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海尔     
易水寒 《新财经》2007,(7):88-89
海尔什么都能做,而且每进入一个行业就将品牌作为资产投入到其中,于是,海尔品牌的价值不断被稀释,被摊薄如今,没有人能知道海尔到底是做什么的。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手机?电脑?金融?旅游?到处都能看到海尔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丁亚鹏 《江苏经济》2002,(10):54-55
近几年,多元化扩张之风席卷企业界,并迅速风靡起来。多元化扩张策略被企业界认为是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应变复杂市场局势,做大做强企业的重要途径。因而就出现了搞冰箱的生产起了彩电、电脑,生产彩电的搞起了空调、手机,进军IT业,微波炉起家的现在又瞄准了空调,空调起家的又杀进了微波炉行业,生产电脑的挺进通信领域,饮料生产商摇身成为童装新秀……出现了跨领域、跨行业的大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去彼此不相干的,现在大家都成了竞争对手。海尔便是多元化热潮中最抢眼的一块品牌。据统计,从冰箱起家的海尔集团自1995年至今,生产囊括了洗衣机、空调、电风扇、无绳电话机、微波炉、彩电、小家电、电脑、手机等在内的家电领域几乎所有产品,同时还涉足厨具、生物制药、餐炊等跟家电丝毫不沾边的领域。不过,最近传来的大量信息显示,海尔的阵容虽恢宏壮阔,但并不是最强大的组合。海尔目前除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三大传统产品具有盈利能力外,其余的均被事实证明是盲目扩张的败笔。  相似文献   

3.
民营经济     
鄂尔多斯再造“国际”结盟海尔挑战羊绒机洗,无牌照另谋出路奥克斯报降彩屏手机零售价,丽音炮横空出世海尔惊蛰中国手机  相似文献   

4.
续接第3期)六、关于海尔多元化发展及其激活“休克鱼”战略(一)由产业专业化向产品多元化发展。海尔的正式扩张是从1991年开始的。这年11月14日,青岛市政府下发通知,决定“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核心层,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电冰柜总厂为紧密层,成立琴岛海尔集...  相似文献   

5.
曹世中 《新财经》2010,(10):14-14
联想控股在山东枣庄投资180亿元人民币,建设煤化工及延伸产业的消息公布后,网上传来一片批评和置疑之声。柳传志在联想推行多元化战略,距今已有近十年,先后涉足手机、房地产、医药、投资等行业,十年来几进几出,除了投资业务板块尚可一表,在其他领域几乎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6.
正在海尔大学进行脱产进修的唐大伟,不禁想起了,5年前刚刚毕业的自己。那时,他正式加入海尔,而第一项工作就是进入海尔大学进行员工入职培训。 每一个进入海尔的员工,都要在这所著名的企业大学中受训半年,以进一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整整培训了半年,除了每月‘白’领工资外,感觉和做学生时没两样。周末还能休息两天。”  相似文献   

7.
从核心能力角度看企业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斌  陈浩  王立 《特区经济》2005,(8):195-196
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几乎都是经过多元化扩张才发展成企业巨人的,并且企业的历史越长,经营规模越庞大,所涉足的领域就越广泛。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站在多元化的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放弃以前的单一化战略,投向多元化的怀抱。这份名单包括:海尔、TCL、美  相似文献   

8.
一、海尔如何做战略? 海尔很早就明确提出了:战略是企业的生命线。可在上世纪末,企业要不要战略,还有争论。但实践证明,海尔基于环境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自己的战略和预见,基本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调整与布局     
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吸引了经济界和科技界所有观察家的眼球,甚至连TCL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海尔收购美泰电器这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都失去了光彩。它就是,6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出价185亿美元现金,要竞购美国最大的优尼科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10.
海尔集团创业16年来,以年均80%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地增长。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人民币,出口额2.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海尔又实现出口创汇887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今年一季度海尔出口有以下特点:一是手机出口已实现了零的突破,批量出口欧洲。一季度手机出口突破了2.5万台,出口额270万美元,目前海外订单蜂涌而至,产品供不应求。二是彩电、微波炉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分  相似文献   

