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中国国际收支正处于双顺差阶段,本文将提供一个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双顺差的成因、利弊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时笔者深入得从居民高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投机资本这三个方面入手,并针对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些弊端,相应得提出了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外汇收支延续了大额顺差的局面,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中的货物贸易顺差已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导因素。本文从贸易方式、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三个角度分析货物贸易顺差的构成,指出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是由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设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完成的,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亚洲国家产业链转移的必然结果,是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贸易顺差转移。  相似文献   

3.
探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国际收支正处于双顺差阶段,本文将提供一个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双顺差的成因、利弊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时笔者深入得从居民高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投机资本这三个方面入手,并针对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些弊端,相应得提出了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态势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华 《改革》2007,(9):39-43
从当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深化角度的研究表明,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持续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激增的根源。持续双顺差的格局可能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一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作出政策调整:转变外贸政策;增加政府及公共支出,使国内储蓄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不断完善外汇储备制度,成立专门外汇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征、原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持续的双顺差格局,这种格局是国内体制扭曲,尤其是金融抑制的产物。双顺差的“一体论”强调加工贸易主导型FDI的大量导入是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同时出现双顾差的直接原因。双顺差的“分体论”指出了中长期内影响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余额的经济因素可能是不同的,国内金融抑制的消除,民营企业出口动力的增强将改变贸易顺差的构成。资本帐户的余额变动则越来越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脉络。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非均衡条件下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湘君 《改革与战略》2009,25(11):58-61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难以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而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危害严重,而且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文章首先从我国双顺差的现状、成因及危害完整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况,然后提出我国必须采取自主积极的调控方式应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的影响,并利用蒙德尔-弗菜明的IS—LM—BP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采用的四万亿振兴投资计划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半年低0.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在三季度的小幅回落与我国宏观调控取向一致,表明上半年一度出现的过热趋势得到了抑制。当前经济中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部失衡,即国际收支和贸易收支的顺差过大、外汇储备严重过多。  相似文献   

8.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关键时期,调控产生的效应遏制了经济增长过快过热,更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不平衡,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现象呈现强化趋势,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和妥善处理大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但是,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提出应从多种角度,综合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就如何将这些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进一步融合,货币供应已不仅是单纯的国内问题,国外因素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在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的背景下,以相关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为依托,分析了国际收支对我国货币供应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表明,国际收支顺差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国内货币供应的增加,形成了一种变相的"外币替代",可能对国内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不利的冲击.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减少货币吞吐对国际收支的依赖,增强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09,(10):6-6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15日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仍呈现“双顺差”,但顺差规模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0%。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1190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6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孙亚菲 《特区经济》2008,(7):268-269
自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制度以来,中国国际收支一直面临着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结构,产生这种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特征和由于对外资优惠而吸收的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两方面入手,分析他们对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融资外资化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玲竹  张婷 《特区经济》2006,(9):337-338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但融资问题却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外资正大量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央行121号文件更是在法律上为外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开了绿灯。有金融专家认为:外资会成为房地产融资新趋势。本论文探讨了房地产业外资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外资冲击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投资波动与城市化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37-40
房地产投资波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关联性.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两种效应以及对城市化水平影响,并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了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了两者因果关系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还受到房地产价格波动、人均购房面积、城市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家庭如何利用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实现家庭投资绩效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中国家庭投资多样性和投资绩效都还不高,家庭风险-报酬比也远远低于国外。所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家庭投资绩效的影响就显得较为重要。通过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4年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家庭投资绩效与投资多样性的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家庭投资过于偏好投资性房地产,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还不充分。这为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扶贫攻坚战略提供了部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近期美国投资机构尤其是私募公司关注和青睐的房地产税收留置权投资情况。以美国密斯斯比州Hindscounty从1994年至2008年14573次房地产税收留置权的投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采用Probit和Logit模型,研究房地产所有者在规定时间内未赎回的概率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结论:房地产所有者不赎回的概率,即投资成功(Mature)的概率与土地实际价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建筑物实际价值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地使用面积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通过量化分析方法,得出了房地产税收留置权的投资策略,以期对投资美国房地产税收留置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又使我国支出国际铸币税,因此,国际铸币税也有一个收支问题.本文在计算我国1996年-2011年国际铸币税收支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和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国际铸币税收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我国的国际铸币税收支对我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汇率水平、财政赤字、净出口没有影响,对我国的GDP、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邱冬阳  彭青青  赵盼 《改革》2020,(3):85-97
根据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用固定资产投资板块结构来测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2013-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13-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出弹性系数在逐渐变小;分类别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对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前后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小,制造业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大。因此,在总量上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结构上要加大制造业投资、控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因素的分析,根据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特点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该模型一是通过指标值的正交变换消除了指标间存在的信息重叠.二是采用信息熵的客观赋权法来减少在评价过程中对主观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要充分考虑其投资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房价飞涨的根源是投机,房地产投机的根源在于其本身的投资属性。房地产泡沫的挤压,只有真正从打压投机入手,才能取得长远的效果。因此,抑制房地产投资品性质,突出其消费品性质,是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从传统的本地市场逐步转型为跨国市场。本文以亚太区最大房企CapitaLand为例,深入分析其近七年的国际投资规律,包括在东道国选择、投资规模、投资产品类型和投资利润方面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跨国房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