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发展粤港澳高层次经济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4.
20年前中韩两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20年后的今天,韩国信息产业在某些领域已大大领先于我国。韩国政府促进IT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从1990年代之后加速进入到了不断升级的快车道,高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商家必争的风水宝地,即使最近几年全球IT业寒风凛凛,但我们仍然看到那些IT巨子在冬日里披荆斩棘,特别是远离西土的中国IT市场更是没有沉寂,国际IT商们在这块投资热土上演出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新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6.
过去20年间,台湾资讯产业从无到有,凭借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上、中、下游产业高度一体化整合,以深具弹性与速度的产业集群后来居上,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重要环节,产品纵横四海,如笔记本电脑、主板、光碟、显示器稳居产量之冠,芯片代工、设计与光电制造亦名列前茅,其产业竞争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探讨台湾IT产业竞争力,离不开以下名词:海归、园区、创投、代工、成本控制、中卫体系、弹性专精、分红入股、电子管理等,这些反映出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到创新之境界。因此,深入分析并借鉴台湾IT产业竞争力,把握其中成功要素与经验,对于促进大陆IT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多少年来,尽管国际风云变幻、政局动荡,但由于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粤港澳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联系从未间断。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地区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使其经济技术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经济合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贸易额剧增,贸易结构从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贸易形式从单向变为双向的唇齿相依的关系;(2)港澳资金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3)利用港澳自由港地位和港澳商人的销售渠道,拓展对外贸易;(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和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形成提供前导。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客观上要求粤港澳地区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就广东而言,更有必要在深化改革、继续开放中,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环境,善于利用港澳自由港的地位,拓展国际贸易,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成型。据此,从理论上研究并认识粤港澳地区经济合作的未来前景,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IT业现况及合作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IT产业起步较早,在生产及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值得关注。台湾IT业近年已加快进入祖大陆投资的步伐,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台商为主体的IT业产业集聚带,并有由南方沿海向环渤海地区扩展的趋势,未来两岸IT业者的合作重点应放在市场中期前景看好、生产技术上具有国际优势、对上下游有牵动作用、有国际市场通道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上。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广东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其成就举世瞩目。尤其粤港两地的经济合作,在粤港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效。由于深远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渊源,使两地在80年代进一步加深了依存关系。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前店后厂”的工贸结合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广东经济同香港经济连成一片而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这些都为粤港两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0年代,粤港两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处于转轨变型的阶段,而“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乃是这一“转轨”的  相似文献   

10.
吴蕾 《南方经济》2000,(3):28-29,53
本文在分析粤澳产业合作的形成及现状基础上,从粤澳产业互补的角度指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粤澳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并分别从三次产业的合作层面提出促进粤澳产业合作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副理事长邓寿鹏:构成国际竞争力有两个因素.第一是比较优势,它基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是自然和先人留给我们的,这是不能改变的.但第二点是可以改变的,就是基于战略选择与制度安排的战略优势,这是人为的.我国当前正在致力于发展战略优势.基于比较优势和战略优势我们就可以具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正> 粤港澳经济合作已历经十年的发展,这个合作主要是以三地的资源重组为核心,以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为内容,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合作形式推进的,是一种低技术层次的合作。90年代的粤港澳合作必然走向一个更高的阶段。科技合作,作为三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合作发展的必然走向,已经成为以后三地合作的重要内容。一、“三来一补”的合作形式已超极限从当前粤港澳三地的发展与动向分析,大量劳动密集加工装配业内迁的高潮已经出现了平缓的迹象,并取增长下降之走势。从更长远的发展分析,这种内迁,相信今后不再会出现类似80年代的高潮。原因可从港澳与粤两个方面去分析。从港澳来看,制造业的转移不外两种办法,一是制造业部  相似文献   

14.
台湾IT产业聚集昆山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一个距离上海50公里的小城市,以阳澄湖大闸蟹、江南第一水乡周庄而闻名,现在,更多的人却是因昆山聚集着1800家台商而注目这里。  相似文献   

15.
WTO框架下粤港澳合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的“前厂后店”的产业合作模式之下,粤港澳三地形成了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基地,港商投资的工厂在珠江三角洲区域比比皆是,从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手工产品到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周边产品和电讯产品,都占据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入后后,关税大幅度下降,对于中国一些传统强势产品歧视性的配额限制的取消,都将有利于广东省借机扩大出口,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根据规定,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在2005年之前取消对中国纺织品歧视性的配额限制,纺织、服装和鞋帽都是广东的传统出口产品,此外,家电、文教、食品和部分机电产品等也具有一定优势,关税的减少将使三资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封小云 《开放导报》2001,(12):12-14
粤港澳三地在上个世纪最后的20年间共同构筑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格局,并且初步形成了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又称大都市带)的雏形。但是,在世纪末90年代中后期,因港澳制造业大规模向内迁移已经完成,而中国内地的市场开放,尤其是服务业市场的开发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三地的经济合作有制度性障碍的制约下,因缺乏新的投资动力而陷于基本停顿的。也 即是说,三地的经济合作一直维持在“前店后厂”的格局而无法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人才全球化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近年来,台湾在发展经济同时,紧抓高科技产业,先后在台湾新竹和台南建立两大高科技工业园,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而电子信启、技术又是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核心。世纪之交,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地处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同样面临着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去年6月,我参加福建电子专业经贸团赴台访问,行程所到台北、新竹、台中、嘉义、高雄等地,与台湾方而电子业界的人士较为广泛接触,颇有感想收获,亲身体验到台湾同胞对我福建手足情深,同时也实地体察到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闽台电子经贸交往与科技合作前景。豆.闽台电子信息技术合作具备产业基础迅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型升级与粤港高科技领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都会区域的自发扩展——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新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看成是都会区域中核心城市的功能分工与空间分布自发演进的结果。空间经济学表明:大的都市因具有“外在规模经济”,而能吸引更多企业集中在该地投资和生产,导致中心城市地价与成本上升,推动核心都市的部分原有产业活动逐步向“郊区”外移,因为郊区土地的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