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笑 《大经贸》2007,(2):86
商机引发投资兴趣 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曾专访遍布45国的1410位全球性企业的总裁。约有55%的受访者表示。未来数年内将与中国企业进行各类商业活动,而有78%的受访者表示中国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2005年,普华永道还进行一项“未来三年内计划在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哪国经商和合作?”的专案调研,55%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经济学家,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进行预测。俗语云:十个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观点。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家的预测多是不靠谱的;而大多经济学家却又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先见之明",说自己的预测在大多数时候基本正确。在众多的经济学家中,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他在2001年率先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囊括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全球最大的4个新兴市场国家,被称为"金砖之父"。目前,"金砖四国"的概念不仅已经  相似文献   

3.
董事长书架     
《华商》2012,(4):92-92
《高盛眼中的世界》 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介绍了自己为何以及如何创造了“金砖四国”的经济概念,同时结合“N-11国”(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土耳其和越南)的前景,重新定义了那些最具潜力转变为成长型市场的国家。世界需要经济增长,世界需要了解《高盛限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黄欣 《中国海关》2012,(3):82-84
2001年,吉姆·奥尼尔(Jim O’Nei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BRIC,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一概念时,或许并未料到它会发展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从BRIC演变至BRICS(“金砖五国”,包括“金砖四国”和南非),金砖国家风靡全球,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2050年金砖国家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大变革的梦想之路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5.
齐力 《中国对外贸易》2013,(11):100-100
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报告揭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四大区域集群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了增长机遇。10月22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关于汽车市场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在当今世界汽车市场中,成熟市场大多增长停滞或增速缓慢,而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已基本成型。在这样的形势下,金砖四国以外新兴汽车市场的崛起为汽车企业带来了最后一个可观的增长机会。  相似文献   

6.
"金砖四国",自高盛将之命名,就被全球投资界认可和追捧。短短数年,"金砖四国"已从投资领域逐步登上更为重要的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11月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一词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状况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其资本市场也成为国际投资者青睐的目标,研究金砖国家在此过程中面对冲击表现出的较大的波动性以及相互之间的联动性,有助于了解危机传导带来的风险,并控制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以中、俄、印、巴四国为例,以1997年7月2日到2011年3月31日金砖国家四大股指的日收益率为样本,建立DCC—GARCH模型研究其成员国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第一,印度和俄罗斯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最强,二者一直保持正相关;第二,在金融危机前后,巴西与印度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没有明显变化,其与俄罗斯的相关性显著降低,只有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出现上升趋势;第三,QFII的启动影响中国与其成员国之间的联动性;第四,2008年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有即时冲击,但是对巴西与其它成员国之间的联动性冲击较小。  相似文献   

8.
月度聚焦     
《广告大观》2013,(11):106-107
JWT发表对金砖四国千禧代的研究调查 9月25日,世界知名的品牌传播机构JWT,通过对金砖四国千禧代的广泛研究,检视了将塑造这四个关键市场未来的—代人。“了解金砖四国干禧代”汲取了JWT2013年7月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18至35岁的年轻入调查结果的精华。同时它还探讨了在全球干禧代背景下的主题,包括个人财务和工作状况、压力、性别角色的变化、社会公益和社交媒体。同时还涵盖了和金砖四国有密切关系的话题,如传统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和民族自尊心。  相似文献   

9.
《市场周刊》2009,(7):5-5
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6月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晤。这是“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与会领导人将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看法。而据国外媒体援引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高级经济顾问德伏科维奇透露,此次峰会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关》2009,(7):3-3
“金砖四国”点击率★★★★★网上搜索相关网页约4450000篇上榜理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6月在俄罗斯叶忙捷琳堡举行首饮正式会晤。与会领导人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十国集团峰会进程、“金砖四国”对话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机电产品市场》2007,(3):18-18
丹佛斯执行委员会在丹麦总部宣布:任命鲍尔森(Mogens Terp Paulsen)先生接替苏南山先生担任丹佛斯中国区新总裁,接管丹佛斯在华的全面管理工作。鲍尔森先生于2007年1月1日正式上任,除了负责丹佛斯中国区运营的整体管理之外,鲍尔森先生还将负责丹佛斯制冷与空调部的在华业务,以进一步加强丹佛斯业务的专业性,从而巩固和拓展丹佛斯在华市场已经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印度钢铁企业米塔尔在全球频频出击,中国企业在刹那间意识到印度这个近邻的经济实力。同为“金砖四国”之一,为什么唯独印度出息了“以全球对抗全球”的米塔尔  相似文献   

13.
“金砖四国”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一直为其他各国所关注。尽管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的历练中,四块“金砖”显示出不同的“成色”,但根据研究机构分析,今后克服危机力量最强的国家是中国和巴西,并期待印度和俄罗斯两国在经济复苏时点上表现出强烈的反弹趋势。所以出口企业在市场布局上,对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俄罗斯.巴西依然寄予更多关注。但由于这些国家和我国经济结构的部分相似性,再加上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对其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在加剧,和中国间贸易摩擦在增多,并且日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出口企业应了解中国与印巴俄三国贸易摩擦的高发特征,积极应对并超越其阻碍,才有望打开新的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14.
就“金砖四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最戏剧性的变化已经成为历史。大量资金从“金砖四国”相关的金融产品流出,“金砖四国”的说法已不足以引导投资理念。  相似文献   

15.
“4C”支持“金砖四国”投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宝林 《新财富》2006,(12):25-26
中国、俄罗斯、巴西及印度(金砖四国)近年来经济表现十分强劲,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2004年汇丰资产管理推出的金砖四国股市基金,不到一年就集资超过30亿美元,使该基金不得不“封盘”,暂停接受新的投资。MSCI金砖四国指数的表现也不负众望,由2000年初至令上升了2倍多,而同期MSCI世界股市指数只上升1倍(图1)。那么,未来金砖四国是否还值得憧憬呢?  相似文献   

16.
鲍尔森只是高盛公职文化的最新出品布什打来电话,像众多前任一样,亨利·鲍尔森(Henry Paulson)的回答是“Yes”。7月10日,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前高盛董事长兼CEO鲍尔森正式接替约翰·斯诺(John Snow)就任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将他自己的名字加入了高盛集团长长的一串公职人员名单。无独有偶,克林顿时期,美国的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也来自高盛集团,鲍尔森是十年之中第二任来自高盛的美国财长。  相似文献   

17.
巴西腾飞     
何乐 《中国市场》2009,(50):65-65
<正>2014年之后的10年当中,巴西可能取代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于腾飞中的拉丁美洲而言,它们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傲慢。时间回到2003年,当时,高盛的经济学家们将巴西和俄罗斯、印度、中国一起看作是即将主导世界的经济体,对于金砖四国BRIC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前全球经济的最大新兴市场体,"金砖四国"无论是市场消费总量还是发展潜力都堪称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引擎,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同样成为金砖四国发展的核心。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4年内,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汽车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将以每年3%至15%的速度增长,超过成熟市场2%的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2,(1):21-21
广告的走向如何?看看下面的数据。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一个国家,在2010年其广告市场规模超过德国位居全球第三。而中国的主要媒介花费预计将在2015年超过位居第二的日本。  相似文献   

20.
全球建筑设备市场正以超过之前预测的速度复苏,对此,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2010年第二季度财务报表的大幅改善可以证明。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建筑设备市场第二季度增长63%的强劲推动下,全球的重型、小型建筑设备和筑路设备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