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非但不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激励,反而制约着它的发展.厘清难点,明晰路径,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层面寻求低碳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成为新时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6,(2):143-147
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论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处于转型后期阶段。本文依据测度结果,从城镇产业结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等角度提出了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衡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短板,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口、城乡统筹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影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住房保障的推动作用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视发展小城镇,注重人的城镇化,实现低碳、可持续的城镇化历经30余年,城镇化经历了早期支持小城镇到重点发展大城市、再到当前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径。以常住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衡量的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2年的52%,但从整体来看,城镇化水平仍然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而且,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形成路径依赖,并带来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管理等种种问题,亟须在新型城镇化视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2014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3个市(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随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2007–2014年金融支持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有助于推动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建设,最后提出促进金融支持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吉明 《活力》2014,(6):7-7,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生态大省、能源大省,如何在改善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低碳能源的出现为破解这一矛盾提供了可借鉴模式。低碳能源是指替代传统煤炭、石油化石高碳能源,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能源类型,主要包括核能和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必将成为未来推进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低碳、科学发展的中国,能源问题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大量农业人口转移进入城市所带来的用能量的增加,城镇化面临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多种能源和信息互联网来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需求、城镇化发展中用能问题,如何利用能源互联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丰富能源供应结构,解决城镇化建设中能源消耗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镇化转型的内生性约束:机制分析与治理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低碳发展转型受分权体制刚性、激励机制扭曲和代理机制失灵等内生性约束的阻碍。为消除障碍因素的制约并加快低碳转型,亟需寻找驱动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动力机制。然而,促使驱动力功能有效发挥及加快低碳城镇化建设,则有赖于社会多种力量的支持和参与。鉴于此,构建了一个以制度改革驱动为保障、技术创新驱动为手段、资源效率驱动为支撑、低碳需求驱动为引擎和低碳供给驱动为路径的驱动力机制体系,并提出以驱动力为导向的政府、企业和居民等行为主体互动合作的低碳城镇化转型治理框架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涛 《价值工程》2010,29(20):7-7
本文从分析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如何建设低碳社会等方面,论证了如何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型,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新疆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2004—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土地、生态等五个方面选取代表新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系统性指标,基于规模-结构-发展的角度选取代表新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根据熵值TOPSIS法确定权重后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系统综合得分后,构建VAR模型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性和Granger因果关系;新疆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互相作用明显,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存在长期的正向冲击效应,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