哈哈是品牌吗?应该是,如果娃哈哈不算品牌,那中国食品饮料业就没有品牌了.娃哈哈品牌知名度最高、企业规模最大、营收增长最快,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的小店,你都能发现有娃哈哈产品,娃哈哈绝对称得上是品牌.  相似文献   

3.
娃哈哈、太阳神战略转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转移是指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 ,以及企业基于长久持续发展而进行经营重心的调整。回顾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中国保健品行业 ,有两家企业不得不提娃哈哈、太阳神。太阳神经过几次痛变如今已是星光黯淡 ,而娃哈哈却成功演变成中国饮料业的“巨鳄”。两家企业战略转移规划实施造成了它们的反差 ,值得我们分析。一、企业背景娃哈哈、太阳神起步于中国萌芽期的保健品产业 ,太阳神的前身是生产“万事达”生物健口服液的黄江厂 ,而娃哈哈脱胎于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 ,其主要产品为娃哈哈儿童口服液。 1988年 8月黄江厂正式更名为…  相似文献   

4.
一、强化企业精神,明确价值取向倘若你知道娃哈哈的历史,想必你就会赞同这样的观点: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和昂扬的斗志孕育了娃哈哈的诞生。1987年,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创办了一家校办企业经销部,这就是娃哈哈集团公司的  相似文献   

5.
娃哈哈、碧桂园、汇源、新希望,一拨50后创立的大企业面临着如何将企业顺畅平稳传递给他们75后子女的大问题。75后将如何续写新篇?  相似文献   

6.
娃哈哈是一家食品饮料企业。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只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它的创业者宗庆后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到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  相似文献   

7.
子夜 《企业文化》2008,(1):74-76
娃哈哈一直被称作是一个"家",宗庆后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娃哈哈的全体员工都是这个"家"的孩子。很多人都把这种"家"的比喻等同为娃哈哈是一个家族式企业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娃哈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家",是因为它拥有如家一般的温暖、和谐,以及共同奋斗振兴"大家"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7日,达能集团声明称接受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接任董事长。宗庆后在给达能的信中说“今天我告别达能,明天达能告别中国”。的确,宗庆后的离开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动摇娃哈哈在快速消费品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达能能否摆脱宗庆后离开的阴影、重塑娃哈哈品牌形象将是决定娃哈哈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失去宗庆后,娃哈哈将何去何从?达能失去的不仅仅是宗庆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小企业》2008,(2):83-83
本书全面剖析了娃哈哈如何通过营销革命开创本土饮料企业营销蓝海的实战案例,展现了娃哈哈在品牌活力、竞争策略、文化再造、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之道。对宗庆后的后管理时代予以解析,及对达能娃哈哈纠纷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作者还在书中对于娃哈哈的营销革命进行了把脉,力求分析和挖掘中国民营企业的扩张战略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案例篇·继任者女儿已经在有计划地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位企业“大家长”的良苦用心会如愿吗娃哈哈的现任掌门人宗庆后被“接班人”的问题困扰已经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是在2004年。由于当时政府持有娃哈哈大部分股权,因此娃哈哈也算是一个“国有企业”。时年59岁的宗庆后已经达到了“国企干部60岁退休”的上限。一时间,关于“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的讨论甚嚣尘上。两年之后,宗庆后酒桌上一句“传位女儿”的戏言,再次将“接班人”的话题引入了公众的视野,宗庆后和他的娃哈哈也因此再次被卷入了这场“接班人风波”之中。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  相似文献   

11.
宗庆后提及当年签署的合同追悔莫及,“由于本人的无如与失职,给娃哈哈的品牌发展带来了麻烦与障碍,现在再不亡羊补牢进行补救,将会有罪于企业和国家!”我看到了两个娃哈哈的老板,一个是希望调动社会情绪给自己毁约创造条件的小商人形象。一个是忧心忡忡关注经济安全的大企业家形象。前者不惜将达能代表的跨国公司群体在  相似文献   

12.
如今,“娃哈哈”这三个字如雷灌耳,妇孺皆知,无论在大都市的货架上还是在小山村的柜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娃哈哈公司高举起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以振雄风、以壮国威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勇开拓,已成为我国民族食品工业的一面旗帜。娃哈哈集团公司10年前竟是一家靠借款起家的校办企业。为什么娃哈哈仅仅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能够创造出如  相似文献   

13.
张秀丽 《企业导报》2011,(6):112-113
娃哈哈品牌之争引起了更大更广范围有关民族品牌保护的热议,如何更有效的保护民族品牌,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从政府角度讲,应更大程度的发挥法律职能。以娃哈哈品牌之争为背景,通过描述娃哈哈品牌之争存在的法律问题来论述政府发挥法律职能的具体意义及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87年的五一劳动节,天气有些闷热,42岁的我骑着自行车出了家门,准备干一件冒险的事--靠借来的14万元,去接手一家连年亏损的校办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娃哈哈。娃哈哈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创立至今已经34年。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4,(12):102-103
<正> 在本次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招标会现场,“黄金档电视剧特约播映”竞拍成为高潮,娃哈哈以888号和858号累计投标3.1830亿元,位居第二。下午一点多,“电视剧特约播映”以6500万元起价角逐,数家企业你追我赶各不相让。当竞价突破8000万元之后,娃哈哈与另一家企业的竞标也进入胶着状态,经过数十轮酣战之后,娃哈哈以8900万元中标上半年电视剧特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代》2011,(4):65-67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娃哈哈却在10几年前建立了“政治部”,这个部门的作用就是推动企业文化,为员工鼓舞士气。“娃哈哈的企业文化就是家文化,我们倡导‘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宗庆后对《中国新时代》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推动,反过来,企业成长后,也要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年销售额80亿元的旗舰型企业,一个在营销史上屡屡演绎经典的大型民营企业,一个“如日中天”般耀眼的明星企业,一个被奉若里程碑般快速发展的“教科书”式企业,危机何来?由于职业原因,在服务众多快速消费品领域客户的同时,笔者一直在关注娃哈哈的市场变化和营销手段。过去几年,娃哈哈并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石破天惊”的创意,但正是这种平实、稳健的风格铸就了娃哈哈今日的成功。在市场环境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娃哈哈种种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尚能一击奏效,但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尤其是突变性,往往会让习惯于过去成功操作模式和手段的企业,在…  相似文献   

18.
娃哈哈和达能的争端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开始能够在合资中与跨国企业平起平坐,中外合资企业的新时期或许已经来临11年间,达能按部就班地施展自己的整合战略,但没有想到众多投资成效不彰,唯有娃哈哈一枝独秀,无形中对其依赖日甚  相似文献   

19.
《巴蜀质量跟踪》2002,(5):54-55
中国入世以后,潜力巨大的中国乳品市场正在酝酿中外企业的“入世”竞争。将国内奶源“先抢到手”,成为乳品企业不约而同想到的竞争策略。据调查,光明、伊利、娃哈哈等国内的大型乳品企业纷纷花下大力气,将目光瞄向奶源的争夺上面。  相似文献   

20.
相俊红 《经营者》2007,(8):15-15
从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使用合同来看,确实娃哈哈因“麻痹”而受到了限制,但这个合同可认为是娃哈哈主观上失误导致的“缔约过失”,显失公正,可请求采取行政协商解决,废除合同。而通过立法对外资恶意并购和垄断进行审查,既符合国际潮流,也是扶持国内企业的有效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