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伞锋分析认为,SARS对我国全年经济增长率损失1.5个百分点左右.但由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较高的增长区间,诸多积极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SARS的消极影响,预计全年GDP增长率仍然可能保持在7.5%左右,全年经济运行可能出现“U”字型增长态势。高辉清博士则表示,如果我们不能“在二季度之内有效地控制SARS”,经济前景交变得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05,(5):24-24
支持钢铁业发展的因素1、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改善:2005年受高油价滞后影响以及全球进入加息周期、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4年降低0.3-0.7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将降低15-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GDP增长率将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财富》2003,(4):12-12
今年前2个月,我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936亿元,同比增长32.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8.3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75.43亿美元,增长53.61%;出口达到542.31亿美元,增长32.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8.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13.8亿元,增长9.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这表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正在同向扩张。依此预测,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无疑逾8%。这就是说,从去年二季度起,我国GDP增长率将连续四个季度保持8%或略高于8%的水平,经济出现了全面复苏的迹象,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业已形成的结论已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4.
马骏 《新财富》2008,(2):17-19
两股相互竞争的力量将左右中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在积极的一面,投资增长的动力仍然十分强劲。推动力主要来自中国企业30%以上的利润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以及在过去两年中由股票市场上涨400%以上所累积的正面财富效应,消费增长很可能因此保持稳定甚至加速;另一方面,出口增长的减速——反映出经合组织(OECD)国家需求增长减缓,和中国国内政策限制了低端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很可能使2008年GDP增长率降低0.5到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中国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间弹性系数为9.4337(见图1)。其中,中国经济指数为0.7177,环比下降0.0004个指数点,下降0.0557%。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6078%,环比下降0.0065个百分点,下降0.0854%。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从2003至2007年,连续5年增长率在10%以上,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了二战之后的首次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了8.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大约0.6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严寒天气影响,2014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降2.1%,这是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经济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私人投资、净出口、州和地方政府支出下降是造成经济萎缩的主要因素。私人投资大幅下降6.9%,拖累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主要表现为私人库存投资降幅大于预期,拖累经济增长1.16个百分点;住宅固定投资下降5.3%,拖累经济增长0.17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出口下降9.2%,进口增长2.2%,净出口拖累经济增长1.66个百分点。当季,美国州及地方政府支出下降1.3%,拖累经济增长0.14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开支继续保持增长,2014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为1.2%,增速低于前一季度3.7%的水平。个人消费开支为经济增长贡献了0.8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中国经济智能管理系统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为0.7285,环比上升0.0086个指数点,上升1.1946%;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0615%,环比上升0.0423个百分点,上升0.5275%;价格增长率为3.6028%,环比上升0.1830个百分点,上升5.3512%,  相似文献   

9.
刚刚出炉的200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7.9%,环比提高1.8个百分点,表示中国经济彻底扭转了连续5个季度的下跌,进入回升通道。其他一些指标,如楼市和股市快速回暖,电力生产开始正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上升,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年下行,今年1月,PMI指数仍在下行,很多人都在问,下行到何时是“底”呢?为保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不可谓不宽松,自2011年以来,货币供给量增长了46.9%,是同期GDP增长率的1.75倍,今年1月,货币增长率仍高达13.2%,贷款增长率更高达14.3%,但仍不能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今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形势2013年美国经济保持了温和的复苏态势。一季度GDP增长折年率为1.1%,二季度上升至2.5%,为去年三季度以来最高增速。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政府缩减开支仍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私人消费保持增长一、二季度私人消费支出折年率分别为23%和1.8%,  相似文献   

12.
周其仁 《商界》2010,(2):111-111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但是从数据来看,2009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一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对此可问三个问题: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降低?消费增速会不会降低?出口会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八五”以来,我国物流产业对GDP总量的平均贡献率为81%.拉动GDP年均增长率约0.8个百分点,物流业正日渐成为新的、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四川物价》2007,(1):32-33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摩根大通不久前称,美国经济放缓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太大影响,预计中国明年全年出口增长20%左右,GDP增长率为9.5%,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国将升值至7。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研究发现,今年一和度美国经济增长较快时,中国出口增速在30%左右,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出现降低以后,中国出口仍维持30%左右的增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盛 《新财富》2004,(6):45-45
我们坚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2004年将保持强劲势头.2005年则会略微缓和.其实际增长趋势将比市场预期更持久、更强劲。由于令年1季度经济数据高于市场预期.我们将2004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期值由原来的9.5%提高到9.7%.2005年的经济增速也由原来的9.2%下调到8.3%。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贸易》2014,(4):20-21
2月《中国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间弹性系数为9.7588(见图1)。其中,中国经济指数为0.7602,环比下降0.0036个指数点,下降0。4713%。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7899%,环比下降0.0258个百分点,下降0.3301%。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整个经济景气呈明显回落态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价格总水平却持续小幅上扬。至年初以来,工业、货币和信贷增幅已连续5个月持续走低,其中,工业增速降幅已近4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M1和M2降幅分别为5.1和4.2个百分点,贷款降幅也近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已大幅滑落了2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2季度GDP增长9.6%,比1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但是,在投资货币信贷以及经济增长率均呈明显回落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降反呈逐月持续上涨势头,2月份上涨2.1%、3月上涨3.0%、4月上涨3.8%、5月上涨4.4%、6月上涨5%、7月份进一步上涨为5.3%。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中刚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同向变化,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为27.1318。其中,中国经济指数为0.7064,环比下降0.0035个指数点,下降0.4930%;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6435%,环比下降0.0129个百分点,下降0.1685%。价格增长率为2.0609%,环比上升0.1652个百分点,上升8.7145%。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指数下降幅度大于经济增长下滑幅度。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闭引起全球恐慌,到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中国经济实现了完美的v型反转。这是中国政府及时有效应对危机所取得的成就。不过,在复苏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未来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也还面临种种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显峰 《市场周刊》2004,(10):38-38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将定为7%左右。这与2003年实际GDP增长9.1%相比降低了两个百分点,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7%的预期增长目标对于煤炭行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