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浦江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契机,以项目区建设为载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农业综合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0——2002年,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任务是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总投资2296.94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1066.94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村及农民自筹资金375万元,其他资金625万元。经过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天津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集农业发展资金,建立了“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资金形成机制和“国家投入为主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综合投入机制。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中央和市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6832万元,其中中央和市级综合开发有偿资金17254万元,占总投入的48%。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了全社会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激发和调动了农民和农村集体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受市场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农业综…  相似文献   

3.
祥云县1996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以业,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957.49万元,其中:财政有偿资金1873.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94.49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12.72万亩,建立林果基地3万亩,发展商品仔猪18.7万头,通过项目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720万公斤,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54元,取得了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农民、情况熟悉的优势,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为载体,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和办法,强化乡镇财政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的监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便于地方早准备、早实施项目,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财政部日前商有关部门,提前向各地区下达2012年的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资金指导性指标281219万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63576万元,增长了29.2%。  相似文献   

6.
阳高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以来,共完成项目总投资1184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979万元,完成土地治理总面积12.21万亩,建成产业化经营项目9个。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抓好农发资金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发资金县级报账管理体系,受到了国家开发办的好评。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山西财税》2012,(11):4
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增收,在已下达第一批补助资金2000万元的基础上,近日,省财政下达2012年第二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11个县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项目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2000年5月份起,我市在长丰县陶湖、肥东县长乐、肥西县烟墩三个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进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计划总投资额1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7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5万元,乡级财政资金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5万元).截止2001年6月底,共到位各类项目资金127万元,三个试点乡镇经一年多的项目建设,完成了示范面积3000亩、辐射面积约3万亩的建设任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基本达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东台市四期(1997-199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涉及12个镇(场)、4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85万人,完成项目投资3756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236万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1.7万亩,造林0.53万亩,建设多种经营及龙头加工项目6个.三年来,东台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以实现“两个转变“为出发点,坚持科学规划、择优立项,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验收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受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荣获2000年全省农业开发创业杯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资金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风险所谓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风险,主要是指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投入的财政资金,不能发挥应有作用,致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最终表现为财政资金损失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失败。在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管理中,其风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造成农发资金闲置、浪费和损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最基础工  相似文献   

11.
樟树市农业综合开发自1998年以来,围绕“三农”问题,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多种经营,以龙头项目带动农产品的系列开发,把保证粮、棉、油、肉、糖等农产品的稳定增长与农民收入的目标结合起来。”(国农发[1994]72号)的要求,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至2008年共投资714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47万元,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一、财政资金与自筹资金捆绑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一般由财政资金和项目单位自筹资金组成,但在项目实施时,项目单位往往不配套或少配套,仅使用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导致项目计划“缩水”。为保证项目能足额实施,沐阳县在拨付资金时.将财政资金与白筹资金进行捆绑。具体做法是:按上级批复的项目计划先计算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分别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拨付土建工程资金时,按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和工程完成额计算拨付;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巳成为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也时常发生违规使用、滞留转移、截留挪用以及配套资金不到位等违规行为,造成安排的许多项目难以实现预期效果。财政资金收效甚微。因此,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监管。巳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有效使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农民、情况熟悉、就地监管、随时监管的优势,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为载体,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和办法,推进乡镇财政基础管理和监管能力建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加强乡镇财政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其作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毛建文 《财政监督》2007,(10):35-35
农业综合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财政资金通过产业化项目扶持龙头企业,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管好用好产业化项目资金,对于落实中央支农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宣州区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一个农业大区,耕地面积83.1万亩.从1995年开始投资8434.7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638.67万元,群众自筹2261.98万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治理项目35.5万亩.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2000年5月份起,我市在长丰县陶湖、肥东县长乐、肥西县烟墩三个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进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计划总投资额1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7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5万元,乡级财政资金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5万元)。截止2001年6月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财政2004年共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支持郊区县的农业发展.其中用于扶持种植业项目的资金共计5798万元。用于扶持养殖业项目的资金共计3265万元。这些资金的使用绩效如何?对北京市郊区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多大?怎样评价?一直缺乏较为科学的量化分析.对这些财政资金绩效的评价也是北京市相关各级政府决策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2004年财政支持的种养业项目为样本.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在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进一步评价财政支持“三农”其他项目乃至其他类型财政资金绩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综合开发有偿使用资金回收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有偿资金,近年来已相继进入还款期。我县自1990年被国家确立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现已实施了三期开发,全县农业综合开发1994年、1995年到期应偿还的有偿资金均为16.8万元,1996年为39.45万元,1997年达到69.3万元,以后将逐年增加。这样,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抓好新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的同时,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工作职能和任务——做好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回收、偿还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三农"专项资金运行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三农”资金的使用,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但目前“三农”资金运行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违规违法事件屡有发生。如水利骨干工程成了“豆腐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被挪用;农村扶贫资金被贪污等等。为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借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