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家天保资金的投人,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遏制,林区经济危困状况得到缓解。天保工程的深人实施为林区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干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天保工程实施的几年来,林区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在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进林区职工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就业、收入、社保、民生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天保工程的实施对林区职工的影响,对于了解林区职工状态,调动林区职工参与天保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天保工程接续实施政策制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天保资金的投入,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遏制,林区经济危困状况得到缓解。天保工程的深入实施为林区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天保工程实施的几年来,林区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生态效益方面1.森林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商品材计划产量由天保工程实施前1997年的229万m3调减到2004年的138.1万m3。2004年8月果断决策,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木采伐,“红松故乡”的特色树种得到切实保护;落实森林资源管护承包面积2220万亩;封山育林777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25万亩;…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是一个曾经陷入两危困境的林业局,经过8年持续不断的改革,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对于尚未走出困境的其他林业局而言,清河的经验可以复制。清河改革把握的根本是富民、强企、兴林,关键是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清河的改革是从森林承包管护经营开始,逐步扩展为林区发展的综合改革。改革是成功的,应该到清河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5.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是改善工程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产生重大影响,对工程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目前严重的“两危”现状上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迫在眉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开发最早,破坏的也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是改善工程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产生重大影响,对工程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目前严重的"两危"现状上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迫在眉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及其对天保工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题组在国有林区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为例,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及其对天保工程的影响。首先,概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并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黑龙江国有森林资源管理行政权力移交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再次,对通北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及问题进行分析,通北林业局存在生态直接支出所占比例偏低,职工工资水平低,天保工程政策标准存在滞后性等问题。最后,提出明确改革要素流向,完善国有资源经营管理制度,优化天保工程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天保工程动态管理机制,对国有森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予以政策扶持等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改革与实施天保工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国有林区林业第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发展迟缓。林区传统就业形式逐渐过渡为绿色就业形式,绿色就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林区经济发展与绿色就业发展趋势并不匹配。基于天保工程后林区发展状况,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制约林区绿色就业规模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林业产业发展不均衡、职工受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绿色技术人才以及资金和法律保障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发展新型绿色产业、提高职工受教育程度和绿色技能水平、加强金融资金和法律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 ,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 ,东接小兴安岭 ,西与呼伦贝尔大草原接壤 ,南濒松嫩平原 ,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 ,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 ,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 ,也是我国仅存的大片原始林区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开发建设指导思想的偏差 ,致使林区的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 ,森林质量严重下降 ,植被破坏严重 ,造成雪线上升 ,林缘回退 ,资源分布范围逐步缩小。并已成为制约东北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1 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决定了实施“天保”工程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兴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江林区走过的是一条思想不断解放,改革不断深化,结构不断调整,工作不断创新的发展之路。周年来,合江林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缓解林区“两危”做了大量工作。这期间创造了“合江林业模式”,并在实践中使之不断完善和升华为“以两自立为目标,以抓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证,以开展场(所)竞赛和实施‘林业新村’机制为手段”的符合合江林区实际的治危兴林新路子。合江林区在”哪年率先实施了以“两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为主要形式,以两自立为目标的经营机制改革。这一举措使濒临…  相似文献   

11.
8年来,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坚持进行林区经济改革,其阶段性成果:森林资源增加,林区经济增长,林区就业充分,职工收入增加,林区社会发展。清河模式的内涵:政企分离,创新林区行政管理体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及社会事业经营方式。清河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解决了政企不分、企资不分、企社不分与企业冗员问题。其改经验对国有林区改革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首先在充分肯定天保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分析了该生态工程的碳汇功能和价值;其次运用森林碳密度法对2007年工程范围内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森工林区的森林总碳储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森工林区的森林总碳储量为2 253Tg,天保工程的森林总碳储量大约为11.142 Gt,天保工程的森林总碳储量占到全球总碳储量的0.45%,天保工程的碳储量巨大,碳汇潜力十分明显;最后,对天保工程未来在国内外林业碳汇贸易、增强国家气候谈判话语权、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探,提出了二期天保工程在公益林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耿玉德 《绿色财会》2004,(10):42-47
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英明决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工程自1998年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以来,已有6年多的时间,6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林业企业及林区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英明决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工程自1998年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以来,已有6年多的时间,6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林业企业及林区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从1998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英明举措和历史性工程。给处于“两危”困境的森工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形势,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契机,依托林区资源,搞好综合开发,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事业发展,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森工企业的重要工作。1.实施“天保”工程,给国有森工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林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明确要求“要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又明确指出:“森工企业…  相似文献   

16.
伊春林区纵贯小兴安岭山系,施业区面积341万hm2,其中有林地250万hm2。活立木总蓄积2.4亿m3,森林覆盖率74%。伊春林区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2.2亿m3,累计上缴利税、折旧、育林基金57亿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过量采伐,超负荷承担国家木材生产任务和各项上缴指标,致使伊春林区陷入可采林木资源危机、企业经济严重危困的境地。活立木总蓄积和可采成过熟林蓄积已分别比开发初期减少了46.30和92.8o。。林管局从1989年起出现全行业亏损,到1998年底,累计亏损挂账、潜亏和福利费超支挂账…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林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过去林业企业单纯依赖森工采运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已不复存在,木材生产量调减同时,企业总产值也会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韩家园局,由于建局时间较短,除木材采运业外,其它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独木支撑局面受到冲击时,整个经济形势将会随着木材产量下调而出现负增长。就天然林保护工程意义而言,其最终目的是改变资源危机现状,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为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减少林业企业经济波动,国家在木材产量调减后,为各林业企业…  相似文献   

18.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立在现代林业思想和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基础之上,集公益林管护、商品林培育、产业调整、工程投入、资金筹措、政策扶持、法制建设、组织管理、保护措施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森工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森工国有林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如何加强"天保工程"资金管理,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森工部门要深人细致地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资源是经济物品,而非自由物品;天然林资源具有既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又可以提供私人物品的两重性;提供公共物品的天然林资源是一种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比较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否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总体长远发展,对林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内蒙古林区的实际 ,论述“天保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就解决内蒙古林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