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江南论坛》2013,(4):27-29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这对于近13亿人口中占9亿的农村人口来说,涉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其中,关于农民居住的问题是最基本问题之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约每年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至城市。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空间的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最终将严重影响到乡村居民——"人"的生活及发展,而且还会反过来阻碍城乡区域的和谐发展和环境优化。因此,对于乡村空间的重构,既要兼顾城市与乡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 什么是新型城市化? 1.1 新型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其实是对过去城市化的拨乱反正,回归到真正的城市化,实施应有之义的城市化.过去的城市化不科学:土地城市化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规模扩张快于功能提升;城市人口的增加快于人本身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市区人口增加但城市人口没有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1 什么是新型城市化? 1.1 新型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其实是对过去城市化的拨乱反正,回归到真正的城市化,实施应有之义的城市化.过去的城市化不科学:土地城市化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规模扩张快于功能提升;城市人口的增加快于人本身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市区人口增加但城市人口没有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具有两重属性,它既遵循了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资本主义人口城市化的特殊规律。文章分别回顾了英国和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并总结了各自的特征,在对比两国人口城市化异同的基础上,提出英国人口城市化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是:农业是人口城市化的基础;非农产业是人口城市化的关键;社会保障制度是人口城市化的安全网;政府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断缩小差距是人口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必然带来人口的积聚,过快的城市化也必然带来人口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因此人口问题更是不可忽视,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已经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不充分就业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平军  丁四保 《经济地理》2011,(7):1094-1100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中人是行为主体,经济是驱动力,空间是载体,据此构建城市化综合测度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东北34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自然断裂法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化具有如下特征:①人口、经济、空间及其综合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其中经济城市化的空间分异程度最为明显,且主导着人口、空间城市化的演变,但效益不是最佳;②综合城市化水平表明东北地区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③人口、经济和空间城市化的空间吻合性较差,其中经济城市化呈现出由南往北依次递减的趋势,而人口城市化呈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空间城市化的规律性不明显;④哈大铁路沿线城市其经济、空间及综合城市化空间演变趋势相同——由南往北依次递减,而人口城市化恰好相反,即由南往北依次递增;⑤基于城市化视角的城市群发育程度表现出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的特征。对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主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往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特点以及在城市化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主要人口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当前城市化中人口变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化带来人口过度向东南部大城市集中,造成城市资源超载和环境问题加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西部人口较少,影响国家安全与稳定;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严峻挑战;城市化发展同时加剧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至2000年已达到36.09%。它反映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日益增长,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口城市化又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人口城市化水平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缓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本文提供了几种意见以供参考。人是城市的主…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实质是农民收入低、农村生活质量差的问题.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两条重要途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国农业人口比重过高,通过迁移城市吸收一部分农村人口是新农村得以建成的前提;建设新农村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教育的重视和加大投入,是防止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盲目涌入城市的重要保障,从而为城市化持续健康推进创造条件.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可以互动并举,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卢花 《大陆桥视野》2012,(14):157-157,15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这就出现了另一种城市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的城市化已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问题,经济结构和空间利用的变化也对城市化区域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城市化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以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复合而成综合城市化水平,对中国城市2007年的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Arcgis对城市化格局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若干城市化水平高值集聚区。依据3个城市化分量发展水平的组合情况,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均衡发展型、较均衡发展型、不均衡发展型等3大类9个亚类,从城市化系统的协调性角度揭示每种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全球城市化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都市化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城乡人口数,许多国家还掌握了各种城市规模的数据,但是,在同个国家不同时期或同个时期不同国家对城市范围和城市人口构成的界定方式也不同。尽管1984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世界人口大会上已提议对人口分布资料的收集与传递,包括有关方法和概念必须加以改进和更新,但是,十年来在这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尽管如此,联合国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全球及主要地区城乡人口数进行修正和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关于世界城市化水平,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以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第二部份是关于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增长情况;最后将考虑农村人口的总量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将跨入对世纪。回顾过去100年的城市化进程,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城市化进行跨世纪的思考,是完全有必要的。1当代城市化状况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人口获得了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量由1950年的115座增至19k)年的342座,所占城市人口比重由24.2%上升到40名见。联合国人口学家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将达到400座。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5%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为对见。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出现了现代城市。现代城市是一个国家或一…  相似文献   

15.
美利坚合众国属于世界上城市化最发达的国家,它是分析城市化在发达阶段上的一个很有意义的例证。现代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在美国表现得十分清楚: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城市集合体的形成,它们对特大组合城市的影响,由此而引起整个聚落网点的变化,在城市集合体内部人口的地域分散趋势。同时,美国的城市化也有若干自己固有的不同于西欧或日本等高度城市化国家的特点。这与每个国家历史的发展道路,城市化的阶段、领土的大小等方面特点有关。 1970年,生活在美国城市有14,930万人,或者说人口的73.5%生活在城市。在这样高的城市化水平之下,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曲线上升相对较慢,而且还在不断减慢。 1960—1970年同前一个10年一样,整个美国人口的增长与城市人口的增长相一致,因为此间农村人口不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多世纪以来,城市化是世界性潮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更为迅猛。目前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平均超过70%,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人口比重不过30%左右,但从950~1980的三十年中,每十年城市人口的递增率都比发达国家高,显示了方兴未艾的势头。全世界实现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还低,尽管有2.1亿市镇人口(1982年),论绝对数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市镇人口只  相似文献   

17.
一、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涵义 早期的城市化理论是将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上,他们的理论假设都是工业集中在城市,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农村人口转向工业就是进入城市。人口进入城市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每个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化时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但是,它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容,当社会发展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后,必然会转向现代意义的城市化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城市化:从空间到人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空间的扩张仅仅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城市社会关系的和谐、福利的公平分享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我国城市化在经历了空间的快速扩张之后,今后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加速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协调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城市福利的分享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叶现代化: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城市化内涵与城市化方式争议较多 ,城市化既是不可阻挡的全球性浪潮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内涵有二 :一是农村人口、地域转变为城市人口、地域的过程 ,即城市化数量过程 ;二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扩散过程 ,即城市化质量过程。中国城市化的必然性 ,包括亿万农民的追求、人口众多的国情、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大都市连绵带的辐射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中国城市现代化战略选择是城市发展多元化、创造世界特大城市群体、建立沿海城市经济带、开拓长江城市群体系、整合传统城市群和建立国家城市化目标等。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水平,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城市化的表面特征表现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城市数量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测定,目前国内外最为通用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指数,即城市人口(或非农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在我国通常有三个标准:(1)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2)市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3)市镇非农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