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麦克米伦缺口为切入点,从信贷配给理论、融资优序理论、关系型融资理论和小银行优势理论入手,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回顾与评价,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金融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陈勇 《云南金融》2011,(2X):165-165
关系型贷款融资在美国、日本等国拥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它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关系型贷款。  相似文献   

3.
关系型贷款融资在美国、日本等国拥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它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关系型贷款。  相似文献   

4.
吴洁 《金融纵横》2005,(10):15-17,6
当前,关系型贷款成为国内外政策制订者、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并涌现了大量文献成果。本文拟对近年来的关系型贷款文献进行回顾总结:首先介绍了关系型贷款的概念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银企双方长期多渠道的接触形成关系型借贷,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提供优化的融资方案.本文立足实务和理论研究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揭示关系型借贷应用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更好地服务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本文对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然后,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在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考虑到变化的企业和银行外部环境,提出了研究大银行与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的最佳结合成为必然趋势,从更全面的角度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系型融资作为一种以关系、长期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融资形式,以银行对借款人保持密切监督、银企重新谈判和双方隐含的长期合约为基本特征,其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正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国际上不同制度下关系型融资模式的比较,进而分析关系型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旨在开拓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新方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外关系型借贷理论的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型借贷(Relationship banking)理论近年来一直是国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90年代以来国外与关系型借贷有关的主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地介绍,这些文献主要从形成原因、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影响和主要影响因素三个层面对关系型借贷理论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邱笛 《新金融》2015,(11):53-57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小企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进行考察,并从理论上分析关系型融资这种融资制度安排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运用博弈方法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关系型融资效率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发现,关系型融资是解决金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研究关系型借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合作的银行数量、银企合作时间、企业的人情消费和银企关系的满意度等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企关系的满意度和企业销售额与贷款利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企合作时间等其他因素符合假设但并不显著.最后,从企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系型融资理论实际上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发展基础上出现的金融中介理论。本文从博弈的角度,构建银行和中小企业交易双方的收益函数,通过静态博弈、两阶段博弈和多阶段博弈的分析,论证关系融资既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又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发展关系型融资是双方融资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关系型融资的含义及其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 (一)关系型融资含义 对于关系型融资的概念,不同的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含义. Aoki and Dine(1997)认为,关系型融资是指银行为了能够在未来获得租金,而在一系列难以合约化的状态下提供额外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系型融资逐渐成为国内外政府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与前沿问题。目前在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型融资已成为减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在我国却未引起政府和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分析、比较美、日、德的关系型融资模式,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村金融与农户融资制度的有关理论,并指出我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城市利益导向下的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并行的行政管制与操纵,最后从研究范式、研究结论、原因与政策主张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并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李其成 《时代金融》2012,(36):232-233
本文采用综述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就证券市场融资超募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介绍和分析。首先笔者将前人研究成果按融资超募现象、成因和产生的问题分成三类。经过梳理,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融资超募现象成因研究较多,对此笔者将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融资超募现象成因的研究主要有资本市场制度假说,承销商声誉假说,利益驱动假说和投资者情绪假说这四种假说。最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力图为政府监管层、金融机构以及上市公司提供更有实践意义、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融资问题备受关注,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文献相对分散.鉴于此,本文从普惠金融的视角对国内外有关文献加以梳理,对我国学者在家庭农场融资困境、融资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综述,并指出后续研究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介绍了动产融资顺利展开的条件,并从中小企业自身资质弱、信息不透明、交易成本较高、外部环境差等方面简述了动产融资开展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偿性贸易理论以及关系型信贷理论阐述了兰州银行依托圈链技术应对问题的对策方案.最后提出了完善动产融资需要的法律体制建设,包括建立高效担保物权实现机制、完善动产融资法律范畴、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分析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学者更加深入研究此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融资和融资绩效,是决定众多中小企业命运的关键。中小企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获得的融资却与做出的贡献不成正比。在目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架构中,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因此,银行信贷的可得性、数量及获得贷款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绩效。鉴于目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透明和抵押物不足等现状,关系型信贷技术被认为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熵权、因子和多元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关系型信贷技术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银企之间相互合作,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绩效。  相似文献   

20.
引入关系型融资,可以为破解农村领域的融资困境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论文基于对关系型融资的内涵、效应、组织基础及外部环境等内容的理论考察和对农村金融运行特征的概括分析,进而提出,应将关系型融资的理念引入农村金融领域,充分发挥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这两种不同制度安排的比较优势,重新构建一个从农户——农村金融机构——非正式放贷人——农户之间的内生性农村金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