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梭鱼属鲈形总目,鲻科,梭鱼属,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肉味鲜美等优点。梭鱼为温热带浅海上中层鱼类,喜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海湾等咸淡水水域,也可随潮水进入淡水中。梭鱼为喜暖性鱼类,但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也较广,最适水温为12℃-25℃;食性杂, 相似文献
3.
6.
<正> 彩虹鲷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突变种,由于形似真鲷,而体色又以红、黄为主,艳丽多姿,故而得名。在原产地台湾也常被称作红罗非鱼。它比常规养殖的罗非鱼更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低氧、抗病力强、易捕捞、养殖效益高等优点,且该鱼肉厚无肌间刺,味道既鲜美又能养颜润肤,是一种食补兼具的佳肴,深受人们欢迎。 相似文献
7.
<正> 六须鲶又名怀头鲶,是黑龙江及其支流水系中肉食性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体重3-8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此鱼适应性强,易饲养,生长快,易捕捞,肉质丰厚,细嫩可口,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现已在不少地区推广开来。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该鱼无鳞,侧线贯穿体侧正中,头扁而阔,眼小口大,下颌显著突出,触须三对,上颌须一对,甚长;下颌须两对,易断。体色多为淡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暗色斑块,胸部白色,胸鳍刺弱,无锯齿,胸鳍基部各有一个粘液孔,受刺激时能分泌大量粘液。 相似文献
8.
赤眼鳟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突破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使之得以开发人工养殖。通过两、三年来的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的试验研究与生产性养殖,探讨其养殖技术。由于赤眼鳟人工繁殖季节较迟,较四大家鱼滞后一个月左右,相对鱼种生长期较短,夏花培育阶段又正值高温期,所以在饲养管理上应倍加精心。一、夏 相似文献
9.
<正> 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该鱼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为鱼中上品,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翘嘴红鲌)”之一。由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因此,人工养殖也应运而生,且具广阔的前景。 一、生物学特性及习性①栖息习性:在湖泊、水库和外荡等大水面中,翘嘴红鲌活动于水体的中上层,游动迅速,性暴善跳。②食性:以小型野杂鱼、虾为主要食物,也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植物。③繁殖习性:雄鱼2冬龄、雌鱼3冬龄性成熟,产卵期6月中 相似文献
10.
11.
淡水鲨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园腹(鱼芒)(pangasisa sutchi)、巴丁鱼,俗称虎鲨,隶属于鲶形目,(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我国于1998年开始引进。淡水鲨鱼养殖技术简单、饲 相似文献
12.
<正> (三)鱼苗孵化 1、孵化环境条件 (1)水温 黄颡鱼在18℃-30℃的水温范围之内均能孵化出鱼苗,适宜于大规模生产的水温在21℃-29℃,最适水温是23℃-28℃。由于胚胎发育的速度和胚胎能否正常发育与水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8℃孵化,常导致低温的水霉病较多,高温通常较多的畸形鱼苗,孵化率较低。黄颡鱼受精卵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见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黑豚是哺乳类草食动物,其体形小(1~1.5公斤),具有药、食两用效果。黑豚肉质鲜美细嫩,易水化吸收,民间视为“强身珍品”,毛皮也加工利用。是一种一物多用的草食动物。 一、生活习性 黑豚性情温和,喜欢群居,胆小、怕惊、怕干犹,听觉敏感。全身黑毛、黑眼睛、黑嘴巴、黑脚、无尾巴,耳朵及四肢短小,不善跳跃,一般不咬人,也不抓人。在防鼠,不加盖的笼具、池均可养殖。 在安静情况下,突然的响声,人与其 相似文献
17.
<正> 鳜鱼自鱼苗开食时就以活鱼苗为饲料,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饲料的种类和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时、数量不能满足或不适口,鳜鱼就会自相残食而被咬死、卡死,或因饥饿而死亡。因此,必须根据鳜鱼不同养殖时期的需求,有计划地生产供给各种 相似文献
18.
19.
<正>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人工繁殖的成功与否,与亲鱼的选择、亲鱼的培育、生态环境因素、繁殖方式及投喂的饵料等有直接影响。 (一)亲鱼培育 1、亲鱼的来源和选择 亲鱼的选择主要注意纯种的标准和不同水体的选择。黄颡鱼的亲鱼来源目前主要是从江河、湖泊、水库中捕捞的商品鱼中,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娃娃鱼亲体培育1、亲体培育池和亲体放养①亲体培育池 亲体池要依据娃娃鱼独特的生理特点及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进行建造。其目的是有利于亲体娃娃鱼性腺发育。亲体培育池要建成暗道流水循环式或椭圆暗道流水式。池内暗道安装出水管。管径为1.5—2寸,出水管间距30—50厘米。出水管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