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现代化的信息科技进步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营运成本、协助战略决策制定,并且强化个人和组织沟通,其强大的资料储存及处理能力也在跨组织整合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科技可以从交易成本、协调机制及作业流程等三方面同时影响跨组织关系的建立。当企业之间的跨组织关系紧密到必须发展稳定的跨组织结构时,信息科技作为组织环境的重要变量,可通过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组织设计变量,重新设计新型的跨组织结构,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信息科技基础建设程度为标准,建构企业与伙伴之跨组织矩阵,则电子化传统组织、协商组织、电子化垂直整合组织及虚拟组织分别适用于矩阵中的四个不同区块。  相似文献   

2.
白酒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最为传统、同时也是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最迟缓的行业。因此,当泸州老窖宣布携手四川移动通信公司、点击科技以及英特尔,全面建成了以协同信息流为基础,以无线设备与应用平台为手段的企业信息系统后,业界看到的是这个古老行业的希望。尽管泸州老窖也已经在开始ERP选型等工作,但是这种威力仍比不上让公司所有管理层人员都“e起”协同办公的效果,因为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整个无线协同办公系统并非如ERP那样高深莫测,由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提供整个无线通信平台,英特尔提供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支持,点击科技…  相似文献   

3.
近日,报刊出刊跨地域合作的例子层出不穷。跨区域合作的机构,力争在创新合作机制模式、提升主业品牌优势、拓展多元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4.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的平台,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将在孵企业、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跨组织的知识网络。本文就网络中所涉及的知识转移主体,分析了对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的因素,对知识本身的特性、知识发送方与接受方的特性已经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研究企业孵化器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将详细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跨组织再造是企业管理领域中新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入手,按再造契约的角度分析企业跨组织再造的基本行动准则,然后依据生命周期提出跨组织再造的基本再造行为,并且分析再造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有助于从整体上深入地描述企业的行为交互过程,展示企业行为联动性所引发的跨组织再造效果,从而为跨组织再造提供一般性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知识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既需要挖掘企业内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关系,也需要捕获外部知识并建立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跨组织知识整合也是一种跨越组织物理界限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借助外部知识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过程。跨组织知识整合内在由知识捕获、知识交融、知识应用三个基本环节构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跨组织知识整合的螺旋式运动。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可从构筑跨组织知识整合平台、建设看门人队伍、扩展并优化关系网络、创建开放式学习型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建设跨组织知识整合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环境的发展和优化,广大科教工作者希望能够通过信息网络实现跨平台、垮地域、跨学科、跨时代共享科研人才资源、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人际资源等科技资源,以及能够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和协同工作环境.基于此需求.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来为相关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京2004-2012年的婚姻登记数据并参照最新的铁路里程信息,对近年初婚夫妇的通婚距离(以两地之间的最短铁路里程计)及其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2004年以来在北京登记的跨地域通婚夫妇的比重大致在50%上下波动,但平均通婚距离,不论是京外人口(包括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个体迁移里程,还是跨地域通婚夫妇的原籍之间的距离,以及京外且原籍不同夫妇的三地间的“探亲”距离,都在时序上表现出了逐渐缩短的趋势,2010和2011年左右的变化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跨地域的消费者开始有组织地组成团体通过互联网向商家购买产品,这种消费模式即网络团购。随着这种模式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团购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下,一个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已成为其能否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关于组织学习的文献大多都局限在发达国家中的一些大型企业。而即便在西方与日本,对于组织学习的定义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中国企业中组织学习活动已经成为研究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新起点。本研究通过问卷对不同行业典型企业的中层和普通管理人员及大量员工进行调查,得出一系列中国企业有关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组织学习与创新能力同企业所在行业特征和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业务特征等因素相关,但很难显示出文化特异性的迹象。这一研究对于今后在研究中通过控制以上变量,以问卷以外的访谈方式,更好地进行研究设计,挖掘跨国家、跨地域和跨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妙华 《中国市场》2009,(26):36-37
点击合同是格式合同在网络时代发展出的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具有简捷、省时和交易成本低的特点,满足了网络经济高效的要求。但也由于点击合同本身的特征带来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阻碍了电子商务的繁荣。因此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和如何认定点击合同中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的效力是法律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技革命和政治改革都给创业者带来极大地成功。新的生产管理方式——供应链管理,因其开放洼、外向性、多层性、多级性、动态性、跨地域性和交叉性给青年创业者提供参与市场竞争、创业的契机.有国家创业政策的支持,随着创业思想教育的兴起,经过创业青年的努力,青年创业的事业就一定会崛起。  相似文献   

13.
王志东又要大干一场了。 2月21日,即王志东宣布点击科技已融资1300万美元后的第三天,记者在点击科技公司看到。虽然正值周末,仍然有一批员工在接受培训。点击科技的李泾军告诉记者,公司近期  相似文献   

14.
跨组织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Cost Management,IOCM)是通过调整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活动,使得总供应链成本降低的一种结构性方法。跨组织成本核算是跨组织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跨组织成本管理的难点。本文主要对跨组织成本核算的概念框架、账户体系设置、会计报告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晓飞 《商》2014,(28):199-199
由于京津冀跨地域调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关于京津冀跨地域调水立法显得极为必要。京津冀跨区域调水立法必须确立相应的立法原则以及相对应的京津冀跨地域调水补偿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跨越省级行政区配置资源和开展创新活动,并产生单个区域所不能获得创新绩效。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等特征,系统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以创新主体的合作意愿与协作能力为内因,以环境变量、资源变量、链接变量等为外因,内外因协调作用共同促进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简单地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视为医疗卫生条件的重复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资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形势,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尽快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之间、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国内机构与国际机构之间在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等相关领域全方位竞争的格局,进一步落实"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8.
略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简单地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视为医疗卫生条件的重复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资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形势,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尽快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之间、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国内机构与国际机构之间在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等相关领域全方位竞争的格局,进一步落实"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研究基础,主要阐述了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在区域创新体系不同阶段的表现以及主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创新作用等,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探讨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必要性,以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赖红波  乐阳 《中国物价》2023,(4):121-124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探究数字化转型微观机理,并通过205份企业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并且这二者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可进一步细分为跨组织边界学习和跨知识边界学习,并且跨组织边界学习和跨知识边界学习在数字化组织、数字化技术和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