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虱的袍子     
《新财富》2014,(9):8-8
2007年,似在郊野之外的艺术品市场蓬勃热火,新财富断言艺术品投资必将成为中国继股市与楼市的第三极,鼎力托起中国完整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尧晓锋 《中国工商》2005,(7):103-111
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艺术品已被一些专家称之为有别于发达的民营经济的另一种“江浙现象”。许多人认为,目前,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中国艺术品投资狂潮,江浙人是“罪魁祸首”。由于种种原因,参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江浙企业家大多不愿意暴露身份。记者通过对江浙一带艺术市场的力所能及的实地调查和翻阅大量的市场资料和数据,还是探访到了江浙人转战国内外收购中国艺术品的种种奥秘。  相似文献   

3.
刘凌云 《新财富》2007,(8):50-54
我们通过公开的交易记录,追溯了部分当代艺术品在国内外各拍卖行公开交易的数据,发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换手率偏高,一些买家甚至持有不到半年就出手。而在国际市场上,一般的艺术品拍卖间隔为28年。其原因在于当代艺术品投资的高收益率,一些艺术品买家两年内的收益可能达到200%。而一些作品的估价在一年间也常常有数倍甚至十倍的增长,显示艺术品估价等中介环节尚缺乏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艺术地投资     
薛长青 《新财富》2007,(8):12-12
艺术品市场,这个在中国人的投资生活中曾经边缘,小众的部分,并末吸引主流资本的目光,但最近一两年,情况不同了。  相似文献   

5.
刘凌云  王凡 《新财富》2006,(9):106-109
艺术品与房地产,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投资领域,是梅建平近来的两大研究方向。作为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金融系的副教授,新兴市场一直是他研究的重点,而房地产正是这一市场中的重要资产之一。作为梅摩高级艺术品价格指数(Mei/MosesAnnual All Art Index)的出版人,梅建平对于艺术品投资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品正成为一项值得投资人重视的美丽资产。因此,在梅建平看来,对于中国这一新兴市场,艺术品与房地产,正是两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9,(8):144-150
从2001-2009年,《新财富》通过《艺术品基金分享市场繁荣》、《艺术品投资第3极》以及《两大拍行掌控定价权》等一系列文章记录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由弱走强、疯狂上涨到收缩回落的一轮周期,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崛起。热钱的大量涌入让艺术品一度成为短期炒作的高台,而隧着金融危机的冬风劲吹又无可避免地让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骤然降温的阵痛。事实证明,不管是艺术品市场与全球经济,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品与整个艺术品市场,两者之间部是水与船的关系,涨跌起伏在大势上与市场的整体走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份,《TEFAF 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由三大艺术品市场主导:美国(43%)、英国(21%)、中国(19%)。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了。一方面是不断被刷新的各项艺术品拍卖价格纪录;另一方面是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信托在中国遍地开花,艺术品投资"全民化"的浪潮正迎面而来。文章旨在分析和探讨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务核算及税务认定,以期对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税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消费艺术     
在全民投资的时代,热潮不减的艺术品投资已然进入资本运作的时代.早在2006年.以私募基金形式参与艺术品投资运营的成功案例在中国已有数十起。近两年艺术品基金大量涌现.改变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走势,正如电影《摇摆画廊》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都是关于钱.他们不爱艺术。“在艺术品逐步被金融化的市场环境下.因为热爱艺术而消费艺术的群体,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房市、股市的萎靡,投资者陆续将投资目标瞄准艺术品市场。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为艺术品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开展艺术品投资业务,但是与国外银行艺术品业务相比,国内银行的艺术品投资业务仍面临者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艺术品投资已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2009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指出,得益于中国藏品热和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国已经取代法国,成为继美、英之后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2014年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发布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称,中国2012年及2013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位。然而,受制于体制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的理论为支点,选取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前二十名以及雅昌艺术指数中的中国油画和中国国画的销售量作为数据建立模型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艺术品与其他资产一样可以作为财富储藏的仓库"这一理论。同时解释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艺术品市场自2003年以来,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早收藏为主,到这些年转变完全艺术品投资为主导的市场,转变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说明艺术品变成从房地产、股票之外的另类投资品的需求,所以艺术品行情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了,那么2012年国家公布统计数字看的很清楚,2012年中国GDP增速没有超过8%,78%是自1999年以来最低的一次,2012年总的中国宏观经济发生了变化,也会影响到艺术品市场,有些到很多进入艺术品市场进行收藏的心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3.
方翔 《理财周刊》2004,(9):94-96
从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到孟广慧藏甲骨精品,从清乾隆《缂丝兰亭序卷》到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一个个纪录让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格外引人注目。从北京到上海,从香港到伦敦,内地买家驰骋各地显示艺术品市场的勃勃生机。艺术品与股票、房地产共同成为我国投资市场的主要品种已经是不争的事  相似文献   

