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生产或进出口含有DEHA(己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已生产和出售该类保鲜膜的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已出厂产品。此时,据第一财经时报10月13日独家报道日韩生产PVC保鲜膜可能致癌,仅仅13天。国家质检总局昨天提醒消费者选购聚乙烯(PE)食品保鲜膜或标识“不含DEHA”的PVC食品保鲜膜,使用保鲜膜时不宜直接用于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也不宜直接用微波炉加热。国家质检总局是在对44种PVC食品保鲜膜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得出结论之后,发出上述公告的。据了解,在第一财经时报对PVC…  相似文献   

2.
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生产或进出口含有DEHA(己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已生产和出售该类保鲜膜的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已出厂产品.此时,据第一财经时报10月13日独家报道日韩生产PVC保鲜膜可能致癌,仅仅13天.  相似文献   

3.
洪涛 《大众标准化》2010,(12):24-25
<正>新国标规定,PVC保鲜膜应在包装上标注"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等警示语。从2010年9月1日起,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已开始正式实施,无警示标志的保鲜膜将严禁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4.
保鲜膜进入中国市场已有相当时日,毫无疑问,保鲜膜作为电冰箱的配套用品和食品简易包装主要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随着人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保鲜膜也由消费宠儿逐渐沦为新时期的弃婴。现在,日本、韩国明确规定,禁止进口保鲜膜,禁止用保鲜膜作为食品包装物。  相似文献   

5.
媒体搜索     
《上海标准化》2005,(11):5-8
我国半数国家标准需修订鼓励企业参与制订标准,质检总局叫停有毒PVC食品保鲜膜 国标近期将颁布,我国移动存储器标准即将发布,蜂蜜强制性新标准将通报给WTO,残疾标准将修订公布,建设部公布‘绿色建筑”标准,住宅性能评定国家标准即将颁布,整体厨房推荐性标准年内将出台  相似文献   

6.
保鲜膜真的像宣传中说的那样———能把新鲜裹起来吗?记者曾向多位消费者询问,结果无一人认为保鲜膜会有问题。事实真的如此吗?目前市场上保鲜膜的生产材料有三种:聚乙烯(PE)、聚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家庭用食品保鲜膜的原材料大多标称为PE。专家们对PE和PVDC的看法比较一致:PE比较稳定,安全性有保证;PVDC阻氧率最高,是很理想的保鲜材料。PV的物理性能表现为强度好,但比较脆硬,要将其软化到足以制造薄膜的柔软程度,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增塑剂。如果保鲜膜材料的耐热性差在加热时便会有增塑剂渗出,被食物所吸…  相似文献   

7.
保鲜膜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相信每个家庭都会准备有保鲜膜。然而自央视曝光有毒塑化剂藏身PVC保鲜膜(袋)的消息后,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其实,很多人对保鲜膜的使用有很多误区,总是不分类型,统一当做万能保鲜工具使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从原材料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聚乙烯(PE或LDPE),主要用于普通水果蔬菜等的包装;第二类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产品的包装;第  相似文献   

8.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已经踏入2006年的门槛。回忆2005,各种各样的质量黑幕被媒体曝光,时至年终岁尾,让我们回眸一下这一年来的部分质量丑闻。PVC保鲜膜不保“鲜”2005年10月14日,由于在本国受限,日韩致癌聚氯乙烯食品保鲜膜问题转道中国。这种被超市广泛用于包装生鲜熟食的保鲜膜,在高温或包裹含油食品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据相关人士介绍,国内PVC保鲜膜品牌主要是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占据整个市场的70%~80%,而日韩产品在整个市场占据逾80%。如皋假酒浮出水面2005年1月28日,时间有些久远了,可是关于“假酒村”的记…  相似文献   

9.
所谓不安全的保鲜膜,是用聚氯乙烯,也就是常说的PVC材料做的。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必须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好让它变得“听话”。如果这些增塑剂乖乖地留在保鲜膜里,也没什么问题。但关键是它会慢慢往外渗,人们管这个现象叫“出汗”。比如我们用的塑料台布,刚买来时又轻又软,可用了一从而时间后会变硬变脆,就是因为让它变软的增塑剂变成了“汗”,慢慢“蒸发”掉了。PVC也随之恢复了以往的“强硬”面目。  相似文献   

