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 《中国房地产》2007,(12):58-59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调整转型,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开发商不下千家,随着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与企业发展方向的转变,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相继退出,只有兼具雄厚资本实力与长期经营能力的企业才能继续留在市场,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必然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1995年中国房地产稳步迈向市场经济张跃庆国家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建设,在1994年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房地产投资规模得到了控制;房地产投资结构得到了调整;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中介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3.
靳海峰 《企业研究》2011,(4):106-106,111
中国的房地产住宅市场一直采用地产商和房屋开发商合二为一的开发模式。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单一、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的传统开发模式正随着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将出现新的变化。本文就新式房地产开发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做了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湖南房地产》2005,(2):4-5,7
如果说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的态势是谨慎乐观、有惊无险的话,那么我们对2005年的看法是十分谨慎。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已经开始离开此轮周期高点,正在步入周期的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5.
清风 《中国房地产》2005,(12):23-24
2005年,被业界称为房地产的“政策年”。在这一年中,土地、金融、税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调控房地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年中,宏观调控的成效开始显现,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格局也随之调整。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可以说,2005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年,是行业发生重大转型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市场有着紧密的关系,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沈阳房地产市场需求、供给及房地产价格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情况,判断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积极影响,并提出防范利率机制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苏常强 《电子财会》2009,(9):9-11,14
从2002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情一路走高。但到2007年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开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财务质量及其风险控制状况逐渐受到公众关注。本文应用Z分数模型并针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特征对模型进行了扩展,依此分析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财务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企业财务质量不容乐观,对此政府与企业应该分别调整其监管政策和管理策略,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政策调整歧见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各地房地产的交易量从上半年开始滑落,到下半年愈演愈烈。随之,一些地区出台了鼓励需求的政策。10月下旬和12月下旬,中央管理部门两次出台了稳定市场的综合性政策,其中包括推动住房保障工作的措施。下半年,宏观方面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并非完全针对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政策。可以讲,上述这些行动是对于房地产政策的一次较大范围的调整,调整的主要倾向是适度放松了前几年对房地产需求尤其是住房需求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济阳县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几年的迅猛发展,目前迎来了一个转型阶段。房地产市场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转向“天清月明”,消费者由最初的盲动转向理智理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将在不断的徘徊中实现调整,而后以新的面貌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和浙江省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宏观调控政策综合效应已凸现,全省房地产投资得到控制,投机得到遏制,自住消费成为市场主流,房价增幅回落至个位数。全省房地产市场转型调整加快,不断由投资市场向消费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不断由短期投资为主向长期投资为主、以土地盈利为主向以产品竞争力为主转变。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格局发生了明显的阶段『生变化,房地产市场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作用不断发挥。去年9月后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但市场成交问题不容乐观,短期性风险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发展推进过程中,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变化甚至还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过程。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市场调整过程之中逐渐发生转变。房地产波动影响我国经济波动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房地产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达到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其关注的重点。本文探讨了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从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金融制度完善等对策,展望房地产经济的改革与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期,人们称之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30多年平均10%以上增速下降到6%至8%。在这样的"新常态"下,房地产走过了单边上涨的十几年,在2014年迎来了新一波的回调。而同以往数次调整不同的是,此次调整是在未受政策干扰下单纯的市场行为。那么,"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和趋势?房地产转型和升级的机遇在哪里?尽管创新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但如何创新才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经纪人(real estate agents)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依照客户委托,提供优质服务。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的房地产经纪人将面临更加广阔、复杂的房地产市场,他们的责任更重大,工作更有意义。然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最大、最有生机的房地产市场,根据经济学原理,这个庞大的房地产市场其实是信息最不对称(不完全)的市场,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将面对世界最庞大的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4.
陆明柱 《上海房地》2005,(11):22-24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进入了价格理性回归的稳态发展阶段,从各地区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以及中国的住房景气指数分析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观望期,因为随着价格走势的变化,消费对于价格走势的预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基于目前房产投资在中国的GDP中占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度,因此,对于房价的稳定在中国的各个地区由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大小和程度各异,使含义和政策各不相同。由于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存在,需要对于保险机制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保险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房地产质量保险,住房信用保险和住房保证保险,住房抵押贷款寿险,房屋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险。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房地产业涉及面非常广泛,房地产经营中须缴纳的有关税种也相应较多。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降低房地产企业税收负担,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尽快发展,使更多普通公民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一、充分利用房地产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我国现行税制,房地产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散在各税种的具体规定之中。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与流通交易过程中,及时了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政策变化,把握投资时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城镇居民购买住房的热情空前高涨,银行按揭体系逐渐形成,不可否认,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是一个极具投资力价值的市场,近年来,一些海外地产基金纷纷进入亚太地区“淘金”,由于在日本及韩国房地产市场增长缓慢、商机难寻,中国异常活跃的楼市就成了其“第一落点”。  相似文献   

17.
贾宝林副厅长 (2009年3月5日) 今天会议主要是总结2008年和部署2009年房地产管理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过去一年房地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2008年,是房地产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历经了宏观经济的较大转折、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房地产市场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持续之长、调整之深,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次调整,既有经济增速调整、疫情反复的影响,也有房地产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作用。长期以来,房地产发展对高速度扩张、高杠杆融资的依赖,导致了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不稳。当需求收缩时,供给同步收缩,双重的压力引起市场快速下行。尤其是依附于房价不断快速增长、销售流畅的融资模式,一旦所依附的条件不复存在,市场急剧下行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调整转型期,正确看待和认识调整期中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调整转型期中房地产市场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产生波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今后的调控走向.  相似文献   

20.
黄万成 《价值工程》2014,(21):209-210
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证实,在中国也逐步成为政府调节房地产业发展的手段。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政策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而随之变化,本文研究中国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对如何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