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东 《魅力中国》2014,(5):367-36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br〉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聂文俊 《理论观察》2014,(10):142-143
由于Y世代大学生具有理想信念薄弱、政治观不稳定,现实目标缺失,认知能力不足等特征,从而给高校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理性爱国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和拓展理性爱国教育途径,充分发挥教师传导者的效用,把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辅之以传统美德与外交政策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保护好他们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思想必须有新的视角。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校学生爱国须理智,要用进步的眼光看待爱国,用理性的做法表达爱国,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我党非常重视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几代领导人对此反复强调,尤其关注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提出爱国必须与爱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指导原则,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这一方针的发展、完善为党在新时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十分精辟,其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统一.江泽民指出:"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1]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它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使人们的国家意识淡化,但经济全球化并不能导致民族国家消亡。当今,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爱国主义应将爱国情感与理性反思紧密结合起来,构筑新的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7.
郑丽丽 《黑河学刊》2010,(10):112-113
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要,通过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来实现"激发爱国情感,提升爱国理性,落实爱国行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有两种爱国主义,一为传统爱国主义,一为近代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者手里捧着陈年老皇历不放,以爱国为名,阻挠改革,实则误国.近代爱国主义者则主张改革和学习国外优良经验,有助于挽救中华民族,挽救国家.把一部晚清史概括为两种爱国主义斗争的历史更符合中国近代史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何江 《魅力中国》2014,(23):143-143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应具备的行动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状况。并提出了把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从社会心理升华为爱国信念;把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大力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为培养大学生爱国的情感创造良好环境等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主线,也是对"9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核心目标;军事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论述了以军事理论课为依托,构筑"90后"大学生"守国土、亲人民、传文化、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价值观体系,实现"知国、卫国、报国"的爱国行为引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实现“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要通过优化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纪念仪式活动,加强网络自媒体建设,使爱国主义情怀厚植在大学生心中,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放飞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目前"90后"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分析研究他们的爱国主义现状是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之必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的爱国意识不够强,并将影响其爱国的因素多归结于客观,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认同度不够高,更倾向于通过时事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迫切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为基点,简单探讨了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爱国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然而,民生建设滞后对于公民获得感的挑战、贫富差距拉大对于社会和谐的挑战、文化多样性对于传统文化的挑战,以及信息网络化对于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等让爱国价值观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进入新时代,培育爱国价值观应将中国梦落到实处,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继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现行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学体系内容不够全面,逻辑关系不够密切。爱国主义教学新体系体现爱国传统与现代爱国主义的融合,体现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的结合,内容的逻辑联系更密切,教学重点更突出。爱国主义教学的难点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爱国。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凝聚人民不断追求进步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利用其聚焦效应和情境触动作用,激活深蕴于民众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民族自信心,消除民族自卑心理;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必须陶冶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致力效国之行。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爱国是每一个国家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纽带。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发扬优良民族传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爱国的主义的特点,运用原发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全新的探讨,主张加强情理相间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的“知”,激发爱国主义的“情”,强化爱国主义的“意”,规范爱国主义的“行”。  相似文献   

19.
李卫中 《发展》2014,(12):32-34
正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近年来,甘肃平凉工业园区始终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支撑,接力奋斗"一个目标"(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维护国权国格,是新时用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在设计中国发展蓝图时,他始终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