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结合国际金融业与国内金融业现状,分析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恰当时机、有利条件及合适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业推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国家基本上采用了金融混业体制 ,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后的金融业开放必将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体制带来冲击。文章主要探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以及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必要性 ,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还实行分业经营制度,但长远来看,中国实现从分业经营制度到混业经营制度的演变将是大势所趋,如果能选取一个已经完整地经历了这一制度变迁过程的国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将可以使我国借鉴他国经验,更好地把握这一进程,使这一演变过程进行得更加顺利。而美国作为一个从分业经营制度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制度的典型代表国家,正是我们理想的研究和借鉴对象。文章以美国的金融业经营制度演变为研究重点,并探讨其对中国金融业经营制度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业在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下,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金融业改革开放迫在眉睫,而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究竟应当实行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制度。文章从金融制度变迁的角度、二者本质比较和实证结果角度以及我国实行混业经营制度的内外推动力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提出了我国推行混业经营制度的策略性建议: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并分析了我国进行混业经营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的若干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然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分业经营所体现出来的局限性、混业经营的优势 ,“入世”的巨大外部压力、国企改革的迫切要求和金融企业、监管部门的觉醒 ,使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认为,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适合国情的理想混业经营模式,提出了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总体战略,主张以“两梯次推进,三步走过渡”的战略安排向混业经营过渡,同时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改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加入WTO度过五年的保护性过渡期后,将向世界开放金融市场。继续实行分业经营,势必缩小我国金融业的生存空间。向混业经营转化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金融控股公司: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及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多元化金融集团实践的考察,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体制的有效途径,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问题提出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相互渗透交叉,跨业经营,不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应对入世后的国际金融业竞争成了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其中的焦点是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了积极应对国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大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成为了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思路,这无疑会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控股公司体制的独特性质决定了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和核心地位。要使控股公司形成合力 ,实现规模经济 ,必须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系 ,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 ,合理确定控制框架和内容。控股公司财务控制从集权程度来考察 ,可划分为集权制、分权制、相融制 ,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及相适应范围。正确选择财务控制模式对于控股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从各公司实际出发 ,并充分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产品 (产业 )选择、管理素质以及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15.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运营效应与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渐成世界各国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并成为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本文对金融控股集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总结金融控股集团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流动性支持效应以及业务协同效应,分析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基础风险以及风险传递的机理,并探讨其风险度量方法及监管方法,从而为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以及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国内各类金融控股公司相继出现。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虽然使我国金融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与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讨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局限,并提出了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