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去年,山东省委做出了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随后,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以青岛、烟台、威海3市为主体的制造业基地建设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第3年,经过全面分析山东东营在蓝色经济区7市(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和滨州)中的发展情况,笔者发现,东营虽然在一些方面优势明显,但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3.
沛父  廖凯  彭刚 《中国高新区》2004,(10):78-79
在记者的案头,摆放着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为了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和城市群的科技带动作用,山东省着力规划建设山东半岛特别是以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八座城市为骨架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以加强自主创新、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宗旨,培育具有山东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动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各高新区从外延式发展向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这无疑是山东省实施"科教兴鲁"战略的一份纲领性文件。百年青岛,千年即墨。位于青岛北部的即墨市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  相似文献   

4.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  相似文献   

5.
<正> 在建国后4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山东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济南、潍坊、烟台、淄博、挤宁、威海、东营、泰安、枣庄等十大城市为中心、具有不同特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基地。 1984年春,作为全国著名外贸口岸、港口城市的青岛和烟台两市被划为最先实行经济开放的14个沿海  相似文献   

6.
刘岩 《辽宁经济》2008,(1):16-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明确提出,大连作为辽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推进"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依托大窑湾港口和保税功能,建设以发展数控机床和汽车总装及零部件为重点的装备业临港聚集区;依托大连湾深水岸线,建设以发展大型装备及部件为重点的装备业临海聚集区;依托渤海岸线,建设以发展造船业为重点的船舶和海洋工程及配套产业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这对于加快大连市乃至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推进全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15,(10):11
近日,据铁路部门介绍,济青高铁已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有望在今年3月开工建设,力争4年内建成通车。济青高铁建成后,将贯通山东半岛,连接济南、滨州、淄博、潍坊、青岛等多个中心城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济南至青岛1小时直达,至烟台、威海、日照等2小时通达:与青荣城际、青连铁路等衔接,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山东沿海烟台、威海、日照各中心城市,形成省内"2小时交通圈"。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道》2013,(9):21-21
按照国务院通过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年到2015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承接外国产业转移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将在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重点扩建和建设大连、旅顺、青岛、长兴、南通、南沙龙穴等造船基地。  相似文献   

9.
胶南的路     
王欣  张力 《走向世界》2012,(5):30-33
桥隧贯通,缩短了青岛与胶南之间的时空距离;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的原则通过,则为这片沃土的发展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作为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核心区,胶南在青岛乃至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不仅成为未来新区建设的主战场、再造一个青岛的主力军,更加成为建设宜居胶南的激情和力量. 胶南加速推进的规划建设中,我们发现,胶南的脉络——道路,在纵横交错间,铺垫起城市发展的新起点,构筑着城市建设的新格局,延伸着城市生活的新梦想.  相似文献   

10.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产业选择、基本思想及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11.
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正式对外发布《船舶工业中仨期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将重点规划建设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同时防止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近年来,国内造船业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国内造船投资热方兴未艾,对此,主管部门正提高准入门槛,加大行业整合力度。  相似文献   

12.
傅根友 《浙江经济》2006,(17):48-49
初步的实践探索 编制了一套统筹规划。包括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域交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以及教育卫生布局规划等覆盖城乡的市域总体规划;市域中北部工业经济区规划、市域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园区基地布局规划、重点集镇总体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市域村庄布点规划、示范村和整治村规划等村庄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等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等。这些规划为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构筑了主体性框架。  相似文献   

13.
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的青岛、烟台、威海等8个城市,要打破地区分割,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性障碍,建立产业和资源集中、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科技文化创新能力较强的半岛城市群,形成面向日韩的产业协作区和制造基地。建设半岛城市群,将给莱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首先,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凸现莱西的区位优势。城市集团的支撑点在于从全区域的整体发展需要出发,建设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快速便捷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半岛城市群,必将大大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构建半岛区域交通大通道…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2010,(6):83-83
中国首个民营企业总部基地即将在城南崛起。丰台区已选址丰台科技园东区三期,规划建设占地200公顷的民营企业总部、研发基地聚集区。目前,该地块即将启动建设,到2015年,一个极具活力的民营企业总部聚集区可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船舶工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制定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决心要把船舶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国际船舶市场近年来持续兴旺,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但出现“陡降”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烟台的追求     
李平  荣国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08,(23):78-83
烟台的行 烟台交通便利,烟青(烟台-青岛)一级路、烟威(烟台-威海)高速公路、国道、县乡公路网络密集.50多条线路,通达各景点和主要街区.  相似文献   

17.
广东船舶工业必须发挥毗邻港澳、面向南海的优势,以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瞄准国际船舶市场,加快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为保障,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配套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开放型造船基地和国际船舶市场。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一五”时期,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后,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动力区,港口建设发展也更加迅速。在环渤海经济圈12个主要港口中,2009年已有天津、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日照、烟台、唐山8个超亿吨大港,丹东、锦州、黄骅、威海等港口正在奋起直追。  相似文献   

19.
作为胶东半岛的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城市,都具备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以行政区域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划分造成了四个城市各自为政的旅游发展思路。这种思路不能科学合理地对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必然造成了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浪费以及各个城市相雷同的旅游定位。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联动战略的提出旨在解决上述矛盾,对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科学规划,使胶东半岛各城市海洋旅游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白色风帆(青岛)——金色沙滩(日照)——绿色岛屿(烟台)——蓝色海湾(威海)”的联动格局。  相似文献   

20.
委、省政府提出的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国内外有志于参与建设的广大仁人志士对此表示了极大关注。现就人们普遍关心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为什么要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我省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是对国际经济和产业转移形势的科学判断。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需求,发达国家纷纷建立面向全球开发和配置资源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