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异常活跃时期,截止“八五”期末,我国大陆设市城市已达630多个,城市人口近3亿人。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潮流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专家预测我国城市化未来进程将有三个特点,一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速度加快;二是城市群明显增多;三是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成为未来城市人口增长的主体。站在世纪之交和体制转轨的特殊线上,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珠三角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工业基地,其生产规模已超过美国东岸及欧洲,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群辐射力逐渐增加。深圳以无与伦比的“深圳速度”缔造了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并且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目前,广东全省的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其中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达到了72%,催生了一大片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概念,似乎不容争议。改革开放以来,笔者一直从事城市经济研究,阅读过大量关于城市化的书藉,自己也撰写了关于城市化的著作和文章,应该说,对城市化是比较了解的。但是近来,我去了一趟我的家乡——浙江诸暨市农村,对城市化的概念产生了新的想法。觉得过去对城市化的理解过于概念化,有必要对城市化重新认识。对城市化,过去主要是从地域和人口的角度进行认识和论证,即从地域的角度区分城市与农村,从户藉区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界线比较清楚。但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城市与农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浙江诸暨市原来是一个县,城关镇是事实上的城市。1989年诸暨由县变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占比逐年攀升。但是,仍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文章首先对西方关于农村人口转移的理论进行回顾与分析,随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城镇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半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蓬勃发展的城市化,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被彻底破除的背景下推进的。虽然已有近2亿农村人口在各类城市就业和生活,但却不可能与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同等权利、机会和待遇。这就决定了我围的城市化,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民转变为进城打一的农民工;第二阶段,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即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城市的缩影。我国的城市化因此面临着如何面对“半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城市化"中人口迁移的误区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集是城市别于农村的最主要标志。人口、用地及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与趋势,称为“城市化(”Urbanization)。我国城市化城镇人口的增长50年来分为三大阶段。不同阶段城市化呈现了生产型城市、生活型城市和朝着生态型城市转变的特色。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人口的分布对“城市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误区是:向农村、向土地的人口迁移;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流动人口迁移,如中国特色的“民工潮”。户籍障碍是歧视性政策的温床,消除户籍制度背后的附加功能,是改革户籍制度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城市人口从1.7亿增加到接近6亿,平均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400万左右。同时,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8-200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1.12万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达到9.16万亿元。“到处都像大工地”就是人们对此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8.
1.城市化与城市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水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体现.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 1867年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既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又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新疆财经》2001,(6):30-31,35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大大落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造成这一落后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少安 《发展》2001,(12):43-44
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等角度,都可以充分论证加速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性。本文要分析的是“制约城市化的几个主要的制度因素”———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落后的“城市”观念,从而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重大的制度创新。?现行户籍制度阻碍人口和资源的流动和相对集聚,从而阻碍城市化尽管人口集聚不等于城市化,但是城市必然有人口及其他资源的相对集聚。集聚的前提是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是人口流动的最大障碍。尽管近年来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一、"乡村空心化"的基本表现 "乡村空心化"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等等,其本质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城市边界不断扩展和乡村边界不断缩小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资源要素向城市的转移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是以政府主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由于在一定限度内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再加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自发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极度不合理.这是第一层次的"乡村空心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城市化的人口结构出发,分析准城市化现象,描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结合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农民、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有着悠远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力得以极大解放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工"群体开始形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工潮"趋势愈演愈烈,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本文以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为要点,从已经取得的成绩、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来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拉-费模型政策含义是,加速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保持农业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完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该模型对我们的启示是:“三农”问题的求解前提是消除城乡分割制度;根本出路在于产业非农化和人口城市化。为此,要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走以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化和城镇化走过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提出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城市化道路。进入“十一五”时期,又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口、要素、产业集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什么叫新型城市化道路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比如,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不高;又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建设,没有占2/3人口的农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急速向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约有1.3亿农村人口离开了土地流向陌生的城市。这些流向城市的农民,家住在农村,人活在城市;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他们始终没有得到城里人的认同,处于不尴不尬,不清不楚的地位。“农民工”,这个略带鄙夷色彩的雅号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出现在政府的文件上、城市人的口头上、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工”的种种问题植于历史和现实的城乡不同社会资源配置的土壤之中。农村人…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城市从农村孕育、分离、对立开来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及其经济活动非农化及其聚集的过程,是向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是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村城市化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因为大城市“病”本身就难以克服,何况我国现有的大中城市普遍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道路,只能是自上而下地把城市的产业、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转移,承接这个转移的就是作为在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小城镇。让农民在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当…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包括人口的城市化和土地的城市化,我们通常所讲的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的城市化,即人口在城市迅速集中的现象。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