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条     
《数据》2012,(9):6-6
正围攻茅台《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33期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山西汾酒立即递交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甚至发布"十问檄文"。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  相似文献   

2.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是中国白酒品牌中两个著名品牌。就股利分配而言,贵州茅台是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典范,而五粮液则实行低派现或不派现的股利政策。同样是白酒行业的“绩优股”,在分配股利时贵州茅台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慷慨大方,而五粮液却如此吝啬?这种股利政策的差异是两家公司的理性选择,还是股利分配时的一时冲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叶复美)3月18日凌晨,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在南北公路9公里处一栋3层楼民房内查处了一个制造假酒的窝点,查获假冒茅台、五粮液、酒鬼酒等总标值近20万元的各类假名酒一批,抓获制假者3人。在这个地下加工厂里,堆满了假冒的“茅台”“五粮液”...  相似文献   

4.
颖一 《英才》2009,(5):74-75
同为国内白酒业的老大,五粮液却面临着一个尴尬:其市值如今只有贵州茅台的一半。而在酒业产业链的延伸上,茅台也一直快五粮液一步。  相似文献   

5.
迷途的茅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五粮液由1994年的7亿销售额迅速增长为40亿元。而茅台仍只有区区的8亿元。五粮液超过茅台5倍。从那时起茅台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放下架子学习五粮液.推出了一系列的市场扩张行动:调整品牌定位.推出系列白酒甚至浓香型白酒.推出啤酒,葡萄酒,威士忌.还要进入生物工程领域,生物制药领域。他们要捍卫自己的国酒地位.要夺回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白酒王座。茅台的扩张措施。的确促进了茅台的发展。销售额从徘徊不前的7亿发展为目前的20多亿元.但茅台快速扩张的背后.留下的是比五粮液更为严重的市场隐患。  相似文献   

6.
五粮液和茅台又出手了。 2008年1月,五粮液宣布与中国保健品大王史玉柱所领导的巨人联手打造保健酒品牌,并签署了有关协议。与此同时,茅台对其旗下的茅台啤酒也加强了宣传攻势。中国酒业的版图上,新一轮惨烈的竞争正扑面而来。只是这次的主题变成了“品牌延伸”。  相似文献   

7.
最近四川武隆县技术监督局执法队在县城一宾馆查获一起该县最大的假“五粮液”假“茅台”名酒案,共查获以假充真的“五粮液”名酒三十五瓶,“茅台”酒十二瓶,价值达一万多元。  相似文献   

8.
国酒还能“国”多久谁是中国的国酒?倒退十年,这个问题不用问,连五粮液都承认,国酒茅台,是周恩来总理定的。1998年,北京名牌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公布了他们列牌的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茅台依然榜上有名,价值为2699亿元。但让人不安的是,五粮液品牌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将被国家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元人民币。其中,茅台被罚2.47亿,五粮液则将收到2.02亿的罚单。据了解,上述罚款金额占两家酒企2012年销售额的1%。(2月19日《中国新闻网》)《反垄断法》实施5年来,不乏数亿元的巨额罚单,就在去年底,发改委还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首张罚单,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6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被罚3.5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王新业 《经营者》2006,(20):42-45
在经营理念上,五粮液的整体形象宣传、产品包装、改良、常年的央视广告投放等都远比茅台做得更多,对于品牌精神的提炼和塑造更深入透彻;茅台则避开与五粮液的正面冲突,在高端市场进行细分,占领高端市场这一利润大、竞争相对较弱的市场,而不单纯追求产量与销售额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茅台和五粮液是中国众多白酒中的两个顶级品牌。多年来,茅台和五粮液双峰对峙,冷战不断,这是竞争的一面;而竞相提价,相互刺激拉动,贝q又形成彼此“协作”的一面。如果从两个品牌的核心要素、关键支撑点、品牌运作等方面条分缕析,或许能使其他企业获得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2.
酒不醉人人自醉,市场不迷人人自迷。无论是赤水河畔的茅台,还是岷江河畔的五粮液市场竞争的诡谲变奏与酒神精神的秘密交织,总能演绎出令人痴醉迷狂的“王者之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可能导致主品牌被不见长进的“副业”稀释,透支、贬损茅台品牌的价值,为茅台集团徒增资金、管理和投资的风险,使茅台逐渐步入五粮液后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高档白酒的涨价没有尽头,前后3年时间,茅台市价从300多元/瓶涨到目前的1300多元/瓶。仅仅一年,茅台、五粮液终端价格均显大幅上涨,其中53度飞天茅台7个月内涨幅超70%。这是财经评论员叶檀新近发表的一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延伸吞噬五粮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携百万现金入川,与五粮液联姻推出"闽台舂"酒,拉开了五粮液品牌延伸的序幕,至2002年,五粮液家族已延伸出百余个品牌,创造了年销售70亿元的辉煌业绩,并取代茅台,成为中国白酒之王.品牌延伸成就了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但品牌延伸也正在给五粮液的发展布下道道陷阱,五粮液正在为自己粗放型品牌延伸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6.
虽然有茅台进军红酒和啤酒产业的“前车之鉴”,但是五粮液集团——这家享有盛誉的白酒企业显然还是没有因此而停止进军葡萄酒产业的脚步。近日,五粮液集团董事、五粮液葡萄酒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宣布,五粮液集团将投资2亿元进军葡萄酒产业,旗下新建的现代化子公司——五粮液葡萄酒有限公司将从欧洲运输原酒,国内罐装五粮液葡萄酒产品。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诸侯割据的中国白酒二线品牌都很难突破地域局限,一跃成为与茅台、五粮液分庭抗礼的全国性巨头,不过,资本或将改变这一切。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对于法治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在直面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时,尤其是在我国的市场体制下,反垄断法的实施需要克服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放大权利或忽视义务的诟病。茅台、五粮液的价格垄断行为引起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并因此被处以罚款4.49亿人民币。利剑出鞘,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白酒行业再受重创,竞争性国企的垄断行为备受争议。因此,要使反垄断法进一步深入规制竞争性国有企业领域,就必须着重分析这类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的不利影响,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性质重新定位,并对责任制度的规制作出新设想,立足本国现实以及外国立法经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9.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时于法治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在直面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时,尤其是在我国的市场体制下,反垄断法的实施需要克服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放大权利或忽视义务的诟病.茅台、五粮液的价格垄断行为引起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并因此被处以罚款4.49亿人民币.利剑出鞘,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白酒行业再受重创,竞争性国企的垄断行为备受争议.因此,要使反垄断法进一步深入规制竞争性国有企业领域,就必须着重分析这类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的不利影响,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性质重新定位,并对责任制度的规制作出新设想,立足本国现实以及外国立法经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辽宁省抚顺市技术监督局监察大队集中力量对全市涉外宾馆、高级饭店以及大型餐饮酒店30余家的“茅台”、“五粮液”等名酒进行了质量大检查。抽样后,送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