10.
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进出口PVC食品保鲜膜检验,国内生产企业和产品专项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媒体搜索     
《上海标准化》2007,(8):7-9
食品、农产品 食品名称前禁止使用“新鲜”等字样 如今许多的食品在包装袋上都会标示着“新鲜”字样,并受到消费者青睐。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今后,食品名称前的“鲜”或“新鲜”等8种标注内容将被禁止,违者将被处以最高1万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1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看来并没有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多大作用,在老百姓翘首以盼权威说法的急切目光中,行政效能慢半拍的顽症一直治而不愈。从苏丹红、三氯生到甲醛,历次风波莫不如此,悲哀的是,这次的“癌膜”事件仍然照例落入窠臼。恐慌起于10月13日,食品包装保鲜膜致癌的报道在大江南北引起轩然大波。传媒唱了一个星期主角之后,终于有了说法,“有关部门”称按照国标生产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这次表态对PVC保鲜膜沾油加热有毒的“传闻”却只字未提。最新的消息是,在高层领导的督促下,“PVC保鲜膜新的国家标准”将“尽快制定”…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有媒体报道了永辉超市疑用保鲜膜蒸包子的消息,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虽然记者调查后发现,超市在蒸制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薄膜,只是在托盘上垫了一层保鲜膜,但仍有不少市民抱有疑虑:这烫手的包子放在保鲜膜上,会不会导致有害物质析出?据了解,市面上售卖的保鲜膜分PE、PVC、PVDC和PMP四种,其中PVC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塑化剂,安全性最低。PE、PVDC、PMP可加热记者在永辉、家乐福等超市看到,货架上保鲜膜  相似文献   

14.
本来咱们中国人对红色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在故有的文化体系下,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这一季劲吹的"苏丹红风暴"却让人们异常的紧张.罪魁祸首,便是一种名为苏丹1号的红色染色剂.早在2004年底,欧洲食品卫生管理部门就曾发出警报,一批辣椒粉可能被工业染色剂苏丹1号所污染.在实验室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显示,这种染色剂会引发癌症.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开始大规模召回有污染嫌疑的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单上的商品数目也在增长.后来就波及到中国,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开展进口食品苏丹红(一号)项目检测,对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一律禁止进口;对近期已进口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或原料进行清查,发现有名单中所列食品要立即处理;同时对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一号)的情况进行检查,禁止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流通领域.紧接着很多企业被卷入"苏丹红风波"之中……  相似文献   

15.
小资料     
不同食品采取不同的保鲜膜是必要的。如肉类食品内部的水分往往会向表面转移,致使其表面温度增加,引起细菌繁殖,因此采用水蒸气透过性较高的保鲜膜有利于释放水分,减少细菌的生长。而饼干之类的食品保鲜目的是减少水分传递的过程,所以保存饼干必须选用水蒸气透过性较低的保鲜膜。加热食物时将保鲜膜覆盖好后,再用牙签扎几个小孔,以利水分蒸发,防止因气体膨胀而使保鲜膜爆裂。除用在菜肴、水果、肉食等食品上以保持其新鲜度外,保鲜膜还可以用于:贴于抽油烟机表面或炉灶的墙面,防止油污沾附。小资料  相似文献   

16.
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容器等产品由于与食品直接接触,对食品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2006年7月侣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了针对39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于1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质检总局将于2007年8月底开始,对列入市场准入范围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进行无证查处。据悉,进入无证查处阶段后,已经获证的企业可以正常生产;已经提出审查申请,但正在审查过程中,还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在产品上标明“试制品”,并将产品送指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才可以出厂销售;  相似文献   

17.
马志英 《上海质量》2011,(12):74-76
卓小姐是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不但穿着是名牌的,家居生活用品也用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就连保鲜膜这样小产品,她也专买日本或韩国的合资企业产品。不过媒体上有关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令她十分纠结,因为她为讲究而买的日本品牌的保鲜膜居然也是聚氯乙烯做的“癌膜”,她一直用它来包果蔬、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标准化》2005,(1):26-29
国家质检总局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凡是加工食品就不存在“鲜”,凡是加热过的食品,其标签上一律禁止使用“鲜”字。指出只有从奶牛身上挤出后未经任何加工的牛奶才有资格叫“鲜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奶品都是经过消毒等加工处理的,今后不得在包装上标示为鲜奶。不论是常温奶,还是巴氏杀茵奶,都将作别“鲜”字标识。这项规定将于200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9.
卓小姐是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不但穿着是名牌的,家居生活用品也用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就连保鲜膜这样小产品,她也专买日本或韩国的合资企业产品。不过媒体上有关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令她十分纠结,因为她为讲究而买的日本品牌的保鲜膜居然也是聚氯乙烯做的“癌膜”,她一直用它来包果蔬、  相似文献   

20.
近日,质检总局在官网发布“选购薯片时注意铝超标”的便民知识。质检总局指出,薯片食品中导致铝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食品中加入了含铝的化学膨松剂(泡打粉)。化学膨松剂有两种,一种是含有铝元素的普通的化学膨松剂,一种是不含铝元素的无铝膨松剂,而无铝膨松剂的成本要比普通的化学膨松剂高3~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