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旭  郑小刚 《浙商》2009,(12):78-81
贾文良跟“车”耗上了。这不是普通的车,而是一种水陆两用的特种车,他给取了个名字,叫“西贝虎”。 “我是头脑发热搞出了这么个车。”在一次论坛上,贾文良快言快语地说。“但最终我是胜利者。”他又有些自得地表白。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11,(9):110-111
枉顾“他者”的存在,只有“我”的利益,只有“我”的唯一,这就是“我执”,“我执”是一切执着和一切烦恼的总根源。“我执”的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在充斥泡沫的中国咨询业,张宪平坦言自己是个不入流的角色,他“自我炒作”、“反自我包装”和“另类”让从业十余年的创始终寂寞如许——他坚信成功的策划就是为“企业解决问题”,他坚信他的实战案例完全能够为张氏式的策划“说话”……  相似文献   

4.
潘欣怡 《浙商》2006,(3):76-77
“前两年,他很喜欢喝酒,我们俩一起打遍酒桌无敌手。”现在的陈邓华说到这个话题时已是心情沉重,因为他深知再也没法重温那段光景。因为那个“他”在2006年的年初,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我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跑马的汉子     
俞越 《浙商》2012,(13):93-93
“优点不少,缺点不断。”这是俞光十年寒窗中,老师用得最多的评语。俞光则诙谐地表示,自己将最好与最坏和谐地集于一身,在他40年的筑梦人生中,充满着“破”与“立”的戏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射”既是一种“兵”,也是一种“礼”。“礼”是“兵”、“艺”和“仁”三合一的境界。中国的“射”礼传到日本,演化为一种单纯的“艺”,一种“禅”艺。德国哲学家奥·根·赫立拉尔到日本修炼这种弓艺多年,最终体会到弓道的目标并非竞技射击而是精神射击。他把自己的体悟写成《弓和禅》一书,让人们完整地体会这种弓艺修炼过程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7.
创业者看他像投资人,投资人看他像创业者,他是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派”。“红杉已投资的500家公司中,近一半已上市和成功退出。”  相似文献   

8.
陈鹏  赵镜亮 《华商》2010,(11):30-31
老子不信邪——简直狂妄至极。天下非常之事业,是你一句“不信邪”就能成的吗?一个只会死命往前冲,却不讲求策略的人,永远当不了“英雄”,是“莽夫”。这个道理普通人懂,简伯华当然更懂,他是“勇”也有,“谋”也要。  相似文献   

9.
倪轶容 《浙商》2011,(2):128-129
在乐可蜂身上,“空”与“实”是两种交替出现却又彼此不矛盾的元素。他自诩“空想主义者”,却有着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相似文献   

10.
何方中 《华商》2014,(12):89-91
他是产出力旺盛、同时争议不断的行业“风头趸”,而她是这一行成名已久的“祖师奶奶”。这一次,他的新作做足铺垫、攒足话题而来,甫一亮相却被发现,有张按照“祖师奶奶”整容的脸:眼耳口鼻无一不是后者标志性元素的“饼印”——没错,这是最近抢尽头条的“琼瑶战于正”,但人物设定号隋节发展可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故事。将“他”换作“小马哥”Marc Jacobs,而“她”则是无人不知的香奈儿女士,那一回,他动了她签名式的菱格纹包……  相似文献   

11.
《商》2013,(19):22-26
“京东”为什么叫“京东”?因为刘强东初恋女朋友的名字中有个“京”字,他把“京”与自己名字中的“东”合在一起,就有了“京东”。  相似文献   

12.
刘继阳 《商》2013,(19):116-116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洞穴理论”把“善的理念”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动力和终极,是他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把理式作为最高存在,把“善的理念”作为建立“理想国”的基础与目标,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值得令人欢呼的伟大创举。但今天我们必须认知到他的局限,更全面和准确的阐释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终极意义,那就是人性的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贸世界》2006,(11):40-40
动辄几百人挤在一个会场里喊口号,“我要成功”,“我一定行”,“我是最棒的”……不可否认,在那种气氛的感染下,一个再低落、卑微的人都会感觉良好。但是,旦走出会场,当他仉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时,那样一种孤独、那样种反差会让人觉得空虚。因为他们抑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懂的时候就满怀激情去开拓市场,一“热”一“冷”,几个回合下来就很容易“感冒”,所以新人的流失率也就高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鲁渝华 《商界》2005,(11):55-57
虽然事业没有再度起来,诸杨文并没有特别失望。临行前他告诉记者:“只要你的心还不死,你就一定还有机会。”而就为这句话,他说自己会铭记在心。并继续地寻找着下一个“起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干净与简单     
王文正 《浙商》2011,(6):83-83
我宁愿称呼李若中为“李老师”,而不是“李总”。在我眼里,他作为“文化人”的成分远远大于作为“商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上岸     
刘曼时常阅读与民主法制棚关的文章。他甚至和妻子商量,将来如果生个儿子,就取名叫“民生”。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他干“黑心事”——把一箱箱的假冒名牌水饺,送到那些信任他的人手里。可是他也知道这条路走不长,他决心去寻找一种期待已久的问心无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进出口经理人》2009,(9):76-76
4年前,柏唯良教授告诉我们“细节营销”的精妙之处,现在他又精益求精,对自己有了很多“破”和“立”。这是“发现、测试、完善、科学管理”的再生之旅,也是学问家、企业家的达善之径。  相似文献   

18.
《商界》2006,(7):158-159
高健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却对内地国情了如指掌。今年是他进入内地市场的第八个年头,这位掌控着数十亿元资金的基金管理人,既不同于“纯海外派”,也不同于中外合璧的“海归派”,而是一位吃透了“中国特色”的内地通。  相似文献   

19.
头顶“钱王”桂冠的王刚居然深陷“无钱”的困局——自信有“赚钱”天分的他,终归还是栽在“钱”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他纵横歌坛三十年,是华人流行乐坛当之无愧的常青树,被人尊称为“校长”,他卖呼机,建网站,买房产、开餐厅,个人收入长期排列艺人榜的前三强,他就是“永远25岁”的谭咏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