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金融     
《房地产导刊》2012,(12):17-17
央行连续滚动逆回购维持流动性 10月30日,央行实施了规模共计39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创下单日历史最高逆回购发行量,资金投放规模等同于一次降准。11月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770亿逆回购操作。11月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14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11月1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展开1860亿元逆回购。11月1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910亿元逆回购。  相似文献   

2.
财审博览     
《审计与理财》2013,(8):59-62
时事聚焦央行连续三次展开逆回购操作,今日回笼资金50亿。继上周时隔5个月重启逆回购后,8月5日央行再度小幅度释放流动性,展开120亿元7天期逆回购。这是在经历了"钱荒"风暴,连续第三次逆回购操作。数据显示,今日由于有170亿元逆回购到期,今日实际回笼资金为50亿元。自今年2月份,央行时隔8个月重启正回购以来,已经连续5个多月在公开市场保持回收流动性。上周,央行结束连续五周公开市场"零操作",并连续两次展开了170亿元7天期和3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加之上周有850亿到期央票,上周实现净投放资金1 360亿元。  相似文献   

3.
财审博览     
《审计与理财》2013,(8):59-59
时事聚焦央行连续三次展开逆回购操作,今日回笼资金50亿。继上周时隔5个月重启逆回购后,8月5日央行再度小幅度释放流动性,展开120亿元7天期逆回购。这是在经历了"钱荒"风暴,连续第三次逆回购操作。数据显示,今日由于有170亿元逆回购到期,今日实际回笼资金为50亿元。自今年2月份,央行时隔8个月重启正回购以来,已经连续5个多月在公开市场保持回收流动性。上周,央行结束连续五周公开市场"零操作",并连续两次展开了170亿元7天期和3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加之上周有850亿到期央票,上周实现净投放资金1 360亿元。  相似文献   

4.
逆回购     
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面简称"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500亿元7天期和700亿元14天期的"逆回购"操作。总计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相当于央行下调了25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从6月26日至今,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采取逆回购操作方式,共向市场释放了1.14万亿元的流动性。与前几期的逆回购操作交易量相比,此次逆回购交易量明显增幅极大。  相似文献   

5.
声音     
通胀压力开始显现,让中国央行处于一个较为微妙的位置。短期来看,央行难以对货币政策采取进一步宽松的举动,同时近期频繁的逆回购操作的可持续性仍然值得怀疑,尤其对于短期市场利率来说,由于其事实上限制了"市场预期",因此带来了"破坏性"。——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撰文表示,央行应该对目前的货币政策应对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减少逆回购  相似文献   

6.
《住宅与房地产》2007,(8):37-37
第一,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及资产价格过快增长。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手段,央行一直谨慎使用,以防止热钱套利。但是,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低利率环境恰恰有利于资本泡沫的膨胀。要针对当前实际利率为负,名义利率持续偏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投资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偏快的情况,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即采取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可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缩货币供给量。  相似文献   

7.
政策     
《东南置业》2013,(8):12-12
央行向市场注入千亿流动性防“钱荒”再袭 9月底,为满足季末节前市场资金需求,缓解紧张情绪,临近月末一周,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放量,向市场注入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2017年春节刚过,人们还在回味过年的味道,央行忽然上调MLF(中期借贷便利)、SLF(常备借贷便利)和逆回购利率,随后逆回购也没有如期而至,这让市场嗅到了流动性收紧的气息。那么流动性调整意味着什么?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如何?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带来哪些影响?CFO(总会计师)如何响应这些变化及其影响?本期文章为您精彩解读,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9.
资讯     
《国企管理》2020,(1):24-27
8000多亿元降准落地,央行今日停做逆回购据央行公告,2020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今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前11月央企研发投入增长24.6%2019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投资总额同比增长9.4%。  相似文献   

10.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表示:“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要责任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央行会有手段在该收(收紧经济政策)的时候收,但目前不会收。货币政策将保持增长,但表现出来不会是月月增,也不能因为一个月的变化就说央行的政策变了。下半年至明年都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苏宁称,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已经止衰回升,近期美、日欧经济也好转,但国外失业率仍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11.
8月7日央行进行的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坚定了市场人士对于宏观趋向接近一致的判断:就结果看,这个逆回购注资令市场目前资金面松紧适度,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CPI、PPI等重要宏观经济数据,更意味着“降准”窗口期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谢泽锋 《英才》2013,(3):100-101
SLO仅仅是—种使调节流动陛更加丰富的工具。央行没有直接QE的意思,只是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的“武器库”里又多了一样新工具。1月1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Operations,简称SLO)。SLO以7天期内短期回购为主,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与政府审计谭鸿彬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4月正式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针对这一业务的开展,政府审计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中央银行为什么要选择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  相似文献   

14.
据《北京晨报》,2月26日报道,担任央行副行长刚两个月的易纲在25日在“中国经济观察论坛”上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雨雪灾害发生之后,国内对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些担忧。不过,次贷危机和雪灾不能动摇宏调基调,防通胀仍将是央行今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自从凯恩斯创立了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政策政策就成为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程度和一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回顾央行独立性的相关定义,并由此得出中国央行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程度。本文提出了一些加强改善我国央行独立性的建议,包括改革银行立法,增强中央银行操作的透明度,公开市场操作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愈演愈烈。央行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再贷款、调整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等)大规模冲销干预。文章采用1995年~2012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计量检验了基于修正BGT模型推导的冲销系数模型,采用递归参数方法估计了中国的动态冲销系数,并且测算了外汇市场压力和外汇市场干预指数,综合讨论了央行冲销干预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冲销干预政策冲销了绝大多数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被动增加的货币供给,缓解了大部分的外汇市场压力,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汇率相对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EMP走势表明2003年以来,人民币面临较强的升值压力。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存在“顺经济风向行事”和“逆经济风向行事”特征,在特定时期存在干预超调。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跃民 《经济界》2000,(3):67-69
一、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前场现状我国货币市场主要由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组成。作为货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票据市场初步得到发展,银行同业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来呈现成交明显放大、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等特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新债种的容纳能力明显增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也得到了改善,规模在逐步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已真正成为央行“三大法宝”之一。同时,交易主体也在不断扩大,到三季度末,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已包括236家各种性质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方面…  相似文献   

18.
自从凯恩斯创立了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政策政策就成为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程度和-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回顾央行独立性的相关定义,并由此得出中国央行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程度.本文提出了一些加强改善我国央行独立性的建议,包括改革银行立法,增强中央银行操作的透明度,公开市场操作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总会计师》2012,(7):12-1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7日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就上半年货币政策作证时表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出现减速,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降,欧债危机的再度升级和美国国内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两大主要风险源。尽管如此,伯南克仍表示对美国经济前景持谨慎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执行状况紧缩货币政策就是央行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求达到紧缩经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的一种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以及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央票来实施。2009年下半年以来,受到4万亿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