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华文化圈的建立,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将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为先进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的博弈中建立牢固的根据地,为我国的文化外交、维护和拓展中国国家文化利益提供有利的文化战略环境.本文就此,对构建中华文化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政府提出了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战略.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国家政策法规、 产业垄断、 活力不足、 文化折扣等问题,提出了要发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通之处,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注重双向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格局的出现.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多元文化整合背景下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因而使当代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期的过渡性特征.文化共存共荣的客观规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尊重差异性、包容多元性、追求和谐性.身处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当代,加强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导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无形之中,全球化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所产生的.人类的文化是在不断地碰撞,交融,影响中不断地发展.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也是人类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发展,也是如此,那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的体育文化要何去何从,西方体育的发展又会怎样,本文将会就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即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别前提下的多元文化发展,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各民族文化的对话交流机制。该文从文化全球化的三个基本特征:文化的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文化的国际化、民族化同在;文化的开放性与独立性共生出发,探讨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与中国文化应对全球化的基本态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巴西柔术在当今的世界武术文化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全球化传播固然是以其在专业领域内的技术优势为基础,但是在文化变迁与传播的视角下,它有着丰富的文化特征与内涵.在世界武术文化发展进程、文化全球化、体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巴西柔术的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始于经济全球化,并由经济交融开始,逐渐延伸至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球化。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积累,逆全球化现象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时代的中国已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成为重要的推动者与贡献者,经济全球化也必将在争论和斗争中曲折向前、顽强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晶 《理论观察》2014,(2):21-22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沉淀,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和文明的象征。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殖民者的破坏。到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机遇、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形成一定的挑战。本文在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创新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现象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和文化建构,它已广泛涉及政治、社会、法律和文化诸领域,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既然有着不止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对之的研究也就应当是多维度和全方位的.从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探讨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在这一大的框架之下,有必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走向与发展作出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本国法律的发展,一直是人们热衰讨论的问题.文章着重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影响.中国的法律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要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法律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余甫功 《南方经济》2001,(2):5-7,62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推动的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化,它给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性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业深刻作用和影响,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压力和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性要求参与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中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必须重回新文化运动,发掘其启蒙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价值、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以文化自强迎接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建设,这有助于我国树立大国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多元的传播主体、先进的传播理念、独特的传播策略等要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势在必行.要发挥多元传播主体优势、选取符合大众文化需求的内容、大力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让世界各国人民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华文化圈的建立,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将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为先进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的博弈中建立牢固的根据地,为我国的文化外交、维护和拓展中国国家文化利益提供有利的文化战略环境。本文就此,对构建中华文化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 ,同时会给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过程中 ,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 ,在各领域中既相互依赖和融合 ,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其中 ,经济全球化是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基础 ,政治全球化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的集中表现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政治全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我们只有全面理解全球化的内涵 ,把握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多重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相应的全方位对策 ,以利于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入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融入国际化取得竞争经营的优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管理,迅速提升人本资源效率,提高国际竟争力.哈佛商学院<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独有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的总和.企业文化管理左右着企业人本资源效率提升,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管理则是企业员工基本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过程体现.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管理,充分挖掘企业文化中的巨大效率潜力.透视这些企业全球化文化管理与人本效率提升,主要有六大方面的新趋势,值得我们的企业在应对WTO与全球化中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和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始融入世界体系之中。全球化使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对立中共存。中国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置于全球化态势下加以考察,探讨道德建没的新内容、新途径,有助于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民族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综合体现.在全球化浪潮中高校文化安全日益凸显其国家主权安全的战略意义,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多方面挑战.高校应在创新中实现高校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努力构建高校学生网络文化参与机制,加强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奏响高校文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贸易国际化为先导,以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生产全球化为显著特征,以跨国公司全球活动为微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又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发展自己,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其挑战的严峻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探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必须随时代变化不断获得新的内涵、新的形态和新的活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探讨了全球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