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后监督中心作为人民银行的一个内控机构与纪检监察、内审共同构成人民银行系统内部的专职再监督部门,且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及其他风险,但是三个部门在监督信息资源共享和沟通方面还不够和谐。  相似文献   

2.
人民银行在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中,已逐步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等监督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监督作用,为防范各类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部门的  相似文献   

3.
史敏 《金融纵横》2007,(1):52-53,51
2003年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为确保人民银行依法履行职责,防范各类风险,内部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人民银行分支行内部专职再监督部门,在以往只有纪检监察、内审2个部门的基础上,2004年又相继增设了事后监督中心。目前面临的新课题是:如何在人民银行现有内部监督格局的基础上,构建“  相似文献   

4.
从健全风险控制体系角度,事后监督评价构成了包括业务部门的管理控制、内审部门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执法监察在内的基层央行风险控制体系,但又不同于纪检、内审部门非连续性的重点检查的结论,而是对会计核算过程连续的、及时的独立监控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吴云川 《时代金融》2013,(23):216-218
当前,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评价体系的构成包括了核算部门的内控管理、内审部门的专项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执法监察等风险控制体系。但是,本文阐述的建立会计核算监督工作评价体系却是不同于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的非连续性的重点检查结论和评估,而是指事后监督中心通过连续的、及时的对营业、国库、财务、货币金银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审核、控制和检验后的总体监控评价。而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客观和事实的基础上。一、核算部门业务风险的具体分类《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监督部门应依据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规情况的性质及对资金安全的影  相似文献   

6.
谭晋  范晓霞 《金融与市场》2011,(1):65-66,76
纪检监察、内审、人事与事后监督是基层央行承担内部监督职能的部门,各监督部门的优化整合成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央行内部监督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拟从事后监督角度分析大监督体系的构成,阐述如何更好地发挥事后监督职能,从而引导和促进基层央行大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央行内部“大监督”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敏 《金融会计》2007,(5):66-67
一、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作为目前人民银行分支行的3个内控机构,尽管其工作职责、任务、管理体制和监督对象、范围、程序等不同,但从工作性质看,均属于人民银行系统内部的专职再监督部门,且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及其他风险。  相似文献   

8.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是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而成立的.事后监督中心独立于各业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内审部门的审计监督、纪检部门的执法监察等共同构成了"四位一体"的央行内部控制体系,发挥着规范会计核算和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银行县支行事后监督、内审职能的上收,县支行纪检监察部门承担着县支行同级监督的职责。近年来,县支行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和加强县支行同级监督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案件的防范。但是,随着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的不断深化,根据目前县支行同级监督的现状,按照岗位整合的要求,支行监察室与办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是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而成立的。事后监督中心独立于各业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内审部门的审计监督、纪检部门的执法监察等共同构成了“四位一体”的央行内部控制体系,发挥着规范会计核算和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事后监督部门的成立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资金风险防范、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对会计(营业)部门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提高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被监督对象利用事后监督部门的监督结论,在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事后监督在央行内控体系中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立"和谐央行"的内在需要,人民银行为了规避防范资金风险,事后监督工作从各业务部门分离出来,事后监督中心应运而生。至此,以内审、纪检监察、事后监督等多部门监控为基础,以防范银行资金风险为出发点,以促进央行正确、高效履行金融服务职能为目标的人民银行内控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事后监督中心是央行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后监督的科学定位,是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基本前提,因此迫切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加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事后监督职能作用发挥的成因,对基层行建立以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等部门"大监督"体系中事后监督工作发挥作用的途径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银行体制改革 ,内审部门单独设置。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形成了以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为依托的再监督管理体制 ,这一格局刚刚形成 ,对于再监督执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尚未深化 ,而再监督执法的难点和弱点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央行再监督执法的迫切性目前人民银行的监督工作尚存在诸多不如人意处 ,由于再监督缺乏力度 ,许多问题屡屡发生 ,削弱了人民银行执法的权威 ,监管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金融监管处罚力度偏弱。如现金管理、贷款证管理、利率管理的查处力度不足。这与…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职从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高度,将事后监督业务从会计核算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专职部门实现对会计核算的外部监督和管理,并逐步探索形成了适合本地的事后监督模式,这些对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央行全面防范风险的需要来看,从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制度的角度来看,事后监督部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后监督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风险、强化内控、防范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资金财务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后监督一般是指事后监督部门对每日发生的涉及资金安全的全辖相关业务,包括财务会计、支付清算、国库业务、发行业务的全面审核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李晋海 《西安金融》2005,(11):73-74
本文从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等监督管理部门的体会和认识出发,详细地阐述了监督机构的范围、被监督的对象、监督的重点、监督的目的以及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深入分析了监督工作面临的各种力量和压力,阐述了监督工作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环境的积极意义;从树立强烈的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协作的内部关系、加强制度建设等治本之策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从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高度,将事后监督业务从会计核算部门独立出来,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核算质量,规范核算行为,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对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央行全面防范风险的需要来看,事后监督部门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后监督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人民银行事后监督部门的会计、国库、发行业务的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强调了事后监督的重要性,并参考国外中央银行内部监控的同步性与主动性经验,对创新当前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提出了对策。近年来事后监督的良好工作绩效,在最小二乘(OLS)方法下也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事后监督工作是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的重要一环,事后监督部门是人民银行内控和风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事后监督的本质在于通过一系列控制活动来识别和防范资金风险,为加强内部控制,为履职效能提供保障。一、事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事后监督隶属关系不顺畅由于事后监督中心不实行垂直领导,又未明确规定上级行各业务主管部门对事后监督中心的指导形式、方法等,形成谁都管、但谁都没有真正管的“多头管理”状况。2.监督手段落后、操作规程出台滞后目前对营业部门事后监督采用人工监督同计算机监督结合,对国库核算业务仍只有人工监督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