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伽玛分布地貌瞬时单位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概念性元素“特征河长河段”的响应函数作为水质点传播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具有水动力学基础和伽玛分布地貌瞬时单位线模型,推导出了三级,四级和五级流域的地貌瞬时单位线,并对其性质作了分析,详细讨论了参数的约束条件和求解参数的方法,实例检验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内罚函数法求解比较有效,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采用线性特征河长的概念,结合流域地貌特征,根据概念性流域地貌汇流模型的一般理论,以概念性元素"特征河长河段"模拟各级河道的汇流作用,建立了基于线性特征河长河段的伽玛分布地貌瞬时单位线模型。推导出了尼尔基水库控制的四级流域瞬时单位线的表达式,讨论了参数的约束条件和参数的推求方法,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对瞬时单位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由于下渗在建立径流形成模型中的重要性,从可变雨强中分割净雨时用了两个下渗方程:(1)用于分层土壤的Green和Ampt方程;(2)Kostiakov方程。这两个方程都曾用洪水过程线的水文模型(SMINF和BLOINF模型)作了检验。所得结果与实测流量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API模型,利用南方湿润地区一个实验性流域的出口断面流量、流域内降雨量及分布在流域内不同高程的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变化分析地下水流量过程线,得出了模型中不同Z、K值对计算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一、流域概况
八里庄湖位于泉河流域,湖区所在位置为淮北平原的泉河洼地,属临泉县城规划城区范围内,用地类型主要为公园绿地,汇水河道为张台大沟.来水流域面积7.1km2,湖区水面0.55km2,总库容288.6万m3.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原发表在苏联“水利技术与土壤改良”杂志1954年第12期,国内在实际工作中曾有人采用及推荐(见“水利工作通讯”1955年第12期及“中国水利”1956年第7期)。但过去介绍得均不够完全,为此,本刊特请原作者重新写出发表,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水文分析计算中,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水利工程防护安全的重要依据,在因采用的方法不同,所涉及的洪水过程线的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也影响到防洪工程的设计指标,本文通过实例就水文设计规范中常用的同倍比放大法和同频率放大法[1]两种放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以便在实际中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详细阐述设计洪水过程线放大方法与原理,并提出根据流域面积大小对典型洪水过程线历时的修正,以及对典型洪水过程水量时程分配的修正。扩大了典型洪水过程线使用范围,进而可以满足各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由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洪水过程线,常规的同频率放大法反复修正使人感到繁销不便,而根据设计洪水过程线纵横座标进行分解,然后再加以组合,一次性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即分解组合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程序功能与适用范围本程序基本上按照浙江省综合单位线计算公式编排,适用于水文资料欠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洪水过程线及洪量的设计计算及校核。二、计算公式与程序中符号说明(一)程序中采用下列计算公式:1.理想单位线历时六小时净雨量Ri=(TR/Tr)~(1-n)ri=2~(1-n)ri2.理想单位线单位面积洪峰流量QF=0.04SL~(0.26)Ri~(0.33) 相似文献
18.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放大,由于峰、量放大倍比不同,放大后的过程线衔接处常出现突变现象,需徒手修匀,有时可能会导致较大误差。为此,1984年5月鲍尔明提出了一种放大方法。由于鲍尔明法在应用中有一定缺陷,所以本文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鲍尔明法在实用上比较先进,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放大,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放大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安大略省北部地区某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附近一座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水区域化和HEC-1模型,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推算未设站流域预期洪峰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