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6月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采用内部评级法,银监会于2007年2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从2010年年底起(最晚不迟于2013年)采取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资本。实施内部评级法成为商业银行目前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银监会专门发布《关于农村银行机构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规定所有农村银行机构要按照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开始分层次、按步骤正式实施《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本文统称新资本协议),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总体来说,农村银行机构尽早建立和完善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技术体系以及风险资本管理,资  相似文献   

3.
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客观依据,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交易的复杂化,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监管和评级体系已经既不能充分地计量风险也不能满足银行管理复杂风险的需求,因此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作为一种更为微观和具体的风险评估体系已经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自身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大多数大型跨国银行集团已经建立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制度,而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中的第一支柱的核心就是引入了银行内部评级方法(IRB),并给出了一套相关的规范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精髓不仅仅局限于风险计量模型的技术和方法,它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和风险管理发展的大方向。而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领先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运用好这个工具,将有可能显著增长银行精确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同时,经济资本作为商业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数量模型应用,亦能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农村中小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银行风险控制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模式正在从粗放走向集约,从依靠主观定性判断走向科学定量分析,从事后处理走向事前预防、预警和预控。自从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内部评级法 (IRB)作为计算信用风险监管资本要求的主要方法后,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界讨论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按照审计主体与被审单位之间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审计分为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环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趋势。在我国商业银行即将与国际金融全面接轨之时,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发现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存在的内部评级体系不成熟、历史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不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建立信用资产的数据库、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建立良好的银行信用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资本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从1988年的老资本协议到2004年6月公布的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一直在努力使银行的资本能更加敏感地反映经营过程中面对的风险.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而言,要想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要想具备国际认可的信誉度,就必须遵守该协议.其次,为了达到新资本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资本要求,实行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 资本管理三者并重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的经营由于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资本金,衡量商业银行资本金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它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是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一项制度安排,其高低反映了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最终能力。随着全球银行业的迅猛发展,资本充足率日益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最重要指标。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88年发布的资本协议中规定,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银监会分别制订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对国内银行业进行监管评级。此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指标要素和评分标准与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异。2006年银监会修订下发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指引》(以下简称《评级指引》),农村银行机构监管评级依照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农信社评级标准和程序大致与商业银行相同。  相似文献   

11.
宛璐 《绿色财会》2005,(5):26-27
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客观依据,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交易的复杂化,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监管和评级体系已经既不能充分地计量风险也不能满足银行管理复杂风险的需求,因此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作为一种更为微观和具体的风险评估体系已经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自身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股票和债券融资以及商业银行信贷融资角度阐述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现状,指出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资本市场不完善、交易成本过高是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瓶颈,认为高科技企业贷款风险大、运作成本高、利差小是通过商业贷款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旭 《山西农经》2020,(4):158-159
目前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的突出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存在的问题,从相关的风险管理内容中去落实工作。其中主要的风险之一是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贷款类型很多,引起贷款风险的原因也很多,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内部因素就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究了商业银行工程项目贷款风险管理深度,结合目前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发现存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多种解决对策,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工程项目贷款风险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05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根据《办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和机制,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五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通过评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合规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促使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并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发生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在金融改革方案中重申监管重点应放在全面风险管理和系统风险调控方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了旨在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巴塞尔协议Ⅲ》。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从制度修订、风险的业务流程再造、组织重塑、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并持续重视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问题。云南省已初步建立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内容在内的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政策,有效防范了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并保护了林权抵押贷款当事人权益。为进一步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云南省应该着力完善林权抵押贷款风险文化、林权抵押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和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体系政策,进一步突出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在政策制定和完善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普遍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通过评级确定的信用等级来对企业进行授信,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调查了解,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为推动社会征信市场的健全发展,本文在现有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企业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缺陷与问题,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见解,并对其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已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定稿,拟在2007年元旦实施。新协议的出台,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该文介绍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特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培育风险文化、完善风险内控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并鼓励银行尽快建立内部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普遍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通过评级确定的信用等级来对企业进行授信,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调查了解,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为推动社会征信市场的健全发展,本文在现有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企业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缺陷与问题,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见解,并对其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委员会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将通过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改革将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介绍新协议的内容,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