11.
纵观现代企业发展史,多元化作为一种普遍的成长方式之一,在大型企业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如日本夏普、东芝、松下、韩国三星、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我国的长虹、海尔、海信、春兰、四通、小天鹅等也都由多元化而迅  相似文献   

12.
王珊  吴琨 《改革与战略》2004,(11):116-118
海尔与格兰仕都是我国家电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范例,他们的国际化道路各不相同:一个注重品牌营销,一个采取贴牌生产;一个走多元化路线,一个行专业化道路,最后都取得了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本文比较分析了海尔与格兰仕各具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对我国企业如何进行跨国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永 《中国经贸》2011,(12):56-5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企业竞争的日渐加剧,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势头。海尔的成功,和黄的佳绩,GE的辉煌,让人们看到了多元化发展的巨大威力和美好前景;而巨人的倒下,大宇的重挫,三九的曲折又让人深思:多元化究竟是对是错?本文对三九集团和GE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对比与解读,试图说明元化本身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企业多元化首要前提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任何不顾主营业务专业化与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企业都将面临失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500强这个大企业俱乐部里,活跃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其中最耀眼明星当属海尔了。几乎是白手起家的海尔,虽然只有20年历史,却能在与美、日、欧众多家电巨头的搏杀中脱颖而出,跻身世界一流厂商之列,其品牌也在世界范围内声誉渐隆。  相似文献   

15.
许多到海尔参观的人反映:“海尔的许多口号我们都提过,很多制度我们也有,为什么在我们企业没有效果,在海尔却这么有效呢?”笔者认为,正是最后形成的制度与机制,保证了员工对“理念与价值观”广泛接受并认同,即所谓的“海尔管理三步曲”的运行模式。这一规律,在海尔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有体现,对海尔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深层次规律,更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本文拟选择其中的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海尔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多元化与专业化,谁是谁非已不再是问题的焦点,关键在于如何专业化或多元化。决定多元化经营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结合海尔的案例,分析了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应把握的节奏。  相似文献   

17.
王涌 《新财经》2003,(4):8-8
韦尔奇领着被外界争议的高额退休金去悠哉地生活了。但他成功的光环像指向灯一样还在熠熠生辉。在中国,他拥有众多的“教徒”。重量级的如海尔的张瑞敏和联想的柳传志。这些企业家们对韦尔奇打造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推崇备至。对他在多元化发展上的成功更是流露了狂热的激情。他们都想克隆韦尔奇的成功。在他们多元化发展的路上,他们太需要这样的榜样。除了韦尔奇,他们还能找到谁呢?榜样有被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07,(2):6-7
2007年1月15日,“影响中国.2006腾讯网络盛典”在北京嘉里中心揭幕,戴尔、SONY、万科、可口可乐、李宁、玫琳凯、华晨宝马、中国工商银行、海尔、诺基亚、肯德基、尼康等十二个品牌荣获了行业年度奖项。其中诺基亚不仅获得“年度最佳商务手机”和“年度最佳休闲手机”两个冠军奖项,还荣获“年度网络人气大奖”。  相似文献   

19.
马宇 《发展》2004,(3):68-68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理论这样告诫我们.而这句话,也成为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最好理由.于是乎,我们看见,海尔去做保险了,春兰去做汽车了,但凡有点名气、有点资金的企业都去开发房地产了.但笔者却一直怀疑,中国企业是不是已经到了需要普遍多元化的地步了?如此多元化,到底是分散风险还是增加风险?毕竟,资本并不都是鸡蛋.  相似文献   

20.
郭春晓 《魅力中国》2012,(35):167-167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3G移动通信的发展,正在为人类社会开启智慧未来之门。家长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病人能通过手机在家“看医生”,开车出门,掏出手机先看看实时交通视频,然后决定出行路线……这一切以前人们设想中的美好城市生活,如今都变得触手可及,而这种种便利的现代化城市生活,都建立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