14.
沈晓琳 《浙商》2011,(10):92-93
艺术品不再是只属于懂行者的投资市场,2011年艺术品基金规模或将超15亿元。  相似文献   

15.
告别奇迹 2009艺术品市场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凌云 《新财富》2008,(12):102-108
金融危机之下,泡沫明显的艺术品市场也不能独善其身。从2008年秋拍的成绩看,虽然艺术品价格的下跌往往滞后于其他市场,不过作品的流拍率已节节上升、成交额大幅下滑。未来的艺术品价格可能收缩五成,由此将带来整个产业链的调整。随着泡沫时代的炒作偃旗息鼓,“价值投资”理念将再度回归,市场可望走向规范,中国艺术品的定价权则向香港集中。  相似文献   

16.
去年秋拍的火热还没有在人们的脑海中淡去,投资收藏人士已经在翘首张望今年的春拍了。住2011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三位业内专家,分别从收藏、学术、投资的角度对今年春季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预测,并对与此相关的重要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08,(2):82-100
在全球高级艺术品和奢侈品拍卖市场,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拥有约90%的份额,形成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并由此获得了全球高级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定价权。这一定价权背后的重要筹码,一是两大拍卖行“与世界上最富裕的人建立别人所无法建立的纽带”——苏富比CFO威廉·舍利丹(William Sheridan)津津乐道的公司核心资产;另一个是拍卖行开放的竞价机制有利于市场筛选出最具价值的投资品,因此它也是奢侈品制造商提升品牌影响力及投资价值的较佳渠道。迄今,卡地亚、蒂芙尼和梵克雅宝等珠宝名牌几乎所有的最高成交纪录都是在两大拍卖行实现的。 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而言,两大拍卖巨头更是牢牢掌握了定价权,并在2007年的中国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投资热潮中推波助澜,将大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推向海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00年前后,一批中国优质企业赴海外低价IPO,在海外完成价值发现再返回国内市场的过程。也许,这是“中国资产”的一种宿命。国外拍卖行的运作经验表明,中国艺术品乃至本土奢侈品牌的兴盛,需要具定价权的本土拍卖行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新财富》2005,(8):84-88
尽管在美国市场艺术品投资收益硝低于股票投资收益.但却远远好于固定收益债券。同时,艺术品指数同其他资产是弱相关的。这样,分散化的艺木品组合可能会在组合领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不过,价格昂贵的最好作品的收益却往往低于艺术品市场指数的收益。因此.与投资者通常所接受的观念相反.建议投资者不要沉迷于名家名作,而应当注意防止过高出价。同时,同一艺术品两次拍卖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8年,因此只有对于长期投资来说.艺术品投资才是适宜的.因为其交易成本只有通过相当长时间的摊销才能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19.
猛烈爆发又急转直下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与由牛转熊的A股市场何其相似。内幕交易、虚假披露、财务造假、庄家对倒等违规行为,曾是A股市场顽疾,而艺术品市场的赝品泛滥、假拍做局、对倒操纵、鉴定欺诈、雅贿洗钱等等,较之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20.
西沐 《中国拍卖》2012,(7):40-41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进入2011秋拍后,迅速出现了回调与分化,在资本的推动下.价值发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格局。但拍卖市场的行情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局面,传统藏家与资本投资的角色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在更迭.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正在拍卖行业的催生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