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来源于证券化中破产隔离原理的应用,证券化资产是作为融资还是作为出售处理会给发起人的财务报表带来不同的影响,资产证券化会计报表合并问题的实质是对证券化中产生剩余收益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为我国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被认为是20世纪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交易,这一交易结构的运行,需要法律、税收、会计制度、技术等层面的支持,其中会计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一般形式的会计业务发起人的会计处理理念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相关会计制度进行国际比较和分析,可以为准则的应用和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能够优化和利用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解决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的问题.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的核心是发行人将证券化资产作为融资处理抑或是出售处理.  相似文献   

4.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能够优化和利用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解决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的问题。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的核心是发行人将证券化资产作为融资处理抑或是出售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体制上的特殊性,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第二对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重新设计,以提高资产证券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形成的巨额闲置资产,克服其融资障碍,对其巨额闲置的资产进行剥离,以其中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作担保,实行资产证券化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要经历构造证券化的资产、设立交易载体、信用增级、资产证券化的技术处理四个阶段,还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从界定资产证券化概念入手,深入分析要成功实施资产证券化必须满足的4个核心条件,作者从政策、法律、市场等多维度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能否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有效地处理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的不良资产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并从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出发,结合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现实情况,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反思,认为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必要运用资产证券化处置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8.
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即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当被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作表外处理,还是应当被确定为一项融资业务作表内处理.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难题的关键在于设置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标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很多问题,而"金融成分分析"法,以控制权来决定资产的归属,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割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对于学习金融的朋友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相反,众所周知,它在我国境内的产生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发达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并且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世界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资产证券化方面起步晚、发展受限,所以其中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解决。本论文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步是介绍资产证券化的涵义、历史发展及现状,以加深对资产证券化的了解和认识;第二步则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步当然就是对前面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证券化运用的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技术,从逻辑上讲,被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应该首先符合资产证券化中对资产的要求。由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所具有的特性,使之与传统的金融资产相比较,知识产权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根据证券化对资产选择的标准,同时结合知识产权本身特有的属性确定可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资产应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的融资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的规定也日渐成熟,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等方面和报表合并问题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对于我国而言,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该业务有关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做出了规定。本文将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会计披露、会计合并和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等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并就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存在一些缺陷。针对目前公允价值信息在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存在的问题,建议改进现行利润表,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等持有损益的项目从营业利润计算部分转入税前利润计算部分;在表外增建"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附表和"公允价值事项说明"以囊括所有公允价值表外信息,起到突出其余公允价值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利润报表要素界定存在的完整性和逻辑上的缺陷,以及理解上、操作上的困惑进行了阐述、分析,通过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准则对利润报表要素的界定,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利润报表要素的三种可供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库理论”来设计报表模块,其报表编制是通过运行报表指令来实现的。传统编表指令在可读性、可扩充性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数据表化指令的设计思路,就是运用“三库理论”,将编表指令存放在指令表中,使指令独立于指标,即方法独立干目的,同时又独立于编表过程,即独立于编表程序。所有报表的编制过程都是相同的,即所有报表的编制都执行一个编表程序。数据表化指令认为,各种报表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在各自的指标表中,而编制方法上的差异则体现在指令上,它们的编制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开发出全通用的报表模块。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会计计量存在脱离现实等诸多缺陷和弊端,如:现行会计计量使资产价值缺乏判断的标准;计量方法与资产价值属性之间逻辑混乱;不考虑资产计量的时点性;等等。会计计量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其科学性、真实性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政策与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存在关系,新准则期后资产减值政策变更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需要着重考察。研究发现,企业资产减值规模与会计稳健性密切相关,资产减值政策是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变化的重要原因。相对盈利公司而言,亏损公司资产减值规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显著。执行新资产减值政策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规模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而短期资产减值规模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应从企业经营状况、报表调整度、年报披露及时性和公司治理披露等四个方面开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选取2010年中国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和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各120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它们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认为用以上四个方面的指标建立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是企业固定资产会计的基本规范。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总是处在不断地调整和修订之中。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从2007年开始率先在上市企业中执行,文章从作业的视角,探讨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变化对固定资产会计作业对象、内容、标准、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种变化,并按照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要求,规范地提供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9.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拥有或控制经济资源状况的对外报表,其资产通常按照流动性的次序列示。但目前的列示格式无法直接实现该报表的目的,因为债权人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阅读,无法获知自己债权的安全程度。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权利的自由程度进行分类,列示各种权利及其所受到的限制,以清晰地反映公司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状况,从而实现报表设计之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